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報道,美國白宮9月15日釋出宣告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正式宣佈建立一個名為“奧庫斯(Aukus)”的三方安全夥伴關係。這個“奧庫斯”被媒體稱為“印太小北約”。此前,美日印澳四方機制也被媒體稱為“亞洲小北約”,為什麼美國還要搞個“奧庫斯”呢?
與“四國機制”不同的是,“奧斯庫”一成立,美國就宣佈要聯手英國幫助澳大利亞發展核潛艇,使其有能力在印太地區實施核潛艇巡航。這就凸顯出它是一個“軍事組織”,故稱其為“印太小北約”更為貼切。
然而有趣的事接著來了。法國此前同澳大利亞簽訂的價值400億美元的12艘潛艇採購合同給攪黃了。這讓法國大為光火:“這種排擠法國的決定表明美國的戰略缺乏一致性”“此舉只是增強了歐洲達成戰略自主的必要性。”美國毫不掩飾地宣稱將向澳大利亞分享其機密、敏感的核潛艇技術。美英此舉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質疑和譴責。16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開展核潛艇合作,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加劇軍備競賽,損害國際核不擴散協定。
這件事產生了以下效應:
一、澳大利亞很得意
美國和它的宗主國英國才是美國盟國體系的核心。澳大利亞這次雖被拉入這個小圈子,似乎升級了,但它的三流盟友的地位並無變化,只不過充當美國的在亞洲的馬前卒而已。澳政客莫里森可不這樣認為,他以為多年的反華表演終於有了回報,自己的地位升至美國的歐洲盟友之上,日本都難以望其項背。澳大利亞一夜之間成了擁有核潛艇及其技術的國家,著實可以得意一陣。受到澳大利亞的“鼓勵”,日本會不會進一步再美國面前掙表現?有待觀察。
二、歐盟很失落
歐盟很失落。9月16日,歐盟兩位發言人相繼表示,美英澳達成三邊安全夥伴關係並未事先通報歐盟,歐盟將研究這一動態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並由各成員國外長討論對策。其實,歐盟早就應該明白美國是不可靠的。美國實際上是將歐盟視為自己的戰略競爭對手的。美國為了壓制歐盟的“獨立”傾向,利用冷戰遺產“北約組織”看著歐盟,只要歐盟一有風吹草動,美國就會出手。比如發動科索沃戰爭打壓歐元。比如當法國提出建“歐洲軍”時,北約秘書長立刻發出警告。美國死活不讓俄羅斯加入北約,就是要讓俄羅斯充當“敵人”的角色,美國才可能名正言順地“保護歐盟”。美國曾經動員過法國脫歐未遂,又挑動英國脫歐,目的就是分裂和削弱歐洲。透過這次事件,歐盟應該認清美國本質,不要再聽美國所謂“價值觀聯盟”的忽悠。歐洲需要戰略自主,獨立做出自己的判斷和決策。
三、法國很憤怒
歐盟失落,歐盟的核心成員國很憤怒。澳英美交易導致法澳2016年簽署的12艘價值660億美元的潛艇出口合同被撕毀。面對這種既背離政治和安全信任,又劫奪軍火生意的行為,法國外長和防長怒不可遏,稱“極其失望”,斥責三國“背後捅刀”,抱怨“盟友間不該如此行事”。法國是歐盟戰略自主的倡導者,這次事件也是美國國對法國的一個教訓。法國應該認識到,美國為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什麼背信棄義的事都幹得出來。跟美國混除了自取其辱外沒有出路。法國應該改弦更張,聯合德、意等國積極推動歐盟戰略自主,建立自己獨立的武裝力量。
四、英國很高興
英國終於又獲得主導世界事務的機會了。英國脫歐,不管美國如何忽悠,英國人的後悔之情是溢於言表的。英國多次提出二次公投,換了三任首相才勉強脫掉歐洲。脫離了歐洲,英國立馬成了“霧都孤兒”,求美國收養成了英國政客主要的政治目標。所以,英國積極配合美國的遏華戰略。在香港問題上試圖為美國火中取栗;G7峰會前英國和美國又簽署了一個《新大西洋憲章》;不久前,英國萬里迢迢把唯一的女皇號航母派到南海來“自由航行”。這次又與美國組成了一個軍事同盟“奧庫斯”,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美國心目中的地位,與北約其它盟國拉開了距離。
五、日印很蒙圈
有專家認為這是美國的一個昏招,它意在圍堵中國,卻給自己的盟友關係製造了“分裂”,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包括“美日澳印四方機制”中的日本和印度心情也是複雜的,它們未必猜得透美國的心思,會產生不被信任感。日本或許要更加表現積極,尤其在臺灣問題上,日本近來的動作幅度很大,明確叫囂要阻止中國武統臺灣。印度本身就是一個騎牆派,既想在美國那裡撈好處,也想在俄國那裡撈油水。金磚國家、上合組織都有它。美國知道印度心不誠,沒有當印度是兄弟,利用印度的大國野心而已,不會信任印度的。美國搞一個三國軍事同盟連日本都不帶上玩,更不可能帶印度玩。
六、中國可作為
這件事對中國而言是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首先,中國可以依據聯合國《核不擴散條約》譴責美國不顧國際規則,違反國際法,給地區和平帶來威脅。這有利於中國爭取戰略主動。其次,中國的專家學者、智庫和研究所可以幫助歐洲分析這件事情上對歐洲的不利,拉出一個美國坑害歐盟的清單,鼓勵歐洲進行戰略自主,推動《中歐投資協定》早日生效。再次,應該注意到紐西蘭反應強烈,反對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到自己海域遊弋,可以替紐西蘭發聲,藉此鞏固中新關係。中國要注意始終把目標盯住美國,對澳大利亞無需多說。接下來,中國還要和11國談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可以借題發揮,為談判創造良好的氛圍。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註明來源的轉載,轉載是凝聚網路力量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