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釣,由於天氣原因水溫低,魚口輕等原因,調漂方法和春夏秋不同。認為調高釣低釣靈的釣友有之,調低釣高釣鈍的也有之,各有各的道理,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到底是釣靈還是釣鈍些好,這兩種釣法其實都會釣到魚,只是沒有在同樣的冬季段,同樣的水域同樣的天氣也就是說其它一切相同條件下,沒有對比罷了。我還是傾向於後者。原因從一下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是調目問題。冬季野釣和其它季節不同,調目儘量要低。調目的確定和餌重有關。餌重調高些,餌輕調目低些。調目要大於餌重。由於冬季野釣鯽魚魚口輕,餌料選擇為蟲餌或比重輕的面餌目的就是提高適口性和就餌率。由於餌團小且輕,調目自然應該低些。當然在釣底餌重大於調目時也可以,但雙餌在水底狀態比較少,找魚口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是關於釣目,釣目也是要低些合適。因為還是冬季鯽魚口輕活性減弱,吃口遲緩,漂相不明顯。因此在選擇釣目時釣目越低越容易觀漂看清楚。釣比如四五目和釣一二目相比,浮漂漂相出現下頓或上升一目半目,肯定是釣目低些看的更清楚甚至於黑漂更明顯些。這些道理顯而易見,儘管說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但是釣目高時,即使出現漂相,很少有人會觀察到浮漂下降或者上升了幾目,如果釣目本身就少就是一二目,即使很小變化也會看到。很多時候釣友喜歡釣一二三目,原因恐怕就在於此。
三就是調目和釣目關係了。究竟是釣目大於調目還是釣目低於調目。個人覺得還是前者合適。比如調一釣二,從靈鈍角度看屬於釣鈍。看似怪奇怪,冬季魚口輕為何還要釣鈍,理論上不是應該調高釣低更靈敏些嗎?!在實際垂釣過程中,釣靈儘管浮漂有動作提竿會經常空竿,原因就是餌料鯽魚吃不到口裡。這與鯽魚覓食就餌時習慣很大關係。鯽魚作為底層魚類,覓食時習慣在水底吃食,餌料在水底更容易讓餌料入口。調高釣低看似怪靈敏,由於餌料在離底或者是輕觸底,鯽魚吃餌時動作慢吸食力度太小,加上子線繃緊或者是微鬆弛,即使餌料沒有入口,浮漂也會有動作導致提竿空竿率高。
實際野釣和理論上的調漂方法存在較大區別甚至是誤區。靈鈍在理論上是指浮漂反應,但在實際上對於鯽魚吃餌方便程度上卻不是那回事。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懸掛在空中的蘋果和放在桌子上的蘋果,你用嘴咬時,哪個更容易些?從反應上看懸掛蘋果的繩子反應特別大卻吃蘋果者感到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