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黑科技無數,好像瞬間開啟通往最新科技大門,噴氣式戰鬥機、V2火箭,甚至碟狀飛行器都能製造出來。雖然戰爭結束一切後果歸零,但是長期技術經驗積累可不是吹的,上世紀50-60年代,垂直短距起降戰機隨著冷戰可能爆發的核大戰而受到追捧。
核武器帶來大規模殺傷性效果,在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加持下,核大戰第一波攻擊目標重點鎖定機場跑道。雖然各國都對戰機隱蔽做了不少措施,但是如果跑道受損飛機藏得再好也沒用,噴氣式飛機需要長跑道才能升空,於是能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成了核戰最佳人選。
回到戰後50年代末的西德,地處冷戰前沿的德國空軍對垂直/短距起降飛機興趣很大,在當年這種機型風靡西歐航空界時,相比同期大家一窩蜂造垂直起降戰鬥機,德國另闢蹊徑推出一款垂直起降運輸機。1959年,德國多尼爾航空製造公司提出Do.31空軍中型戰術運輸機方案,北約將這種運輸機稱之為BMR-3計劃,由道尼爾公司負責研製。
1962年2月正式啟動研製,首尼爾公司主要負責專案總體設計和研發,英國羅·羅公司後來加入其中主要負責發動機佔比約40%。1967年2月10日,Do.31運輸機成功首飛。Do.31運輸機共計製造一三架原型機,其中兩架具備飛行能力,一架是靜態機用於地面測試。
Do 31運輸機採用常規運輸機機身結構,主翼是全金屬上單翼,尾翼則採用十字型尾翼佈局。兩側主翼中間下方有一個發動機吊艙,裡面安裝了兩臺“飛馬座”主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7030千克),除了在平飛巡航時為飛機提供前進動力,也可以實現推力轉向增加飛機在垂直起降時的升力。兩側翼尖還有一個升力發動機吊艙,裡面安裝了8臺RB-162發動機(單臺推力2000千克),為飛機垂直起降提供主要升力。從動力系統看該機操作絕對複雜,畢竟發動機越多越難控制,更何況還要保持垂直到水平切換。
飛機操縱系統依然傳統,採用相對老式機械操作,機體遍佈各種機械液壓管線,以這種方式達到對發動機和各舵面的有效控制。當時還沒有現代電腦,但也配備了Dornier DO-960混合計算機用來應對垂直起降所需計算,雖然和現代電傳操縱相比有點原始,但在當時也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輔助手段。
Do.31配備的“飛馬座”發動機和“鷂”式同型,有四個可以旋轉的噴口,可以根據需要做出後退飛行等特殊動作。
雖然這是一款運輸機,但由於採用了垂直起降風險係數更高,因此採用了在當時運輸機中少見的彈射座椅。配套馬丁·貝克Mk.6型火箭推進彈射座椅,兩名飛行員可以透過彈射座椅提高安全性,當然風險還是不少誰讓這是全球唯一一款垂直起降運輸機。
Do.31運輸機機長20.88米,翼展18.06米,機高8.53米,空重13.8噸,最大起飛重量21噸。其實作為一款運輸機來說,這種效能確實相對一般,但是考慮到飛機上那麼多發動機,以及必要航程和作戰半徑還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是運輸機必須重點看搭載能力,在機身中後部配套一個大型貨倉,貨物及人員可以透過尾部跳板式尾艙門進出。倉內可以搭載36名全副武裝士兵或者24副擔架,總體有效載荷大約是3-5噸,作為前線戰術運輸機基本夠用。
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Do.31垂直短距起降運輸機算挺成功,不過在該機進行了累計59個小時的飛行測試後,也暴露出很多意想之外的問題。比如垂直起降過程油耗大、噪音大,而且長力發動機吊艙在巡航時阻力很大,加上自身死重無法克服直接降低了航程。
到了1970年,北約戰略調整後對這種飛機要求降低,未來的採購數量毫無疑問將大大下降。這麼一來原來就存在的技術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外銷數量下調資金上的負擔又加重,德國只能將這款有希望成型的運輸機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