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來說說,2018年發售的索尼旗艦五單元動鐵耳機,IER-M9。
我是當年在6500元的價位購買的,可謂是比較早的一批M9使用者。大家都知道索尼家的耳機價格“跳水”嚴重。我當年最早看到索尼的第一代圈鐵XBA-H3,是4300人民幣的價位,等我入手的時候,它只賣1800塊。XBA-Z5最初也是4000價位的,後來掉到3500價位,最後穩定在2500價位……但IER-M9是真的讓我吃驚。發售3年,價格基本穩定在5800價位……連二手都可以穩定在3800-4000價位是真的大吃一驚。要知道索尼的耳機在二手市場真的是掉價快得不行,但如今二手居然可以保持這麼緩慢的掉價,這隻耳機是不是有獨到的魅力?在此我就分享一下,用了2年多的它的一些心得。主要是關於聲音上的心得,佩戴因人而異,顏值也是因人而異的,但至少對於我來說,它佩戴一般,隔音不差,它的碳纖維面板非常耐看。
索尼IER-M9是一支聲音非常不索尼的入耳式耳機。那麼你肯定想問,什麼才是“索尼味道”的耳機。我覺得聽一下索尼的頭戴Z1R或者入耳的EX1000、Z5差不多就知道什麼是索尼味道的耳機了。索尼的耳機往往有染色,低音比較飽滿,高音聽起來甜美,有些時候聲音會壓暗,總體是比較柔和,總之是比較有韻味的日系聲音。但M9一點也不日系……聲線比較粗,略幹,符合我們對監聽耳機的印象。
IER-M9的頻響是比較平直的,這完全符合它對於監聽入耳的定位。什麼是平直的聲音?那就是兩頭不翹,高音、低音都不突出,中音不凹陷的聽感。反應在聽感上,就是聽起來比較平淡,什麼都不偏向,但相對的,什麼都不會特別難聽,也不會特別好聽。
IER-M9是一款五單元的動鐵。2018年的時代,動鐵已經不是“堆單元”的時代,如何去搭配不同單元達到最好的效果,已經變成當時乃至現在的動鐵的耳機的關鍵。說到動鐵耳機就不得不提單元,索尼的動鐵單元是他家自研的,而不是用的公版的樓氏、聲揚的單元。索尼自家的動鐵早前認可度並不高,但到了XBA-Z5時代應該是有一定的認可度。進化到M9的時代,索尼宣稱用了鎂合金振膜,我是今年才在意這種單元材質。因為我今年定做過一款鎂單元作為賣點的日系耳機。安橋的。它宣稱鎂單元可以確保沒有傳統動鐵的那種不自然的音色,而更接近於動圈。不過最後這款安橋的動鐵耳機“難產”了,我最後沒聽到安橋的定製耳機的聲音。但M9的鎂單元的耳機告訴我,它的聲音確實沒有傳統動鐵的刺激感,不如說XBA-Z5時代的聲音就沒有傳統動鐵的味道,中音和高音的銜接自然,流暢,是一種平穩的質感。
IER-M9放棄了XBA-Z5的混合單元,而採用了全頻單元。它的低音非常飽滿,沒有以前動鐵的味道不如說索尼的動鐵的低音就是一路都比較飽滿的,XBA-40的時代我就沒有對它的動鐵低音失望。並且M9的時代,它的低音保持了一定的層次感,解析力是好於Z5的,但沒有Z5那種隆隆感。並且銜接感比Z5要出色許多……
M9的高音維持了不錯的亮度,不會太亮,也不會很暗,但硬要說的話,是偏暗的。它的高音非常柔和。通透感比起當時的動圈標杆謝蘭圖,是要差一些的,沒有謝蘭圖那種透明的質感,這意味著它演奏鋼琴等樂器,會丟失一些活靈活現的感覺,但整體卻保持著不錯的均衡度。
索尼IER-M9的中音,有一些顆粒感,這讓它的人聲的質感不錯,不會覺得很乏味,但音染很少,所以女聲聽起來是比較幹、比較平淡的聽感,男聲來說,足夠得飽滿不會覺得單薄。M9的中低音也是非常飽滿,完全不會有以前AKG K3003那種少了一塊,過於單薄的感覺。
M9更適合聽什麼?我覺得還是適合樂器,並不是說它的樂器更加絲絲入扣,有HIFI味道,而是他相對平直的聽感,其實聽什麼都不會很難聽,但卻比較平淡,用我看到過老外說過的評價就是,“一個性能不差,但無聊的音質”。
M9是非常貫徹監聽聽感的耳機。有些人就是喜歡監聽的平直聽感。我之前賣過一副SE535,那隻耳機實在是太白開水了,要高音沒高音,要低音沒低音,但買家表示就喜歡這樣的聲音,因為聽什麼都能聽,不需要換耳機。IER-M9就是一副聽什麼都不差,但聽什麼也不會特別美的耳機,適合人聲、樂器的監聽,它的素質出眾,聽感略幹但不會發刺,它有獨到的地方,比如中頻飽滿,低頻也比較充沛,但缺乏彈性和下潛,喜歡下潛可以選擇EX1000或者其他的動圈耳機……M9四平八穩,缺乏個性,但或許這樣缺乏激情的聲音,卻是可以最長陪伴大家的聲音。
索尼在IER-M9中重新嘗試新的單元和結構,最終的結果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