前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空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奔流不息的萬里長江水,已經流淌了不知道多少歲月,朝代更迭,無數英雄起落,唯有這滾滾而來的長江水亙古流淌,養育了無數中華兒女,早從漢代開始,長江流域就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地區。
與此同時,長江又是一條著名的雨洪河流,據史料記載,從漢朝建立一直到清末滅亡的2000多年間,長江一共發生了多達200多次的洪災。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千百年的時間裡一直都處於洪水災害的嚴重威脅之中,每一次洪災來襲,都有無數人因其喪生、流離失所,被迫逃災要飯。
1954武漢特大洪災
1954年初夏,新中國剛剛成立的第五個年頭,全國上下正處於百廢待興的時候,然而一片巨大的雨雲卻是悄然來襲,從4月開始一直到7月,整整三個月的時間裡,長江中下游14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持續降雨,不是大暴雨就是連綿的陰雨,其中,從6月25日到7月27日整整33天的時間裡,只出現了3個晴天。
連續的降雨紛紛匯聚到了長江、漢江之中,兩江江水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洪峰,向著華中重鎮武漢滾滾而來。警戒水位在26.3米的武漢關碼頭,在6月25日的時候,實際水位就已經達到了26.2米,超過歷年以來的同期水位,7月12日的時候,武漢關水位達到28米,到了8月18日的時候,水位來到了驚人的29.73米,而這一水位比1931年決口時的水位還要高出2.79米。
面對滾滾而來的洪水,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高度關注與重視,5月底的時候,王任重就發出相關的檔案作出部署。當水位即將來到警戒水位的時候,王任重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全市上下緊急動員,成立防汛總指揮部,王任重親自率領著數十萬軍民奔赴長江堤防,與洪水進行搏鬥。
看著眼前一波波洶湧的洪峰,王任重的心裡憂慮萬分,他十分清楚地知道,1931年武漢決堤,肆虐的洪水淹沒了整個武漢,5000多萬良田被淹,14.5萬人在洪水中喪生,受災的人口更是多達2800多萬,那一年的漢口已經成為了一片汪洋,受淹的時間足足有4個多月。
武漢危急,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馳援武漢,黨中央緊急調撥各類技術人員、有防汛經驗的民間專家奔赴武漢,僅僅是排水的技術人員就有1000多人,並且將全國唯一的一列列車發電站緊急從山西派往武漢。
當時,武漢市向全國任何一個地方打電話或者發電報求助,援助的物資連夜向武漢運輸,這期間,武漢收到了全國援助的抽水機300多部,草蓆80多萬張,各種工具、糧食、藥品等等更是數不勝數。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洪水面前,土成了最好的“彈藥”,裝土的袋子更是必不可少。全國援助武漢的各種麻袋、草袋800多萬條,黨中央為武漢調來了540萬條麻袋,要知道當時全國年產麻袋的數量也就才500多萬條。
為了抵禦洪水,武漢周邊數十處荒山、荒地全部都成了採土場,日夜不停地挖掘著土方,運往抗洪一線。現在武漢西北方向市郊有一處名叫陳家臺的地方,1954年之前它的名字是陳家山,抗洪的時候,陳家山被採土大軍整體削平,後改名為陳家坪,現在叫陳家臺。
為了能夠保住堤壩,王任重更是不分晝夜地指揮著軍民進行固堤搶險,為了能夠緩解水勢,王任重採納群眾的指揮,在堤壩上防浪木排,減輕風浪對堤壩的衝擊,沒有木排,王任重讓人將機關的門窗拆了下來,捆在一起做成木排,後來漢口周圍形成了一道90多里長的防浪“水上長城”。
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艱苦搏鬥,王任重帶領著武漢人民最終保住了堤壩,保衛了武漢市,取得了抗洪搶險的重大勝利。
雖然洪災已去,但是這一次的大洪水造成的損失卻讓王任重寢食難安,3.3萬人因洪水喪生,4700多萬畝耕地被淹,受災的人口更是多達1800多萬,雖然,這一次已經比之前的大水災好了太多太多,但是,王任重的心情仍然十分的沉重。
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終究不是辦法,到底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根治長江的水患,王任重開始了他的調查與研究。
周總理視察三峽
王任重瞭解到,其實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自己的《建國方略》之中,就曾經提出了自己對於長江的暢想:“以閘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而行,又可資其水力。”
上世紀4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潘綏以及世界著名的大壩專家薩凡奇就曾經先後來到長江進行過實地的勘察,並且先後寫出了可行性的報告,在三峽建立水電站,既可以充分利用三峽的水資源,又可以改善航道,起到防洪的作用。雖然,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這一份可行性報告非常的粗糙,但是,這卻是第一份將三峽工程從夢想變成現實的規劃報告。
然而,當時的蔣介石正在全力清除“內患”,他甚至將長江當作是對付共產黨的有力武器,怎麼可能同意這一報告,果不其然,當這一份報告呈給蔣介石的時候,蔣介石怒道:“你們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黨國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你們卻有心思去修什麼電站...”於是,這樣的一份珍貴的報告,被蔣介石像是丟垃圾一樣的丟在了角落裡,再也無人問津。
新中國成立後的這一次洪水,深深地刺痛了王任重以及中央領導人的心,在多方瞭解與考察之後,王任重將自己的目光緊緊鎖定到了三峽,他成了三峽工程的堅決“主上派”,併為之奮鬥一生。
根據王任重和專家們的建議,毛主席和周總理開始醞釀修建長江三峽大壩,考慮到我國當時的困難,毛主席特意向蘇聯提出,請他們幫助我們興建這一工程,在經過三年的勘探與設計研究之後,三峽大壩初步選定在三鬥坪的位置。
作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巨大工程,周總理提出“積極準備,充分可靠”的方針,要為了子孫後代負責,要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為此,1958年2月26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來到漢口,對三峽樞紐工程進行實地考察,王任重全程陪同。
到達漢口的當天晚上,周總理不顧舟車勞頓,率領著100多位專家從宜昌逆流而上開始了對於三峽地區的考察。在長達十天的考察時間裡,周恩來總理親自到三峽現場,觀察實況,掌握第一手的資料,一面親自主持會議,聽取專家們的彙報與討論,讓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考察的最後一天,周恩來總理在總結會議上說道:透過這一次的實地考察,又連續地開會討論,大家一致肯定三峽工程是必須要搞的,而且也是能夠搞的,有15年到20年就可以建成,取得這樣一致的意見,是很大的成功。所有的問題都要報告給黨中央和毛主席,批准了之後才能夠執行。
到此,辯論了整整4年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算是有了結論。在周總理將視察後的報告交給黨中央和毛主席討論之後,大會正式透過這一報告。不久之後,周總理指示王任重:為1961年開工做好準備。
為三峽工程殫精竭慮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的影響,三峽工程最終一拖再拖,有關於三峽工程的爭論持續了整整30多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有一些專家和學生再次提出了很多有關於三峽工程的新問題。
30多年的時間裡,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的工作職務多次變動,甚至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王任重一度受到牽連,但是他對於三峽工程必須要上的態度卻是從來沒有絲毫的改變。在被撤職期間,王任重曾經寫信給毛主席:要保護長江中下游地區幾千萬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建議儘快上馬三峽水利工程。
1978年,王任重恢復工作,被任命為國務院的副總理,雖然不曾直接主管水利方面的工作,但是對於水利工作的重視程度卻是從來不曾減少,他認為:根據我國現有的國情,從國民經濟的角度出發,水利工程仍然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1979年5月,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任重第一次外出進行視察,他所選的視察地就是湖北宜昌的葛洲壩水利工程。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王任重非常的高興,當即為葛洲壩作了一首熱情洋溢的詩篇:
“長龍橫臥葛洲壩,大江自動放金花。
千年萬載空逝去,而今造福為中華。
祝願葛洲早建成,英雄挺進上三峽。
神女早已望穿眼,等待平湖出家下。”
王任重寫完了詩之後,意猶未盡的他再次寫道:“修建長江三峽大壩,對於保證長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對於我國大力發展工業和電力事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毛主席和周總理已經逝去,我們還活著的同志們,一定要為了實現毛主席的宏圖而努力地奮鬥。”
而這不僅僅是王任重對於別人的期望,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鞭策,在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重要職務期間,王任重曾經提出過,要辭去現在所擔任的領導職務,專門負責修建三峽工程,並且表示願意就不拖工程、不超出預算等等問題上立下“軍令狀”。
在王任重的積極努力之下,國務院於80年代初期,原則上同意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可行性報告,正在所有人積極準備,力爭兩年之內正式開始施工的時候,1985年4月,有167位政協委員聯名或者單獨向黨中央提出,建議在三峽工程的問題上要“更慎重一些”“不能倉促之間就上馬”。
於是,這一年的7月,三峽工程再一次被按下了暫停鍵,第二年,中共中央派出協調小組,再一次對三峽工程進行重新的論證工作,王任重就是其中的一員。
1988年,三峽工程的重新論證工作進入到了極為關鍵的時刻,中共中央對於三峽工程的會議更是多次召開,王任重每一次會議都必到現場,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王任重認為:對於三峽工程的建設有不同的意見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反對的意見當中,有專家犀利地指出當下三峽工程建設方案中的種種不足之處,這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但是,三峽工程卻是不能在論證中久久的拖延下去。
在紀念週總理誕辰30週年之際,王任重將30多年前自己與周恩來總理考察三峽的日記略加整理之後,公開發表了出來。在這篇回憶文章中,王任重語重心長地說道:
“一項大工程上不上馬,何時上馬,謹慎的論證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遲遲不能下定決心,貽誤了時機,再一次遭受1954年那樣的大水災或者更大的水災,然後再被迫上馬,那我們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我認為,為了長江中下游兩岸數千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四化”建設的需要,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應當儘可能地提前開工,而不是久拖不決。”
正是王任重對於三峽工程重新論證的不斷努力,黨中央對於三峽工程早日上馬的提案愈加重視,這一年的7月,國務院成立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並且第二年的8月,三峽工程可行性的研究報告正式透過。
1990年5月,73歲高齡的王任重最後一次來到宜昌視察,在參觀了清江隔河巖水庫工地之後,王任重滿懷深情地對當地的同志們說道:“三峽工程的作用是其他工程專案無論如何也不能替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十分關心三峽工程的開發,三峽工程遲早都要上馬,前期的籌備工作應該繼續抓緊,一刻也不能鬆懈啊!”
看著眼前滾滾東去的長江水,王任重聯想起了在當地流傳甚廣的打油詩:“萬里長江滾滾流,流的都是煤和油。”王任重不免連連感嘆道:“真可惜,太可惜了!”
1991年的春節,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王震與王任重共同前往廣州主持召開的三峽工程問題研究專家座談會。在會上,王任重說道:“三峽工程對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前途與命運都有著非常重大的關係,既然論證的結論是早上比晚上要好,現在條件都已經成熟,我看沒有遲上的理由了!”會後,王任重親自起草了向中央的彙報報告,建議長江三峽工程要儘快上馬,開始施工。
1992年,第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政協全國五次會議之上,人大代表以及政協委員們將審議透過興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議案。
這是王任重為之努力了大半輩子的心願,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重要時刻,他是多麼地想為三峽投上自己神聖的一票,但是,他卻因為超負荷的工作,操勞過度引發急性積極梗塞,住進了醫院之中。
即便是住進了醫院,王任重仍舊惦記著政協常委會議和政協大會。王任重住進醫院後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將政協秘書長找來了解情況,在知道政協常委會議上要對三峽工程的論證報告進行討論時,王任重不無遺憾的說道:“盼望多年的三峽工程問題列入政協會議議程,我卻不能參加,這真是一件憾事啊!”
王任重囑咐道:“關於三峽工程的問題,要讓常委和委員們充分討論,反覆的醞釀,讓贊成的和反對的委員充分發表他們的意見。”
1992年4月3日,全國人大七屆五次會議之上,以贊成票1767票、反對票177票,棄權664票的表決結果,長江三峽工程興建的決議正式透過,但是,讓人無比遺憾的是,王任重沒有能夠等到這一天的到來。
1992年3月16日凌晨6時,就在這世紀夢想即將實現的前夜,王任重因為心臟病突發,猝然離開了人世!彌留之際的王任重,向自己的家人囑咐道:“把我的骨灰撒到長江、撒到三峽大壩的選址處。”王任重還讓家人轉告中央,他的最後一個心願:只要三峽工程能夠在人大會議上透過,他死後也可以放心了!
令人告慰的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自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2009年曆時15年的三峽工程全部完工,截止目前,三峽工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三峽工程都必將載入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史冊。
結語
1992年的秋天,王任重的夫人與子女按照他的遺願,將骨灰撒在了長江之中,撒在了三峽工程的壩址三鬥坪。伴隨著鮮花,王任重的骨灰漂浮在三鬥坪的江面上久久不願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