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二戰歷史,看到法西斯國家狂熱的民眾,很多人可能會奇怪:既然戰爭帶來了如此慘重的傷亡,讓家家戶戶喪失親人,德意日軸心國的人民為什麼還要支援戰爭呢?
其實,這是現代人對戰爭的片面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開始到反攻階段之前,軸心國在前線付出的傷亡不大,而且從戰爭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以歐洲為例,在進攻蘇聯之前,納粹德國輕而易舉地征服法國,打跑英國,不僅沒有付出多大的傷亡,反而用被征服地區的稅收和工業供養了本國,德國人的生活水平勝於戰前。
直到德國殺入了蘇聯,並且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碰壁,納粹德國的人民才真的感覺到:“戰爭原來是會痛的”。
斯大林格勒,這個名字是全人類都應該牢記的。在70多年前,蘇聯紅軍用殘酷的代價把德軍困在斯大林格勒,最終耗死了德國B集團軍群,讓德國及其同盟軍付出百萬傷亡,打疼了自1939年來勢如破竹的第三帝國。
而斯大林格勒是北高加索名城,自中世紀以來就是俄國境內的軍事重鎮,德國拿下這裡,就可以進入亞洲,而蘇聯人守住這裡,就能困死德國。
那麼,斯大林格勒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德國人為什麼發瘋一般猛攻這裡?為什麼斯大林格勒的勝利是二戰轉折點,而不是莫斯科戰役或者列寧格勒戰役呢?
一、伏爾加的兒子:從察裡津到斯大林格勒
在現在的俄羅斯地圖上,已經沒有斯大林格勒這個名字了,取而代之的是伏爾加格勒。
伏爾加格勒城是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州的省會,它位於伏爾加平原上,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500年前,這座城市叫做“察裡津”。
古察裡津城位於伏爾加河和察裡津河的交匯處,一般在河流交匯處,都會有貿易中心和軍鎮。察裡津城位於伏爾加河平原最南部,在地理上,伏爾加河就是歐亞的邊界,從這裡往東就是中亞遊牧民族的土地。
中世紀,察裡津是沙皇俄國和中亞遊牧民族的邊界,俄國人日夜提防著遊牧騎兵。最開始的察裡津與其說是“城”,不如說是要塞,它最早修建在伏爾加河的小島上,後來木質的城寨被燒燬,就挪到了岸上重修了一座城市。
17至18世紀,察裡津城成為俄國和哥薩克人戰爭的前線,哥薩克騎兵多次進犯,將察裡津城攻陷。沙皇俄國深知這裡的重要性,沙皇派人不斷修繕城市,增派駐軍,終於在19世紀讓察裡津成為伏爾加平原的護盾。
19世紀,察裡津鐵路貫通,這裡溝通著高加索、中亞和莫斯科,南方的木材、煤炭、東方的棉花、糧食從這裡北上,大量加工廠在察裡津落地,使這裡成為伏爾加河下游最大的城市。
進入20世紀,沙皇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倒臺,蘇維埃俄國成立。但在蘇俄建立之初,俄國的保皇黨和資本主義者勾結起來,組成“白軍”挑起內戰,新生的蘇俄帶領紅軍開始艱苦的戰鬥。
在察裡津,哥薩克白衛軍和斯大林同志領導的紅軍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戰鬥,紅軍戰士艱苦作戰,抵擋了5萬哥薩克士兵,最後在1919年春天取得了勝利。斯大林也因為這次戰役而嶄露頭角,獲得了軍隊的擁戴,從此走上權利的巔峰。
1924年,列寧去世,斯大林同志成為蘇共的領導,次年,為了紀念領袖斯大林在察裡津的輝煌勝利,察裡津被改名為“斯大林格勒”。
改名為斯大林格勒之後,“察裡津”這個名字被人們慢慢忘記,蘇聯將這座“領袖城市”定位為國家的核心之一,本來就是交通樞紐的斯大林格勒,在蘇聯計劃經濟下建設成為了一個工業城市。而在當時,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這座城市的驕傲,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這個廠採用美國技術建造,是世界最先進的重型汽車廠。
二戰開戰前的20年裡,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生產了蘇聯一半的拖拉機,後來著名的T34坦克也是這裡製造的。截止1940年,斯大林格勒市人口超過80萬,全市有100多家工廠和企業,覆蓋行業從煉油到機械製造、食品加工、汽車製造、毛紡織,是全世界矚目的工業城市。
二、斯大林格勒城:蘇維埃之盾
說完了斯大林格勒的歷史,再把時間線拉回到1942年夏天。
因為在冬天沒拿下莫斯科,德軍還在戰鬥裡損失了大量的軍力和物資,納粹國防部參謀們建議暫時撤軍。他們認為德國南方和中央集團軍群應該整頓防線,增加前線補給,防止蘇軍反撲。
但是納粹元首拒絕了這些建議,他堅持德軍要保持進攻態勢,不能給蘇聯喘息的機會,否則這場戰爭將無法繼續。
為此,納粹德國制定了“藍色行動”,要求150萬人的南方集團軍群兵分兩路,A集團軍群南下高加索,這裡是蘇聯的糧倉和油庫,僅僅“巴庫油田”的石油產量就佔到整個蘇聯的70%。B集團軍群向東進入頓河和伏爾加河一帶,防守A集團軍群側翼,並破壞蘇聯伏爾加河流域的交通線和工農業生產,再從後方包抄莫斯科。
此時的斯大林格勒成為蘇德戰爭的一個臨界點,失去這裡,不僅南方的巴庫油田不保,中亞地區和門戶大開,蘇聯退無可退。而且斯大林格勒是以領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它一旦陷落,對於蘇聯人民是個重大的打擊,在國際上也會引起震動。
因此,斯大林同志向斯大林格勒軍區下令:“斯大林格勒不能丟,所有前線軍隊,不許後退一步。”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正在積極支援衛國戰爭,因為德軍的轟炸機頻繁犯境,城內駐紮著一支防空部隊保衛工廠和鐵路。全城的工廠日以繼夜地生產物資,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它每月可以裝配200至400輛T34坦克,這是蘇軍野戰部隊急缺的武器。
市民們也在政府組織下於城內城外修建工事,這樣的畫面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都出現過。斯大林格勒外圍有長几十公里、縱深幾公里的壕溝防線,在城內的大街小巷裡,沙袋工事和水泥火力點鱗次櫛比,蘇軍在工人的幫助下將地下排水渠擴建為地道,這在後來的斯大林格勒鏖戰裡幫了大忙。
送走了老弱婦孺後,斯大林格勒的年輕男女加入了民兵部隊,能拿槍的編入戰鬥部隊,其餘的人作為工兵和擔架隊,隨軍到城市各個部分佈防。這支部隊具體人數有爭議,蘇聯普遍認為其總數在8到10萬,他們為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準備了一個多月後,1942年8月底,德國人來了。
8月23日,防空警報響徹伏爾加河,德國空軍用600架轟炸機組成編隊向城內的重點目標進行多輪轟炸。德軍600架轟炸機飛了3輪,共2000架次,投下數萬顆炸彈癱瘓了斯大林格勒的基礎設施,這是1942年二戰雙方在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轟炸行動。
轉瞬之間,斯大林格勒變成火海,隨後德國第6集團軍27萬大軍開始攻城,它的對面是蘇軍第62、63集團軍30萬人。這兩個集團軍雖然背靠斯大林格勒城的支援,但是在德軍的猛烈攻勢下只頂了一個月,最後付出了14萬傷亡後被迫撤退。
1942年10月,斯大林格勒巷戰開始,城內的工業開始緊急搬遷,工人帶著機器一起後撤。但是蘇軍前線的火炮、汽車、坦克仍然需要維修,所以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火炮工廠30%的裝置和工人留了下來,拖拉機廠以每月100輛的速度生產T60輕型坦克,火炮廠修理蘇軍的機械裝置和重武器。
也正是工廠的支援,讓蘇軍的重武器一直保持著戰鬥力。
德國第16裝甲師曾經受命對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發起進攻,蘇聯工人則開著剛從生產線上下來的坦克衝向德軍,德軍的進攻最後被武裝工人部隊和蘇軍擋住。在蘇聯民兵、工人、戰士捨生忘死的努力下,斯大林格勒居然把德國第6集團軍死死卡住。
三、打仗最怕“添油戰”,紅軍熬死納粹德國
德國第6集團軍居然被卡在了斯大林格勒,這一訊息讓德國人很驚訝。從1941年開始,除了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這種核心城市外,蘇聯的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撐過德軍的炮火一個月。
德軍將領們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異常,他們認為蘇軍這是察覺到了德國的戰略,要在伏爾加河畔死磕。
於是,以曼施坦因為代表的的德軍將領建議暫緩斯大林格勒戰役,讓第6集團軍等待頓河集團軍的攻勢,南北同時進攻的勝算更大。但是納粹元首不同意這種建議,根據德軍總參謀部記載,納粹元首每天都認為,“明天斯大林格勒就能拿下”。
第6集團軍就這樣在斯大林格勒跟蘇軍巷戰,戰線越來越長,從9月到11月,德軍付出了十幾萬人傷亡,控制了90%的城區,而第62集團軍在天天有增援的情況下只剩下5萬人。11月8日,納粹元首向全國講話宣佈“斯大林格勒成為德國的領土”,但在前線,第6集團軍精疲力竭,幾乎失去戰鬥力。
朱可夫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11月中旬,蘇聯的反擊到來,“天王星行動”開始了。
蘇軍兩面渡河,從斯大林格勒南北進攻,將德軍側翼的羅馬尼亞、義大利等國軍隊擊垮,把斯大林格勒死死包圍。德國第6集團軍此時還剩下10萬人,被蘇軍圍了個水洩不通。
訊息傳到後方,德軍高層一片哀嚎,蘇軍在莫斯科前線正在進攻中央集團軍群,德軍無力南下支援,10萬孤軍死守斯大林格勒,這場戰役已經基本結束。
天王星行動是蘇軍反攻作戰的開始,在被圍困兩個月後,1943年初的嚴寒裡,德軍出現斷藥斷糧,最後走投無路的保盧斯“元帥”帶著9萬殘兵向蘇聯投降。
斯大林格勒戰役前後進行半年,蘇德雙方在斯大林格勒及伏爾加河一帶出動兵力400多萬,在幾百公里的戰線上廝殺,最後德國B集團軍群全滅,德軍共死傷90萬人,蘇聯傷亡120多萬人,其中包括十幾萬斯大林格勒普通市民。
而第6集團軍的覆滅,對德軍而言則是一記重錘。自那之後,戰爭局勢開始逆轉。
四、伏爾加格勒,從瓦礫中崛起的新城
在戰爭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一度堅持生產,每天裝配嶄新的坦克開往前線。斯大林格勒也為蘇德戰爭流乾了血,這座城市沒留下一棟完好的建築,工廠和高樓變成瓦礫,瓦礫下都是腐爛的屍體。在戰鬥結束後,蘇聯光清理屍體就幹了幾個月。
1947年,在二戰正式結束一年多後,斯大林格勒重建工程正式開始。作為蘇聯的領袖城市和英雄城市,斯大林動用全國的力量重修斯大林格勒。全國各地的年輕黨員和勞力來到斯大林格勒,他們在廢墟旁邊搭起帳篷,成為斯大林格勒的新市民。
2億人口的蘇聯在蘇德戰爭中傷亡5000萬人,這使得整個蘇維埃都大量缺乏勞動力。因此,40年代末的重建活動是全國性的,斯大林格勒共青團員和少先隊也不得不加入勞動隊伍,但更主要的生力軍是德軍的戰俘。
1945年6月,英美在雅爾塔會議上做出讓步,允許蘇聯使用德軍戰俘作為“勞動力補償”。
於是,300萬德國戰俘分散在蘇聯各個角落,光在斯大林格勒就有近10萬人。斯大林格勒基本保持著原有的格局,一些標誌性建築如“巴普洛夫大樓”、德軍指揮部“百貨大樓”、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都得到了修繕,主幹道也重新鋪就。城內保留了部分戰爭遺蹟,比如“街壘工廠公墓”、“馬馬耶夫崗公墓”,紅軍戰士雕塑和斯大林、列寧雕塑更是數量眾多。
蘇聯還規劃出了一條伏爾加河到頓河的運河,讓整個南俄的內河航運線復興,並建造了歐洲最大的水電站——伏爾加河水電站,就位於斯大林格勒北部。
50年代的斯大林格勒徹底復甦,仍然像戰前一樣成為蘇聯的重要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進入60年代,在蘇聯政治局討論後,斯大林格勒被改名為伏爾加格勒。
今天的伏爾加格勒城基本保留了斯大林格勒的基本結構,只是少了很多偉人雕塑。因為農業的發達,伏爾加格勒的人口在冷戰末期迅速噴張,從幾十萬發展到100多萬,進入21世紀後已經有260萬人口。
當然,這座城市傳統的重工業依然耀眼,拖拉機、機械、軸承加工、煉油是支柱產業。而且因為石油開採量越來越大,伏爾加格勒的石油化工行業成為經濟增長點,佔當地產值的四分之一。
今天的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南部最發達的城市,但是它並沒有忘記二戰的艱苦歲月。伏爾加格勒市中心有座“無名戰士墓”,墓前永遠擺滿了鮮花,熊熊燃燒的火焰代表著100萬蘇軍戰士的犧牲。
當地每年設有多個紀念日懷念斯大林格勒戰役,每逢這些日子,伏爾加格勒就會暫時改名為斯大林格勒,讓每個市民銘記斯大林格勒戰役,讓這個英雄城市的靈魂傳遞下去。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天王星”行動 斯大林格勒戰役》,劉穎、余文、江泓
2、《斯大林格勒戰役 陸上霸主終易手》,文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