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那麼長,當然要和喜歡的人和事在一起。生命那麼短,怎麼可以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人和事上面呢?為生活做點減法,不是單純的過上樸素貧瘠的生活,而是和物質友好相處,我們需要“帕累託定律”。
“帕累託定律”,俗稱 “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在19世紀末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最開始是分析一種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的現象。之後由管理學家朱蘭正式提出這個定律,並將它應用於管理學方面。朱蘭認為事物結果的百分之八十,其實僅僅取決於百分之二十的因素。因此稱為“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反應了一種不平衡性,在生活中的體現比比皆是。生活中20%的物品已經足夠應對80%的日常需求。我們擁有的往往比我們真實需要的多。比如:衣櫃中存著20到30套衣服,可是自己平時經常穿的也就是四五套。遵循“二八定律”可以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生活。精簡過後的衣櫥一眼可見的舒服,再也沒有換季整理衣服不勝其煩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不是說不讓買過多的衣物。而是精簡後的物品都是自己喜歡的。把自己不喜歡不合適的衣物處理掉,不至於在一個不關注的角落裡蒙塵。
慾望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尋求的是一種生活的自在舒適感。如今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房子的變遷,車子的更新迭代,為生活做加法的同時也要做好減法,快速的新陳代新,不斷的升級改變。當我們習慣性的做好了物質減法,就可以從物質轉移到精神。不斷成長,會越來越喜歡自己,漸漸地把將就變成精緻的講究。人的一生,不僅僅需要看清別人,也要認清自己。我們可以把時間精力放在20%的關鍵事情上,學會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雞毛蒜皮的瑣事上,不需要為不值得的人付出過多時間精力感情,放棄無用社交。正如楊絳先生所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