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創業邦原創,作者:獅刀,編輯:信陵,未經創業邦授權,不得轉載。
教育培訓行業塵埃落定,創投圈到了覆盤的時刻。
前一段時期,中國政府大力整頓教育培訓行業,一些由投資機構支援的線上教育公司受到重創。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美國多家線上教育公司先後IPO或二次上市。
不同的市場似乎在傳遞不同的資訊。
對此,有人解讀是不同市場之間的差異,但也有人看到的是全球教育行業資本的一些共同問題。
今天,我們推薦美國著名教育學者的文章《資本正在流向不合適的教育初創公司》(VCs Are Pouring Money Into the Wrong Education Startups)。文章的結論是:全球投資機構對線上教育賽道的瘋狂加碼,不僅背離了風險投資的本質,某種程度上也有礙教育公平。
作者Thomas S. Dee是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GSE)教授暨斯坦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院高階研究員(SIEPR),主要研究領域涉及教育在內的公共政策和實踐。該篇文章2020年刊登於美國科技媒體Wired。
資本青睞獨角獸
忽略初創技術公司
作者指出,在整個疫情期間,全球資本對包括教育科技(Edtech、相當於中國的線上教育賽道)、氣候變化(相當於中國的“碳中和”主題)和健康等幾個領域進行了大手筆的投資。
其中,為了“疫情紅利”的最大化,機構對教育科技賽道的投資幾近瘋狂。作者估算,僅對2020年不完全的統計(文章發表於11月29日),當年湧入的資金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兩倍多。
截至2021年Q3,全球教育公司融資情況。
紅色格子為中國,藍色格子為美國,
綠色格子為印度,黃色格子為歐洲。
圖片來源:Holon
然而,作者卻發現,資本真正青睞的是已經長大的教育獨角獸,而不是初創技術企業。在獨角獸中,他們尤其追捧一些大型的線上教育平臺,為此不惜在後期階段大手筆加碼,大幅推升了估值。
作者指的大型平臺公司,既有猿輔導和作業幫這樣的中國獨角獸,也包括美國和印度的線上教育公司,比如BYJU’s、Kajabi、Unacademy和MOOC平臺Coursera。
這些平臺的支持者,既有老虎基金、願景基金這樣的跨國巨頭,也有紅杉中國和IDG資本這樣深耕中國的機構。
截至2021年5月28日,中國教育科技公司融資情況。
圖片來源:Bloomberg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教育科技公司融資情況。
圖片來源:Statista
追捧獨角獸意味著獲得投資的主要是那些並不缺錢的成熟企業。根據投資銀行瑞傑金融最新的資料,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在教育科技領域的411筆交易中,四分之三發生在PE階段,而交易金額中約有78%貢獻給了PE階段的公司。
在中國,輿論指責線上教育平臺普遍缺乏“科技含量”,不能算是教育科技公司。這些超級獨角獸最被人詬病的例子,就是他們獲取使用者的方式甚至很“傳統”,只會用獲得的資金,“燒錢”打廣告。
作者認為,投資機構藉助疫情押寶線上巨頭,與同質化的對手爭奪使用者,不失為一個精明的商業決策,但長期看,這樣的做法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比如,天價的估值意味著較少的資金會流向那些真正應用技術改變教育的初創公司。作者指出,有研究表明,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每當經濟不景氣,風險資金就會減少早期投資,而“有意義的專案”獲得資金的可能性就會降低。教育類企業顯然屬於這一類。
線上教育增加焦慮感和教育不公
作者認為,有證據表明,身處線上教育環境中的學生和家長存在更多的焦慮感、壓抑感和孤獨感。
比如,遠端教學的模式讓老師的工作時間更長、精神消耗更大(缺乏配套支援和培訓)、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更長、父母也不得不花大量時間重新規劃孩子的時間表,平衡自己的工作,等等。
作者還提到線上教育不利於弱勢群體,有礙教育公平。他說,由於疫情,自2020年3月以來,美國有300萬弱勢家庭的孩子上不了學校的課。而線上教育平臺越普及,對一些家庭條件有限、或者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的不公就會加劇。
以上現象,雖然說的都是美國的情況,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們和中國主管部門的擔心是一致的。
教育應該怎麼投?兩個框架
作者認為,資本應該儘快迴歸到風險投資的本源,即投資科技上來。
對於教育科技(Edtech)來說,機構應該更多專注於尋找那些擁有不同於現有技術的、真正具有創新性的初創企業。
比如,作者認為,面對面的學習和對著電腦學習所取得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不僅僅事關學習效率,也體現在人格發展上。
風險投資完全可以去尋找那些致力於讓學生在保持學術興趣的同時也能獲得身心健康的技術。對創業者來說,這其中的市場空間也是巨大的,絕不是一場疫情帶來的商機所能比擬的。
讀了美國這位學者的文章,我的感受是,教育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教育領域存在“普世”的東西,教育投資也要有正確的“三觀”,這就需要新的投資理念的指導。
當前,全世界投資行業公認的一個新理念就是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模式)。近幾年,這個理念已經從二級市場傳導到一級市場,從西方傳遞到中國,正在成為中國創投行業的新規範。
在最近的一次行業會議上,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說,ESG是投資避雷和合規最好的工具。華興在評估專案時,現在都會考慮(1)是否有利於環境;(2)是否有利於社會;(3)專案的治理模式是否符合中國當下鼓勵的模式。
因此,我們希望看到教育投資能夠加快引入ESG體系,標準要比其他領域的投資更高。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一位中國的偉人指出過中國教育改革(即創新)的方向。
1983年,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鄧公從來沒有解釋過題詞的具體含義,但它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教育領域,之後每一個時代、每一個行業的出類拔萃之輩都折服於鄧公題詞的高瞻遠矚。
如果我們把題詞中的“現代化”理解為“科技”,把“面向世界”理解為“接軌”,把“未來”理解為“下一代”,那麼,鄧公的話也是教育領域創投人的一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