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曾經有調查問卷直指人心:你瞭解你的父母嗎?每個人幾乎都是不假思索就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可是當問到父母喜歡吃什麼菜品,父母喜歡穿什麼款式的衣服,父母有幾個朋友時,很多人卻答不上來。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主張“盡心為上”。孝敬父母一定要發自內心,並不拘泥於形式,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像有的人父母生前不盡孝,去世後喪事卻大操大辦,實則已經違背了孝的初衷。父母其實需要的,並不是多少物質上的回報,更應注重的是心靈上的撫慰,甚至他們只是希望有一個嘮叨的物件。
從前有個老人,跟他的兒子、兒媳和孫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雙手還經常不停地發抖。老人無法照料自己,每當他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時候,湯匙也握不穩,常常會把菜湯撒在桌布或地上。兒子和媳婦都嫌棄他。有一回,老人吃飯時,又把湯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婦大為生氣,指著老人的鼻子大聲嚷道:“你怎麼吃的飯!天天把湯和別的東西撒一地,還把碗都給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嗎,想把我累死呀!”於是,他們不許老人上桌吃飯了。吃飯時,他們把他趕到灶後的角落裡,給他一隻瓦盆,瓦盆裡只有一點點飯菜。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得經常捱罵。老人傷心極了,常常一個人在灶後的角落偷偷眼淚。有一天,老人的手顫抖得連那隻瓦盆都端不穩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兒媳婦沒完沒了地訓斥他,老人一聲不吭,只是不住地嘆氣。夫妻倆商量:咱這爹,什麼都能被他摔碎,長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錢給他買碗買盆呀,得想個辦法,什麼東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對了,用木頭給他做個碗。於是,兒子找來了一快木頭,開始動手做木碗。一會兒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媳婦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歲的小孫子跑了過來,他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你這是幹什麼?要這些沒用的碎木片做什麼用?”老人的兒子問。“我要把這些碎木片做成一隻木碗,留著它,等我長大了,就把它拿出來給爸爸媽媽吃飯用。”聽到這話,兒子和媳婦相互對視了一會兒,先是一臉苦笑,最後哭了起來。他們似乎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兒子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從此,他們不再將老人趕到角落裡吃飯,而且,即使老人潑了點什麼,他們也不再說什麼了。慢慢地,他們對老人越來越好了。
現在有的地方立法,要求身為人子要常回家看看,要時常給父母打電話,這其實還是一種捨本逐末的無奈之舉。如果孩子心裡有父母,父母還是能夠深切感受到孩子的孝心的,比如有條件的話完全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一起生活。反之,如果人們的心裡沒有父母,即便人能夠回到家中,也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玩手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