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過小龍蝦和大閘蟹的都知道,當把它們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的時候,沒一會就會出現打架鬥毆的情況。場面“血腥”的時候,敗者很容易失去性命,而我們則損失了一部分美食。
多數甲殼動物,如螃蟹、龍蝦、對蝦、寄居蟹等,都有著一副“暴脾氣”,好打架。甲殼動物經常打架,與生物自身和外界環境因素均有關。
基因遺傳 對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甲殼動物體內的5-HT受體基因、FKBP5基因、miR-34基因等會影響它們的社交、爭鬥、認知等行為。這些受體基因起到了鎮靜劑的作用,當它們濃度水平下降的時候,甲殼動物就會變得激動好鬥。
個體大小 個體大小的差異是影響甲殼動物爭鬥行為的重要因素。發現爭鬥相殘多發生在體型差異較大的個體間,“恃強凌弱”“以大吃小”是各種甲殼動物的經常做的事情,例如體型弱小的大閘蟹很容易被更大的大閘蟹欺負,遭遇斷肢,受傷,甚至死亡。
性別 螃蟹像其他動物一樣,爭鬥行為多發生在同性之間,同性爭鬥機率更大,但是由於公母的體型差異,異性爭鬥時雄性更容易勝出。有趣的是,性激素也會影響爭鬥行為,如在雌性浸泡過的海水中,雄性天鵝絨蟹(梭子蟹的一種)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更加好鬥。
種群密度 種群密度高,會導致甲殼動物個體間相遇機率增大,加大對有限資源的爭奪力度,因而爭鬥行為機率會增大。這更像生物的天性,群體密度高的時候衝突不斷,而群體密度高的時候可以“眼不見為淨”,彼此相安無事。
溫度 不適的溫度會增強動物的攻擊動機,導致爭鬥行為的發生。例如高溫環境會使得生性好鬥的美洲螯龍蝦產生憤怒情緒和敵意,變得更有爭鬥傾向。但是像大閘蟹這樣的螃蟹倒是沒有這樣激烈。
光照 光照時間、光照強度等因素會對甲殼動物爭鬥行為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小龍蝦處於完全黑暗或高強度光照的環境中時會產生不安情緒,進而發生爭鬥。
溶解氧 甲殼動物的爭鬥行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當環境中溶解氧水平較低時,寄居蟹在與同類發生爭鬥時會縮短爭鬥時間,降低爭鬥強度,為以後躲避捕食者節省能量。
餌料 餌料的種類和密度均對甲殼動物的爭鬥行為有影響。當環境中餌料密度較高、餌料量充足時,甲殼動物的爭鬥強度大大降低,爭鬥時間大為縮短。
甲殼動物的爭鬥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甲殼動物個體透過爭鬥獲得領地、食物、配偶。對於物種而言,爭鬥是一種積極的種類競爭,利於該物種選優保種。
------以上許多內容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的《甲殼動物爭鬥行為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