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鏟被考古人稱作“考古神器”,一把寒鐵在手,走遍天涯神州,夏日陽光耀耀,冬日寒風呼呼,耀眼的光芒,在田野孤獨的鑽探“春秋”。
洛陽鏟的誕生
洛陽鏟來自九朝古都洛陽,貌不驚人,U型鏟頭加一根木棍簡簡單單。二十世紀初期,洛陽附近農民李鴨子發明,李鴨子平日裡經常下墓,以此為生,平時想的也是盜墓的問題,果然幹一行愛一行,善於思考用於發現才能成為行業佼佼者。有點扯遠迴歸正題。
一天他去趕集,在集市上轉了幾圈,走累了就蹲在路邊休息。他看到不遠的地方有包子鋪,賣包子的老闆正在地上挖小洞。這可引起了李鴨子的注意,不是老闆挖洞有什麼新奇,而是對老闆手裡的工具好奇。
他看到這個小工具每戳一下,就能帶出很多土。有著豐富盜墓經驗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比平時用的鐵鍬更容易探到古墓。得到啟發後,李鴨子照著工具畫了個紙樣,找了鐵匠打了一把,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
洛陽鏟首先成為盜墓者的得力助手,後人逐步改進發展,成為中國考古勘探工具,考古人的得力助手,很受歡迎。
今天我們來講一則洛陽鏟的傳奇故事
洛陽鏟PK探測儀
王二是邙山王家村人,祖上“下鬥”是老洛陽鏟。王二爺爺對探墓非常精通,只要看過就可以知道是哪個朝代,入口在哪,墓室在什麼位置,分毫不差。可惜爺爺走得早,一次下墓鏟子觸碰了機關,導致墓室坍塌,再也沒有回來。
王二的爹也下鬥,用爺爺留下的鏟子。不過王二的爹多數時間在鐵匠鋪裡打鐵,為王家開拓了一門傳家手藝。
王二的爹找墓是會教王二怎麼踩點,觀察草色,泥痕,怎麼用鏟打眼,鏟子提起來後,鏟頭會帶出一筒土壤。從鏟上的土辨認死土活土,如果是經過後人動過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
可是王二爹的鏟子經常落空,偶爾找到一些瓶瓶罐罐來改善生活。
王二繼承了他爹的鐵匠鋪,歲月如梭,王二的孫子大學畢業了,鐵匠鋪也發展為鐵藝廠。
中外考古探測比賽每五年在洛陽舉行一次。澗河以西三公里範圍內為比賽場地,哪一方找到古墓就算贏。
外國專家拿出了各式各樣的探測儀。
中方代表隊只見頭髮花白的王二手裡拿著一把造型奇特的小鏟子。鏟子像小時候蓋房的瓦片狀,寬大概兩寸,金屬半圓頭,三米長的杆子。後面跟著他的孫子王小四,王小四學的是考古專業,一畢業就進了國家考古隊。
外國代表團看到祖孫二天,特別是王二在介紹洛陽鏟時鬨堂大笑。
王二並不在意,轉了一圈後對孫子說:“小四,天生地,地生水,水生萬物,此地北枕邙山,南蹬洛水,藏風聚氣最宜置墳。再看這背靠的兩座山,風水稱作二龍戲珠,你以此山中心軸為線,自東縱南開孔······”
王小四在王二的指點下定了十二個孔位,王二拿著洛陽鏟敲敲打打一番,抽出洛陽鏟看鏟上的土,對著小四說“這是翻動過的回填土,轉!”。
又換個方向,把洛陽鏟探入地下鼓搗了一會兒。“底下好像有牆壁之類······”王小四在紙上寫寫畫畫。
爺孫二人在那裡敲敲剷剷,王小四歇歇畫畫,一會後兩人同時點了點頭。
“下面是個漢墓,墓口在六米左右”王二說。
外國專家不敢置信,他們用探測儀探過,什麼發現都沒有,祖孫倆憑一把洛陽鏟就找到了墓,還知道了墓的形狀,還找到了墓門,有可能嗎?
為了驗證結果,挖開六米後果然發現了一座大型漢墓。
小小洛陽鏟把外國專家的探測儀比了下去。
王二對不同土層的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各種包含進行分析,判斷出下面有墓葬,再憑洛陽鏟碰撞地下發出的不同聲音判斷地下的情況。
小小洛陽鏟經過無數代工匠技術的改良,是地下問路的鑰匙。下墓也要講究“望聞問切”,和風水學有關,其中蘊藏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外國專家輸就輸在文化底蘊上。
結論
現在洛陽鏟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考古、鑽探、建築等領域,在外形上也進行了改良。洛陽鏟甚至成了一件工藝品,洛陽鏟已經成為洛陽的城市名片。
隨著驚險刺激的盜墓小說影視劇的走紅,讓很多人對盜墓考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盜墓可是犯法的。
可別洛陽鏟一進一出,就去吃免費的飯。如果真的喜歡文物可以報考考古專業,當然考古專業也不一定能去考古,不過還是有機會接觸到文物的,做個文物保護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由小梅敘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