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一詞已經成為網路熱詞,為廣大網友們所熟知。
但其實這個詞最早是一個學術詞,跟我們現在所認為的內卷有所不同,意思也略有差異。
我寫這片文章中的“內卷”的意思是:社會發展停滯後也就是在沒有增量資源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對存量資源爭奪而加劇的一種社會現象。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做一大鍋飯,今天是五個人吃,都吃飽了;第二天又做了一鍋飯,十個人吃,都吃了半飽;後天又做了一鍋飯,來了二十個人。為了吃飽飯這二十個人你爭我搶,誰先到或這力氣大就能吃到。
換句話說,吃蛋糕的人多了,但蛋糕並沒有增大。
存量博弈本質就是零和遊戲,馬太效應,強者是因為掠奪了弱者的資源而變得更強,而弱者則因為喪失了資源而變得更弱。
在農耕文明的階段爭奪的資源主要是土地與人口,只有佔領更多的土地與人口就能生產更多的糧食和其他手工業品。
作為一個歷史創作者,每天都會為創作出有新意的歷史文章而絞盡腦汁。但如果我們把現在的一些流行詞彙或者現代社會學知識來解釋一些中國歷史事件,就會得到一些新的理解,或者說從另一個角度看歷史問題。有點意思。
比如清朝的一系列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大起義、太平天國、捻軍等。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下詔“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規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冊人丁數作為全國徵收丁銀的固定總額,以後新增者為“盛世滋生人丁”,從中央到地方均不得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稅,這就是採取攤丁入地政策,廢除人頭稅(丁稅),併入土地稅內。
這項政策廢除了千百年來的人頭稅,使許多無地或少地的窮人敢於多生孩子,使人口進一步增長。
據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人口增長到1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過1億。
到乾隆後期,全國人口正式突破2億,到鴉片戰爭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猛增到4億。
由於清朝前期和中期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以及大力推廣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所以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
歷史網友們有句話挺有意思也很有道理:中國古代王朝基本上把東亞能種地的地方都佔了。西伯利亞為什麼不去佔領?因為那裡冰天雪地根本沒法種地,佔了沒用根本沒有動力。
從康熙平三藩收臺灣之後再到乾隆消滅葛爾丹,將新疆重新納入版圖,國土面積基本定型,中國就再也沒有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了。
相應的,也沒有增加耕地。
這就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如何養活那麼多的新增人口?
要知道,在古代沒有化肥、農藥,也沒有大型農業機械,更沒有農科院培育的高產種子,農業增收全靠開墾更多的土地,否則人就沒飯吃。
比如兩廣地區人均耕地面積由康熙二十四年的40.88畝下降至嘉慶十七年的1.62畝!在古代,一畝地產的糧食是根本養不活一個人的!
但人不會讓自己活活餓死,他會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比如向其他地區移民。
中國移民上三大移民事件: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就極大地緩解了當地的人地矛盾。
可以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即使移民完全解決人地矛盾,只能部分緩解。
另一個方法是想盡一切辦法增加土地,如開墾森林、圍湖造田、填平河道等,這樣一來嚴重惡化了生態環境,會引發更加頻繁的自然災害,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等,反而加劇了糧食危機。
人與土地的矛盾 ,似乎成了古代農業王朝不得不內卷的宿命。
先看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
乾隆中後期,由於人口增長迅速,土地兼併嚴重,四川、湖南、陝西、河南、安徽、江西各地出現饑民,無地可種,無法謀生。
當時四川湖北陝西交界地區是一片原始森林地帶,乃是無主之地,所以許多饑民紛紛湧到這裡砍伐森林,開墾荒地,種糧謀生。
乾隆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772年—1773年),川、楚、陝、豫等省饑民來到兩省交界山區的謀生者就達百萬人。
川楚邊境地區土壤瘠薄,氣候惡劣,流民除了搭棚佃耕土地外,還在木廂廠、鐵廠、紙廠等工坊做工,獲取微薄工錢,方能生存下去。
“山間佃眾田稀,供不及求,謀耕急切,則租約必重。”
即使如此,官府也不放過這些流民,經常派出差役前往這裡徵收各種苛捐雜稅,令流民們的生活雪上加霜。
這些流民除了要忍受惡劣的生存環境、艱苦辛勞的工作之外,還時常遭到官吏、差役、兵丁的欺凌,精神和肉體同樣痛苦。
正因為如此,所以白蓮教便在這裡迅速傳播開來,流民們紛紛入教,一方面是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另一方面是入教之後可以團結起來,對地主劣紳、抗貪官汙吏。
嘉慶元年正月初七(1796年2月15日),白蓮教開始起義,如同大火燎原一般。這場波及5省持續了9年的白蓮教起義,佔據或攻佔州縣達204個,至嘉慶九年(1804年)九月,才終告失敗。
為了鎮壓白蓮教大規模起義,清廷調集了十六省數十萬軍力,耗費了兩億兩白銀,相當國庫五年的財政收入,使國庫為之一空。戰爭中,清軍有1名總督,十餘名提督、總兵等高階武官及副將以下400餘名中級武官陣亡,兵丁死傷數以萬計。
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宣告了“康乾盛世”的終結,從此清朝開始走向衰亡。
再看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之所以爆發,除了洪秀全等人的山寨版基督教忽悠之外,還有一個社會原因,就是內卷。
這個內卷就是土地、水源等資源的內卷。
在太平天國爆發之前,南方經常發生“土客械鬥”,死傷無數。
土指的是廣府人,客指的是客家人。其實廣府人也是從北方中原遷到粵南,客家人遷入兩廣的時間比廣府人晚,當時兩廣平原已經基本被廣府人開佔完,所以客家人只能聚居在條件艱苦的山區。
隨著時間推移,客家人口漸漸增多,貧瘠的山區承載能力有限,開始向平原地區移民。而廣府人居住的珠三角及粵西平原區,地廣人稀,物產豐富,雙方矛盾開始激化,為了爭奪土地和水源開始大規模械鬥。
咸豐同治年間1854-1867廣府人與客家人展開了一場大規模械鬥。這場械鬥起於粵中西部之鶴山,波及開平、恩平、高明、新興、新寧、陽春等十幾縣,歷時14年,死傷數十萬。
《赤溪縣誌》慘痛的說“仇殺十四年,屠戮百餘萬,焚燬數千村,蔓延六七邑。”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田州……因土客爭雄,各集亡命,肆行焚劫。”
“貴縣(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家鄉)之北岸,土客械鬥,殺戳相尋者五年。”
1850年道光三十年陰曆十月初三,三千多名客家“男婦老弱三千餘”,投奔了廣西金田村的拜上帝會。這三千人為太平天國早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洪仁後來在其自述中說:“貴縣土人與客人相殺後,客家人因勢孤慘敗,房屋被焚燒,無家可歸。3000殘餘客家人會合貴縣礦工遷往桂平金村地區,投奔了拜上帝會,成為了太平天國起義初始主要力量。”
由於客家人悍勇善戰,所在太平天國早期,客家人組成的軍隊在對抗清兵時每戰必勝,太平天國也隨之像滾雪球一般發展壯大,席捲江南半壁江山。
太平天國早期領導人大部分都是客家人: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等。
他們或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艱難(楊秀清是燒炭工,李秀成是農民),或被土人劣紳欺壓憤憤不平(地主韋昌輝有錢,但卻被有勢力的土人劣紳侮辱,一氣之下全家加入拜上帝會,捐出全部家產),或看出了土人客家矛盾而大力拉人入教(馮雲山到廣西傳教時著重發展客家人)。
這麼多的客家人加入拜上帝會,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土人與客人因為土地和水源的大械鬥(即內卷),最終導致走向了極端:造反。
最後一個:捻軍
1851年中國的人口超過四億,達到了清朝人口前所未有的高峰。但也導致人與地的矛盾達到了最尖銳的時刻。
當時安徽省的人口壓力在全國最重,再加上皖北經濟落後,土地貧瘠,手工業較少,商品經濟落後,謀生手段有限,社會動盪加劇。
再加上天災頻仍,當地人無以為生,只能造反,去掠奪搶劫。
捻軍首領張樂行所在的村子在一場大洪水過後,“全村只剩下一櫃子綠豆”。
“江浙無田業者… …皆有所務,自工商百藝各量其器質年力以赴之,雖有遊民,不足為害。獨濰泗之間,物產瘠少,販易不通,逐末之利,罕知其術;於是不工商而販婦女,鬻鹽硝,不百藝而開場聚博徒,甚乃習教鳩集為不軌” 。
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人口性別差距過大。
19世紀,華北地區男女比例高達129:100,也就是說有四分之一的男性終身無法結婚。
與此同時,廣大農村地區還存在將女嬰溺死等現象。據估計,大約每1000名女嬰中就有300名被殺害。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加劇了性別比例失衡。
皖北地區由於又大量的光棍,在加上經濟凋敝,無以為生,惟有依靠臨時僱傭或幹雜活、販私鹽等方式過活。農村地區大量的光棍們經常酗酒、賭博、打架,淪為鄉間流民無賴,後來甚至發展到成群結隊去參與打劫,乃至落草為寇。
所謂“捻”,是一句淮北方言,是“一股、一夥”的意思。
捻軍最早起源於捻子。捻子本來是專門以點燃油脂和油捻紙作法,替別人驅除疾病和災難的神棍。 人數少則幾人、幾十人,多者不過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數越多,“居者為民,出者為捻”。
《清史紀事本末》載:“捻者捏也。鄉人行儺逐疫,捏紙燃脂,為龍戲,謂之拜捻。不逞之徒,聚捏成隊,公肆仇殺焚掠,俗呼為捻子。”
民國《渦陽縣誌》載:“捻匪掠糧,遠地謂之‘打捎’,就地借貸謂之‘磨灣’。”
1851年,捻子開始在南陽、唐河等地聚眾起事。
1952年(清咸豐二年),安徽淮北地區的渦陽、蒙城、亳縣一帶遭到大旱,破產農民紛紛入捻,捻子勢力更加壯大。
1853年,太平軍北伐,捻軍紛紛起兵響應。
1855年,黃河決口之後(當時的黃河從淮河入海),大批流離失所的災民無家可歸,加入捻軍。當時出現了“淮河南北,滿地皆捻”的情況。
這三場社會化內卷之後,社會劇烈動盪,清朝元氣大傷,雖然極力救亡圖存,比如開展洋務運動,實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但無可奈何花落去,最終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