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葫蘆如意爸
ID:Huluruyipapalove
壹
一部《人民的名義》,令歷史書《萬曆十五年》大熱。
漁家女高小鳳僅靠“強攻”這本書,就輕鬆折服高高在上的高育良,令專門修史的元配“相形見絀”。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手捧它,發現不多看幾遍都看不大懂,可為何沒什麼文化的高小鳳卻“強攻”下來了?
答案只有一個,她看了許多遍。
或許,沒什麼比像她這樣將讀此書作為“生存唯一出路”更能激發領悟力。
如果一切結局都歸於沉淪,又何必執著於沉淪的原因與過程?
高育良口中說,對她如此年輕竟有如此感悟而驚豔,其實是藉口,他就是饞高小鳳身子。
這是人性。
再有,就是他內心因淪為趙立春走狗而掙扎,所以渴求慰藉和變化,“出軌被俘”是一種認識折射。
那麼,如何讀懂《萬曆十五年》呢?
貳
《萬曆十五年》也是一種對人性和歷史認識的折射。
作者黃仁宇,生於1918年,卒於2000年,1936年考入南開大學。抗戰時輟學參軍,1943年加入駐印遠征軍。1950年退伍,赴美求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以明史專家、大歷史觀倡導者為世人所知。
關於他有很多爭議,一個華裔歷史學家、美國退休教授,竟成為史學界影響最大的人,算是一個“異類”。
有人對他推崇備至,稱其史學第一,也有人說他學術不嚴謹,只是話說得漂亮,是“史學界瓊瑤”。
其實,這本書最早是他用純英文寫成,名為《無關緊要的一五八七年》,後來因為國內呼聲,重新譯了回來。
他寫此書,既講歷史,又講哲學,還講人生和社會百態。所以,可以把此書作為他對歷史上這一年甚至是整個明史認識的折射。
瞭解這些作者資訊後,再來讀此書的自序。
序很重要,尤其自序。此書自序很短,只有七頁,但含義很豐富。
1587年,看似無關緊要,卻意義非凡。看似什麼都沒發生,卻什麼都發生了。
由興至衰,這是一個轉折。
黃仁宇在自序中並沒太多說這個轉折,而是在書中慢慢呈現。相反,他著力提出的,是一種挑戰傳統理念的討論方式。
叄
挑戰也就是質疑,並不難。如何在質疑之後,水道渠成地樹立自己的觀念,既破又立,是為不易。
黃仁宇用很獨特的視角,表達了幾個很不一樣的“觀念”。
1.傳統認識中,明朝“稅重民窮”,黃仁宇卻用財稅數字反駁。
當時,賦額最重的蘇州府,只佔農村收入20%,其他府縣更少,只在10%左右。而同時的日本大名政權,稅額為50%,英國的稅額總量更是中國的數十倍。
這種列舉數字的方法,很有說服力。再去探究原因,就讓人信服。
為什麼明朝稅賦並不高呢?
這和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他出身貧寒,取得政權後不提倡扶助先進經濟,而是保護落後產業,以求王朝穩定。
說白了,苦日子過慣了,知道窮苦百姓不易,更好地維護他們,才能穩住社會根基。
可後來為什麼改變初衷,還是導致了“民窮”呢?
究其原因,不在於國家賦稅過重,而是法律的失效和官府的低能。
國家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而是鼓勵了大小地方加重剝削和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這樣一來,一頭一尾,國家收入少,民更窮,中間盤剝愈加嚴重,引發社會動盪。
2.傳統認識中,萬曆皇帝昏庸無為,黃仁宇卻想表明他的無奈。
萬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是一個空前絕後的例子,其動機是出於報復心理。
他的文官不許他廢長立幼,他心愛的女人鄭貴妃因此鬱鬱寡歡。加上張居正“生榮死哀”事件後,他明白了別人和他一樣,一身具有“陰”“陽”兩重性,既有道德倫理,也有私心貪慾。
特別是這種“陰”,決非人世間力量能消滅的。
於是,他既不強迫臣僚接受他的主張,也不反對臣僚的意見,而是漠然置之。
這種消極怠工沒有公然以聖旨形式宣佈,但在別人看來已是不爭事實。
3.傳統認識中,明代已有資本主義萌芽,黃仁宇卻不這麼認為。
他把作為傳統論據的《松窗夢語》和《二酉委談》拿來細說,一個是宣揚因果報應,一個是鑿穿中舉地脈。
所以,既然無關,就沒必要牽強附會。
肆
在自序中,有這樣一段有意思的話。
書中人物,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即便是側面提及人物,如馮保、高拱、鄭貴妃、俞大猷等,也統統沒有好結果。
所以,此書可以作一個大失敗總錄。
也就是說,“失敗”這個詞彙貫穿了全書,歸結成線。
如果每個人都是失敗的,那麼,這個號稱強大的王朝,會走向成功麼?
在書中,抗倭名將戚繼光單列成章。很多史書都認為戚繼光幾近完美,可在黃仁宇看來,他不那麼完美,甚至有些可悲。
戚繼光是個不知疲倦的人,喜愛操演、練兵。他命令下級軍官用軍刀對他攻擊,他持槍防禦,甚至還攀著懸繩登上設在絕壁的觀察所。
在繁忙的軍務外,他抽空寫軍事著作和詩文。先是寫出《練兵實紀》,9年後又寫出並刊印詩文集《止止堂集》。
從此,文官對他刮目相看,認為他不是樊噲式的武人。更多的文官視他為同類,一起飲酒賦詩。當時的文苑班頭王世貞和戚繼光的交情就很深,甚至還為《紀效新書》和《止止堂集》作序。
為此,戚繼光得到了武官所能得到的各種榮譽,可他在生命最後幾年卻墜入了寂寞和淒涼。
他死前,妻子已遺棄了他。他以前統率十萬大軍,以慷慨著稱,而他不事私蓄,在被免官後一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
英雄末路,使後世讀史者無不扼腕嘆息。
這時,黃仁宇寫了一個小結,非常經典。
這種情形,斷非個人原因,而是當日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個人的力量,在制度面前是渺小的。
那麼,應該怎樣去認識“所為”與“不所為”呢?
伍
黃仁宇在自序的後段,寫了一個考慮兩面的“澄清”,相對閉環。
中國過去,禁忌特多,所以說話作文時有隱晦,或指彼喻此,或借古諷今。但本書論述明朝時事,只是針對當時歷史。如果對今人今事有所議論,自當秉筆直書。另一方面,以古為鑑,今人未嘗不能得到若干啟示。《萬曆十五年》意在說明16世紀中國社會傳統歷史背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時的側面形態。有這樣一個歷史大失敗,可以保證衝突既開,也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翻天覆地、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
這段話,和全書各段落的敘事方式一致。這是一種哲學觀念,也是相對的理解方式。
比如,書中寫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在寫他取得的突破後,筆鋒立轉,直觸他這一生糾結與痛楚之處。
令李贄感到不安的,是他妻子。她是賢妻良母,只要對丈夫事業有利,就能忍受乃至犧牲一切。夫妻40年來未曾反目,但她卻不能理解丈夫“志四海”的精神世界。
他一心想要創造的,是獨立的思想和人格。
於是,他在1580年姚安府任滿後就決定退休,而他當時年方53歲,正值官運亨通的好年紀,這個退休決定對本想跟著他享福的妻子是致命打擊。
可她依然選擇了順從,和他一起遷到湖廣,他卻在後來決意搬到麻城佛堂去住,她才不得不獨自回鄉。
臨死以前,她曾多次呼喚他回來,卻一直沒有等到他。
她終於死去,李贄知道後,悲痛不已,夜夜夢見她,一連寫了6首詩表達傷感,“慈心能割有,約己善治家”。
一切,都要等到失去才悔之莫及麼?
悲傷之餘,他還勸告朋友不要輕易削髮為僧,有近親的人更要三思後行。
這種勸告,不妨看成這位充滿矛盾的哲學家的一次自我懺悔。
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閉環,構成了每個人物的矛盾人生,也構成了那個時代不可避免的轉折。
試想想,哪段歷史不是如此呢?
或許,人生、時代本來就是充滿矛盾的。正視矛盾的普遍存在,才能看出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陸
明朝的皇帝都很有個性,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黃仁宇說萬曆時,筆墨經常觸及其他皇帝。其中最精彩的,當數正德皇帝。
他整天忙於練兵,夜間則在豹房和各式各樣的人物玩樂。對朝廷上文臣和宦官的衝突,他則聽之任之。
最富有冒險精神的事發生在1517年,當時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屢屢犯邊,他御駕親征,藉此體會戰爭實況。
當他得勝回朝時,出現了極具戲劇性場面。
皇帝親自設計古怪的帽子和服裝,還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官員們只能照寫上款,不敢在下款稱臣。
那天雨雪霏霏,百官站立直至夜晚,才看到皇帝在無數火把簇擁下騎在栗色馬上駕到。
皇帝在城門口下馬,接過首輔奉上的酒杯一飲而盡,然後馳馬赴豹房而去,百官則依舊狼狽地躑躅於泥濘的街頭。
在黃仁宇筆下,不難看出對正德皇帝的推崇甚至是偏愛。
正德皇帝像“俠客”,無所畏懼,我行我素。但是,即便這位“俠客”貴為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他需要對抗整個文官制度,雖然不屑,卻又不得不這麼做。
從這一點說,萬曆與正德是一樣的,與明朝的每個皇帝是一樣的。
最終,整個大明王朝垮塌,也是因為皇帝與文官爭權而崩盤。
回過頭看,明朝這麼多代帝王繞不過去的坎,與萬曆有關又無關,其實早在奠基者朱元璋時就埋下了伏筆。
即使如此,別樣的經歷,依然值得細細品味。
柒
知史,看人,悟道,是交織在一起的。
這大概是黃仁宇的中心思想。其實,這也是讀書應該樹立的中心思想。
高小鳳究竟是怎麼讀懂《萬曆十五年》的,其實並不重要。
一百個人讀同一本書,會有一百種認識。
她近乎“瘋狂”閱讀後的的領悟,契合於她可憐又可悲的境況,有著迫不得已的認知和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們不用像她那麼功利,畢竟《萬曆十五年》的講述和留白,給予後人很大的思考空間。
搞清楚作者的相關背景,理解評述方式、中心思想和基本人物,從一個個小閉環形成大閉環,最終有所提煉和啟迪,會事半功倍。
我們讀完後,如果能從中體會一些那時人性與時代的意義,領悟制度的關鍵,於今就大有裨益。
畢竟,讀書的目的,應該是學習、體會和認知,而不是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