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開國大典一定要有飛機,舉行重大活動三架一組,我們的飛機少,可以先2架一組;我們的飛機都是老舊的飛機,對不能保證絕對安全的飛機,不能參加檢閱;飛機少沒關係,我們可以考慮讓先參加檢閱的飛機,飛回來,再參加第二次檢閱........第一組從天安門飛過以後,繞一個大圈,等第2組第3組飛過以後,再飛回來接上.......”這是《海棠依舊》裡,周恩來總理部署開國大典具體安排時,說的一段話!
在“開國大典”這段劇情裡,聶榮臻司令被任命為“受閱總指揮”,負責開國大典具體細節的跟進和實施!
《海棠依舊》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去世”為歷史背景,以周恩來總理與妻子鄧穎超、胞弟周同宇一家8口的工作和生活為線索,透過日常細節,以小見大,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周總理在新中國成立、建設新中國、以及外交事業上,為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奮鬥不息、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
同時,透過周總理與家人、身邊工作人員的嚴於律己、情感交融,展現了偉人生活平凡與崇高相輝映的品格!
一、遇事沉著冷靜,責任心強,萬事準備周全
在1949年10月1日前,聶榮臻司令擔任“開國大典受閱總指揮”,負責開國大典的總體安保工作,必須確保開國大典100%安全。
而當時的共產黨剛把國民黨逼到臺灣,蔣介石等國民黨虎視眈眈,派了數不清的特務來搗亂,甚至部署了轟戰機試圖轟炸在開國大典當天,轟炸天安門城樓,危機四伏,要確保開國大典的絕對安全,是一個很重的擔子。
但無論是全權負責開國大典一切部署工作的周恩來總理,還是總指揮聶榮臻司令,都沒有絲毫的退縮,他們都秉著“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必勝決心,勇敢地跟帝國主義以及特務們做鬥爭!
二、每次在跟周總理彙報前,都準備周全,並想好計劃和應對措施
劇中有這樣的一段情節:周總理跟當時黨中央的同志正在開“開國大典的籌備會”,秘書突然闖進來,說是情報部門剛破譯出來的急電——蔣介石打算在開國大典當天,派飛機來轟炸天安門城樓。
周總理當時一看到情報,馬上中止會議,看了聶榮臻一眼,聶榮臻馬上會意,去打電話給當時中共中央情報部門的部長李克農同志,然後會軍隊商量對策!
等到鏡頭一轉,李克農、聶榮臻和周總理3次一起出現在西花廳周恩來辦公室時,當週總理告訴聶榮臻說,要儘快跟軍隊的同志們開一次動員會,聽聽大家有沒有什麼好的應對措施時,聶榮臻同志馬上說:“我剛剛回去已經開了動員會,大家提出了1個方案,我覺得可行”,然後總理問是什麼方案,聶榮臻同志彙報完具體方案後接著說“我已經在100多名報名的飛行員中,挑選出了15位有經驗的飛行員.......”,多麼細心的元帥啊,他知道周總理工作忙,所以每次跟周總理彙報工作錢都能想到周總理的前面,節省了多位溝通的麻煩,增加了工作效率,為周總理節省了時間!
另外,劇中在國家把聶榮臻司令派去青海開啟核試驗基地時,國民黨方面得到訊息後,安排了不少特務,冒充我們的科學家,打算以“臥底”的身份打入中國共產黨的核試驗基地,聶榮臻用他敏銳的軍事嗅覺發現後,按照慣例彙報給周總理。
當週總理說,這些特務都是中國人,他們應該都是在以前被國民黨抓壯丁才被迫成為國民黨一員的,讓聶榮臻問問特務們有什麼打算,然後我們再斟酌處理!
周總理的話剛說完,聶榮臻同志就回復說:“已經問過了,他們都想回老家”,然後還繼續彙報“8個特務,5個地方,山東3個,河南2個........”,最後再問周總理怎麼處理,多麼厲害啊,總能想在周總理前面!
寫在最後
當然,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周恩來總理勇於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總理以及妻子鄧穎超一生無兒無女,勤儉節約,為了中國革命奉獻了畢生的時間和精力。
周總理和妻子鄧穎超2人,相濡以沫,是有名的革命伉儷,平時不僅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同時對待自己的親友也很“苛刻”,要求侄子侄女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因為“他們是周恩來總理的親戚”而搞特殊化。
同時,他們也言傳身教,讓不少在他們身邊工作的衛士長、秘書、警衛員、以及其他曾經跟他們老2口一起工作過的同事們,都被他們偉大且無私的革命精神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