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稍微留意,就會發現現在某音、某書上打卡的熱門景點,往往都離不開“小京都”或是“日式”二字。
北方一座城市,曾經斥資60億元仿建日本京都風情街,甚至連無錫靈山大佛附近的一個小鎮,也被冠上了“日式風情”這樣的美譽。難道日式就代表了審美好壞,還是現在人們對日式風格的追捧已經到了難以想象的誇張地帶?
日式,到底是什麼?
日本的歷史僅2000餘年,很多東西還都是從我國學習過去,日式抹茶的技術最早源自中國宋代的製茶之法。日式寺廟的風格多源自杭州郊區徑山寺。這些,才是日式真實而不帶濾鏡的寫照。
有遊客剛到徑山寺,看見這建築外表就直呼它是日本風格,認為是它仿造了日式的模樣,可這座位於杭州郊區的寺廟,或許不夠網紅,但它在歷史上卻足夠有名。
某書旅遊攻略上曾經將其標榜為“杭州的小京都”,但其實,這不是小京都,而是真正的中國風格。甚至,你現在在日本見到的許多寺院模樣,都是仿照參考這一座寺廟而成。
這座徑山寺,到底什麼來歷?
徑山寺名列“江南五大禪院之首”,五大禪院有哪些?如今遊客接踵的靈隱寺就是其一,還只是那五大禪院之一,可見徑山寺在當時的地位,它比靈隱寺還要出名。
徑山寺始建於唐代,到南宋時因為位於天子腳下,被敕封為“皇家功德院“,日本的著名僧人圓爾辨圓曾經來此學習交流。如果你不知道這位僧人沒關係,日本最有名的三座寺廟崇福寺、東福寺、承天寺都是他主持修建的。
圓爾辨圓不僅將我國宋代的禪宗文化帶去了日本,還把徑山寺的製茶法帶到了日本,並經過改造,逐漸成為如今人們熱捧的“日式”抹茶。
所謂的日式文化,不過是牆裡開花牆外香,一脈相承也源自這一脈。直到如今,每年日本都會派很多僧人前往中國杭州的這座徑山寺學習交流。有時候,徑山寺內的日本人,比中國遊客還要多!
想一想,也確實讓人唏噓!
佛媛當道,小京都熱。中國傳統文化的式微和某書某乎上月薪三萬的焦慮,混亂的不是世道是人心。
隨著流量密碼的加持,反其道而行之的旗袍漢服,在青燈古佛下熠熠生輝,反而讓美“獨樹一幟”,這樣鮮明的路線之下,網紅寺廟成了新晉熱門景點,打卡比懂得更重要。畢竟這是個連寺院都開始賣咖啡的時代!
而紀念品的名字叫御守,網紅機位卻有限,一窩蜂的青衫長裙訴歲月靜好,說山河的見過紙上山河,講煙火的未必會懂生抽老抽。虛浮的,置之高閣的,誇張的,裝裱過的外貌和心靈,已經成了這社會規範的社交禮儀,誰不懂,誰出局。
再逛寺廟的,不是清修之人,也不圖清淨。紮根紅塵的,在春夏秋冬裡消磨,或許並不是時間的荒唐,而是這世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