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碩(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章首發“北京自然博物館公眾號”。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科技的力量”展廳中,陳列著一件造型獨特的紡織場景青銅儲貝器。在這件青銅儲貝器的圈足位置,焊鑄有四隻振翅欲飛的鳥形動物:近乎誇張的長嘴,幾乎佔到身體的1/4。
對於這個鳥類造型,常看動畫的小朋友們可能會感覺很熟悉:它和《獅子王》中王室管家——犀鳥沙祖(Zazu)非常接近。
“落”在儲貝器上的鳥是不是犀鳥呢?
拍攝:丁銓
犀鳥科(Bucerotidae)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犀鳥目的1科。因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有19屬74種。廣泛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島、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島,為典型熱帶森林鳥類。中國僅見於雲南、西藏東南部和廣西西南部。
而該文物的出土地為古滇國,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建立的古王國,主要分佈在以滇池地區為中心的雲南省中部及東部地區,氣候溫暖潮溼,與犀鳥的分佈地剛好有重合。
雲南分佈的犀鳥有5種,分別是:冠斑犀鳥、白喉犀鳥、花冠皺盔犀鳥、棕頸犀鳥及雙角犀鳥。根據最新的釋出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雲南5種犀鳥現已全部升為國保一級。
“
左為冠斑犀鳥、右為雙角犀鳥
圖片來源:forum.xitek.com
“
左為白喉犀鳥、右為棕頸犀鳥
圖片來源:www.birdnet.cn
花冠皺盔犀鳥 圖片來源:www.birdnet.cn
透過比較這件文物和5種中國犀鳥嘴上的盔突,冠斑犀鳥和雙角犀鳥的盔突最為明顯,與紡織場景青銅儲貝器上的鳥類形象最為相似。所以,筆者判斷:在紡織場景青銅儲貝器圈足處的鳥類形象,很可能是冠斑犀鳥或雙角犀鳥。作者:林碩(國家博物館),文章首發“北京自然博物館公眾號”。
為什麼犀鳥的形象會出現在古滇國的青銅儲貝器上呢?
讓我們先從這件文物談起。貯貝器是古滇國特有的一種青銅器種類,器蓋上多鑄有表現集體場面的群像,除了紡織場景外,尚有詛盟、納貢、狩獵以及祭祀等等題材,不一而足,被譽為“無聲的史書”。
這件焊鑄有犀鳥的鼓形貯貝器,通高 27.7釐米,蓋徑 26釐米,底徑 31 釐米,採用收腰型設計,器蓋之上焊鑄有十八個人物,以及雞、犬各一隻,刻畫了一群婦女正在從事紡織活動;她們向心踞坐,正在用踞織機織布,為世人展現出古滇國時期的珍貴歷史畫面,使我們可以瞭解到彼時的社會發展階段與文明程度。
古滇國屬於我國古代西南地區的以滇池為中心建立的割據政權,其統治核心位於今天雲南省昆明市的晉寧區。
1955年至1960年期間,考古隊員陸續對晉寧上蒜鎮石寨山古墓群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出土了包括“滇王之印”在內的大批珍貴文物,其中就包括數十件製作精美、造型獨特的青銅貯貝器,即古時所謂的“撲滿”,也就是今天咱們的儲蓄罐、存錢罐,或The piggy。
今天的小朋友們,大多會將零錢、鋼鏰放入存錢罐中,作為繼續購買零食、漫畫或學習用品,可古滇國的青銅貯貝器並非硬幣,而是來自印度洋、太平洋沿岸的“海貝”。
圖片來源:https://mbd.baidu.com/
海貝是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淺海的貝類,色澤豔麗、堅固耐用、攜帶方便,於是被人們利用作為商品交換中的一般等價物。根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鑑定,古滇國出土海貝的產地大致範圍是在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的暖水區,包括印度、緬甸、菲律賓等地。
這些沿海地區的海貝,是如何進入我國西南腹地的呢?
圖片來源:https://www.sohu.com/
主要是透過“南絲路”。 早在商周時期,西南地區就與印度以及東南亞等地進行交流,因而我們在成都金沙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中也都也都發現了印度洋北部的貝幣。先秦戰國,越來越多的印度、緬甸客商透過“南絲路”進入我國西南。古滇國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貝幣的需求量進一步上升,海貝透過“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南絲路)”源源不斷地進入雲南。
犀鳥在動物圈以忠貞、痴情著稱,一旦選定配偶便會不離不棄,白頭偕老。
由於犀鳥屬於洞巢鳥,所以在育雛期間,犀鳥媽媽們會利用排洩物和食物殘渣從內部將洞口縮小;犀鳥爸爸則從外面配合封閉,裡外夾擊,到最後洞口只留下一條細細的縫隙。就這樣,雌鳥負責在洞中孵化、哺育,雄鳥做起了全職奶爸,給妻子和寶寶們投餵食物,可謂夫唱婦隨,情比金堅。
古滇人在青銅儲貝器上塑造犀鳥的形象,聯絡到器蓋上的婦女紡織場景,或許是借用犀鳥夫唱婦隨、分工協作的生物特性,寓意婦女能頂半邊天,也未可知。作者:林碩,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致力明清以降的歷史研究,文章散見《新華文摘》《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中國博物館》等。
專家審校:何長歡
責任編輯:鄭鈺
編輯: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