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圖文記錄鄉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選關注!
走親訪友,溜門子走親戚在以前的農村,或者說在我們小時候是平常的事情,隔三差五、逢年過節帶禮物去親朋家相聚,好像也沒感覺到貧富之間有多大的差別。尤其是農村鄰里之間幾乎每天都會串門走動,然而到了現在卻顯得越發陌生。
這與當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有些關係,尤其是大多數農民進城後,即便是鄰里之間多年也沒有聯絡,如果在外地見面可能都不會認識。親戚更是很少走動,除了紅白喜事、逢年過節能夠見一面,也是越來越陌生。
農村老人說,窮不走親,富不返鄉,或許正符合當下這種情況。畢竟老話常說“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人窮就不要去走親戚,免得遭到親朋的嘲笑和奚落,所以當人窮的時候,親朋都避著你走,就怕你借錢、討勢。救急不救窮,這是前人給我們的告誡,因為害怕借出去就收不回來了,所以說人窮的時候就不要走親戚給別人添堵同時自己也受委屈。
反過來說,當你富貴的時候,在返鄉時難免會有趨炎附勢的親朋來找你幫助,各種煩心事上頭,幫是幫不完的,但是不幫又會落人口實,最後兩面不是人,所以就有富貴不返鄉的說法。
然而在我看來,尤其是當下的農村,不論是窮不走親、富不返鄉都不太合時宜。
①窮不走親,那麼我們首先失去的就是親情,任何的情感也難以抵擋時間的磨練,都是在朝夕相處,不時聯絡中得來的,哪怕是兄弟姐妹,就算是父母也是如此。窮和富只是相對的,兩方中總有窮富之分,如何就因為比親戚窮就不走親戚,那麼這親戚何用?
其次,窮不走親失去的還有機會。越是缺少什麼就越要渴望什麼,就是因為自己窮,所以能幫助自己的只有富裕的親戚,不論是眼界和成功的經濟都是值得自己學習的,維護親戚的感情並不一定都是相等的財富,陪伴、共同的經歷往往比金錢更重要。如果親戚能夠給與你直接的幫助,那麼窮不走親就是想要與貧窮相伴一輩子。
②富不還鄉,其實古時有言: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我們致富的目的是什麼?除了物質的享受以外就是精神上的滿足,在當下金錢當道,被人羨慕有錢,被人誇讚,誰不高興?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富裕了,就要回報生養自己的土地以及家鄉的人們,雖然有些人的訴求不合理,但是我們也不可能一一滿足。
幫助親友,提攜後輩其實也是一種投資,最後無論是收穫了情感上的回報,還是物質的回報,或者是親朋的不理解,至少我們自己沒有遺憾。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大胸懷與格局我們還是要有的,畢竟一個人富不算富,我們現在的社會要求實現共同富裕,提倡的是社會責任。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人性也是如此。在農村確實有很多看不起窮親戚的富人,出現了很多窮人給富人送禮,而富人卻不屑一顧,哪怕你不找他辦事,純粹的套近乎也是愛答不理,彷彿窮人身上有瘟疫,怕你開口求他辦事、借錢一樣。
也確實有富人返鄉後遭遇鄉里排擠、借錢不還,就如在《星光大道》出名的朱之文一樣,現在還是被村民消費,擾亂正常生活,被逼捐款等等,然而並沒有多少村民感恩。
但是這種情況已經是越來越少,主要因素就是現在的農村已經很少再有極度貧窮的人,鄉村文明建設也發揮了成效,農民素質也是越發提高。所以有一些貶低農村、農民的老話早已不合時宜,已經不是那麼絕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