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為了適應廣大領域的統治,元朝統治者在郵驛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改革,把蒙古的驛路一直橫貫到歐洲,形成聯絡歐亞大陸的一條長長的驛路。
“站赤”制度
元朝建立了嚴密的“站赤”制度。“站赤”即是蒙古語“驛傳”的譯音。元世祖曾制定了一份《站赤條例》,這是當時有關驛傳的基本管理條令。
國際驛路
元朝透過驛路和西方有頻繁的往來。當時中西國際驛路共有三條:一條從蒙古通往中亞;另一條是通往葉尼塞河、鄂畢河、額爾齊斯河上游的驛路;第三條為經過甘肅走廊通往中亞、歐洲的傳統絲綢之路。據統計,元朝全國1119處驛站共約有驛馬45000匹。東北地區北延伸到黑龍江入海處的奴爾干城,南抵高麗王都開京(今朝鮮開城),共轄有135個驛站,管理驛馬6515匹,驛車2621輛,驛牛5259頭,驛狗3000只。通西域、中亞甘肅地區,有驛站47處,有的驛站擁有驛馬300匹左右,最少的也有30匹(《經世大典·天下站名》)。
正是這樣龐大的郵驛制度對交通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誕生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
急遞鋪
元朝在急遞鋪上有了發展,每10裡至25裡設定一處。《元史·兵志》上說,鋪兵走遞時,“皆腰革帶,懸鈴,持槍,挾雨衣,齎(帶)文書以行,夜則持炬火,道狹則車馬者、負荷者,聞鈴避諸旁,夜亦以驚虎狼也”。可見是晝夜疾行。
繁重的賦役
元代驛站繁多,所需費用也很浩大,元代統治者便把這些負擔轉嫁給“站戶”,讓一些人戶專門承擔驛站差役的費用。他們承擔著十分沉重的驛站賦役。要供應各驛站來往官員的飲食,還要供應使臣的交通工具,負擔驛站的勞役,不僅無償,還要自備飲食。
明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在他稱帝的第22天就下令整頓和恢復全國的驛站。
龍場九驛
西南貴州地區開鑿了著名的“龍場九驛”。從此,有寬敞的驛道直達雲貴邊疆。東北、北部和西北邊疆地區,都開闢了驛道,設定了驛站,使中央和邊疆地區的聯絡大大加強。明初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先後設定了9個軍事重鎮,號稱“九邊”。沿邊8000多里地方,都設定了驛所,互通訊息。
相關規定
鑑於元朝驛站混亂的教訓,明朝用嚴法對某些特權者進行了限制。規定“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昭代王章》)。1393年,頒佈了《應合給驛條例》,規定加上附加條件共12條,限定了符合用驛馬驛船條件的人員。
改革
明朝中後期政治日益腐敗,郵驛制度也產生許多弊端。萬曆年間,宰相張居正從限制官員特權入手進行了改革,提出了六條對官員的限制。經過整頓後,全國共省減郵驛經費1/3左右。
民間通訊
明朝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少大商人之間需要業務聯絡,這便有了專門的組織興起,也就是明朝郵驛制度最大的創舉——“民信局”。正式開始了我國的民間通訊組織。
清朝時候,上海、寧波等地開始把這種組織稱為“民信局”,遞轉民間的信件,成為業務的一項重要內容。清朝中葉以後,民信局大大發展,達到最盛期。不僅遍及國內各大商埠,還把業務擴大到東南亞、澳大利亞、檀香山等華僑聚居地帶。
清
“郵”“驛”合併
清代郵驛制度經歷了重要改革,其最大的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併。驛站從間接地為通訊使者服務,而變成直接辦理通訊事務的機構。這樣,實質上通訊系統比先前簡化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朝驛務的管理,歸於中央兵部,專設一車駕司,任命官員七人,主管全國驛道驛站。
驛路網路
清朝時候,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清政府在東北、北部、西北和西南邊疆地區,開闢了許多新的驛道,新設了若干郵驛機構。黑龍江通往北京的直達驛道共有五條,各從齊齊哈爾、璦琿、珠克特依草地為起點,都長達3000裡左右。青海地區在清朝統治時期,郵驛也有很大發展。到乾隆時,已建成五條主要驛道,全青海共有驛站24個,遞運所三個,驛夫所夫共480餘名,驛馬592匹。清朝在西藏的郵驛機構稱做“塘”,全藏共有近70個。塘馬共為300多匹。西南邊疆地區,到乾隆時,貴州境內驛站達到23個,
傳統郵驛衰敗
清朝中葉以後,封建社會進入了崩潰期。隨著封建制度發展的舊式郵驛,自然也出現了許多無法彌補的弊端,腐敗猖獗。在形勢的逼迫下,清政府於1896年開始辦新式郵政,驛站逐漸被代替。
到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北洋政府終於宣佈將驛站全部撤銷。古老的中國,在郵驛制度上,經歷了一次實質性的大變革。新式的郵政時代從此開始了。
-THE END-
關注我們 觸控歷史
圖片來源網路,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