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和躺平是今年比較流行的兩個網路熱詞,前者說的是過程,後者說的是結果。雖然躺平這個詞是今年才出現的,但內卷這個詞在古代就開始流行了,其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
它最早見於1790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著的《判斷力批判》一書。後來被美國學者格爾茨用來概括印尼瓜哇島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和行政障礙的影響,而導致了農業無意義的增長。到了現代被人們套用,來形容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古人內卷的根源其實就來自於科舉制。那麼科舉制是怎麼導致了古人的內卷呢?彆著急,下面我們先往祖墳上刨一刨。
科舉制誕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先進的教育制度。採取什麼樣的教育制度,往往也決定了國家採用什麼樣的政治形式。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強國,如古羅馬,古希臘等。然而,他們無一不是曇花一現,分崩離析之後再也不復往日榮光。
中國是唯一的例外,那麼為什麼只有中國能永葆繁榮昌盛呢?《興盛與危機》的作者認為,維繫一個強國的最主要因素是如何保持各地區之間的聯絡,而要做好這一點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其一是發達的交通網路。
在工業革命以前,世界各國基本都是以農業為主要的經濟形式。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理想和抱負,也幾乎沒踏出過縣城。別說沒見過皇帝,很多連縣長都不認識。甚至還出現過“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極端例子。
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政。統一都無從談起,還奢望什麼強大?因此,中國在秦朝就修建了東至大海,西至甘肅,南達湖北,北至遼東的龐大馳道網路和遍佈全國的郵政系統。
其二是龐大的媒介階層。
這個很好理解,媒介階層就是傳達皇帝旨意,代表政府管理地方的人。國家依靠他們把各個地區的人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統一意志的有機整體。古羅馬等強國的媒介階層由貴族,傭兵和商人共同組成,他們有各自的利益。因此,隨著國家的崩潰,他們也消亡了。
中國最早的媒介階層是“士”,是由知識分子組成的。它從誕生之初就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並與國家建設息息相關。與古羅馬鬆散的媒介階層不同,“士”具有專業化的人員和統一的職能。因此,管理國家維繫統一就不僅僅是一種職能了,更是一種使命。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透過統一意識形態和信仰,讓“士”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越。從而保證了大一統和郡縣制的順利施行。那麼“士”的成員是透過什麼形式進入這個階層的呢?
察舉制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繁,迫切需要用人制度的轉變。於是,軍功制就取代了先秦時代的世卿世祿制,以激發戰士們的戰鬥熱情。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天下終於太平了,但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沒有了戰爭也就沒有人能再立軍功,那國家怎麼選拔人才呢?於是,察舉制就誕生了。
所謂的察舉制,就是由皇帝委派的地方官員在地方進行選拔,然後再向上推薦。選拔的人才門類繁多,有孝廉,秀才,明經等,在初期確實為國家選拔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察舉制慢慢的由科舉變成了人舉。
由於太守擁有決定權,地方豪族就透過各種方法賄賂太守,以使自己的族中弟子成為太守推薦的人選。而太守為了得到地方豪族的支援,也樂於接受他們的賄賂。
經過長期的權力交易,形成了上有門閥下有豪強的政治格局。與之相對應的,選拔上來的人才往往也是胸無點墨,笑話頻出。
它對國家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不僅讓普通人進身無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貴族化,直接威脅到了皇帝的統治。到了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的確立,使門閥的權力達到了巔峰。
科舉制
為了結束門閥對權力的壟斷,隋朝推出了科舉制,無論門第如何,出身如何都可以透過考試來進入政府工作。這是一項顛覆性的改革,在此前的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幾百年後的英國人,聽說中國人是透過考試進入政府工作的,還表示難以置信。
透過考試獲得工作機會的知識分子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階級,“寒門士子”階級。它開始在朝堂上挑戰貴族階級,並極大地削弱了他們的勢力。這種新舊勢力的交戰一直持續到了晚唐時期的牛李黨爭。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最終滅亡了貴族階級的並不是寒門階級,而是第三股勢力“落地學子”。
卷輸了怎麼辦
從科舉制度建立以來錄取率就極低,能進入寒門階級的只是鳳毛麟角。那些在“內卷”中輸了的人只能下次再考,但是由於腐敗現象的存在,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卻屢試不中。於是,他們也分成了兩部分。一些腦筋活絡,意志卻不太堅定的人選擇了為藩鎮服務,考不上國家公務員就考省的,考不上省的就考縣的。
另一些痛恨社會腐敗又不甘於為他人打工的人,高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選擇了自主創業。黃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為貴族階級的覆滅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黃巢打進長安後,對長安城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內庫燒成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在這之後貴族的影響力斷崖式的下降,五代以後貴族的勢力基本淡出了歷史舞臺,寒門階級迎來了春天。
文官制的建立
趙匡胤重新統一中國後,有感於晚唐時代牙兵番將的驕橫,將武將的地位降到了最低。中國從此進入重文輕武的時代。宋朝的皇帝對讀書人的尊重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但俸祿上大大提高,即使是犯罪了也輕易不會砍頭,大多都是貶官流放。
此外,宋朝給讀書人提供的機會也增加了。每年錄取的人數,由太宗時的50人逐漸增加到仁宗時的113人。由於錄取的人數太多,朝廷的官職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北宋後期出現的激烈黨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人才太多導致的。
但與今天的內卷不同的是,雖然精英們沒有多少當上內閣的機會,但皇帝給他們的待遇是很豐厚的。著名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來自於宋真宗的《勸學文》。
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拿來鼓勵讀書人的不是建功立業,而是赤裸裸的金錢誘惑。雖然這種手段看著過於現實,也招致了很多批判,但它仍然是古代最好的科舉制度,沒有之一。
唐宋時期的科舉近似於現代公務員考試,不拘泥於內容和形式,完全看臨場的理解和創作。蘇軾考試時用到的典故就是自己編出來的。
唐宋的科舉重視詩賦和策論,講究文學創作與時事政治相結合。於是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散文家,如歐陽修,王安石等。
科舉的沒落
明成化年間,朝廷規定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文體,而且僅限於對四書五經的理解。更過分的是還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要以朱熹的方式去理解。從此以後,科舉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應試教育。
寒門學子們每天以四書五經為教材,以其他的文學作品為課外輔導書。因此,才有了死讀書,讀死書一說,最為典型的就是范進。當他中了舉人之後,人們都以為他是學富五車的人,都喜歡向他請教學問。然而,在與他交談的過程中人們驚訝地發現,他居然不知道蘇軾是誰。
縱然如此,明清兩代的學子對科舉的狂熱遠甚於唐宋時期。明清兩代的社會較為封閉,既沒有唐朝的邊功體系,也沒有宋朝繁榮的商業。因此,科舉就成了普通人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
由於明清兩朝人口增長極快,所以土地的供應就相對地緊張起來。在有些地方,甚至教給農民在花盆裡種糧食。在這種極度的內卷下,每個人都渴望階級躍升,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能從烏鴉變鳳凰的畢竟是少數,能撈到一個舉人就算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舉人在普通百姓的眼裡就算是統治階級的一員了,就算是那些地主大戶們也會主動地把土地過戶到舉人的名下,因為那樣就可以免除皇糧國稅了。舉人靠著收地主們的租子,就可以賺取巨大的財富。因此,范進才會在中了舉人後,因為受不了這種巨大的反差而瘋掉了。
結語
今日之中國,不說和明清比,就是和唐宋兩朝,以及現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不知比他們開放多少,強大多少。難道你們還不如唐宋兩朝的學子們嗎?在如此的盛世中國,有大把的機會和遠大的前程,縱然有些“內卷”現象的存在,那也不過是我們偉大復興過程中的陣痛。
你們有什麼理由選擇躺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