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留法生後人#
1919年春天到1921年1月,陸續有20批共1800多位留法勤工儉學生,迢迢萬里,瀚海艱辛,踏上“自由故鄉的法蘭西海岸”。他們之中,出發時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54歲,不少人成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
幾十年後,他們之中出現了新中國的總理,共和國元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核物理科學家,文學家、美術家、音樂家……
但除了少數人,這1800多名留法生中尚有許多人未被今人所知。他們的故事,也沒有被完全記錄和講述。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頭條尋人聯合南方週末、央視大型紀錄片《留法歲月》劇組、全國數十家和留法勤工儉學相關的紀念館以及研究機構,共同發起“尋找留法生後人”公益專案,將透過地理位置精準彈窗技術,將一些不為現在人所知的留法生資訊,推送到他們的籍貫地,尋找這些留法生的後代親屬。
我們希望透過這種尋找,去還原那段激情燃燒的留法歲月;找到留法生後人以後,也將透過他們的追憶和講述,去打撈那些被歷史淹沒的記憶。
留法生的相關資訊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幫忙轉發,幫助尋找後人。
姓名:鄧季宣
籍貫: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
赴法年齡:27歲
赴法時間:1920.11.7
其他資訊:回國後主要從事教育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江蘇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館員、江蘇文史館研究員等職。1972年在安慶去世。
勤工儉學運動開始於1912年,為了鼓勵青年學生以低廉的費用,和苦學的精神,赴法留學,以達普及教育、改良社會、振興實業之目的,留法實業家李石曾、吳稚暉、蔡元培等人,在北京發起組織了留法儉學會,口號是“尚儉樂學”。
1915年6月,蔡元培等組織勤工儉學會,以勤於工作、儉以求學、以進勞動者之智識為宗旨。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留法勤工儉學生共計89名,乘日本郵船由上海啟程赴法。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起者們,希望把西方文明,主要是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輸入中國,他們試圖讓中國青年透過勤工儉學,來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術,以便將來回國後,用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辦法,使中國富強起來。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讓大批中國青年走出了國門,接觸了國外先進思想。勤工儉學會中的先進分子如周恩來、趙世炎、蔡和森、陳毅、陳延年、陳喬年、聶榮臻、鄧小平、李富春等,利用在歐洲的有利條件,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相繼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朱洗、林鎔、鄭大章等著名科學家、藝術家、音樂家都隨此潮在法國學習和工作過。
這一張張青澀的面孔,對映著一顆顆赤子之心。他們不僅在科學與藝術的殿堂綻放光芒,也成為引領中國革命與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也為中國共產黨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優秀幹部和中堅力量,同時也為中國科學文化事業造就了一大批棟樑之材。
他們是追尋理想的一代,是新中國的建立者、建設者和改革者,見證了國家從封閉到開放、從落後到富強的偉大歷史跨越。
回首來時路,他們的一生留下了哪些歷史記憶?對當下的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他們的後人現在又身處何方,如何看待自己先輩的選擇與功績?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頭條尋人聯合南方週末、央視大型紀錄片《留法歲月》劇組、全國數十家和留法勤工儉學相關的紀念館以及研究機構,共同發起“尋找留法生後人”公益專案,將透過地理位置精準彈窗技術,將一些不為現在人所知的留法生資訊,推送到他們的籍貫地,尋找這些留法生的後代親屬。
我們希望透過這種尋找,去還原那段激情燃燒的留法歲月;找到留法生後人以後,也將透過他們的追憶和講述,透過媒體的報道,去打撈那些被歷史淹沒的記憶。
如有相關線索,歡迎與我們聯絡,將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資訊進行核實和後續跟進。
(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83434440,010—83434485,020-87361587)
留法生詳情請點選:
https://h5pre.infzm.com/p1CtA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