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的亡國讓人觀感不一,有說是列強入侵的緣故,也有說內部改革失敗的問題,還有的說是革命黨的直接衝擊。但是不可否認這些只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並不是決定性因素。而真正的問題,就是晚清官場的腐敗問題,造成一切事情的總惡化加劇,才有最終不可避免的亡國之禍。
為何要這麼說,有人曾寫小說描述這一奇怪景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就是諷刺當時的官場混亂不堪的一面,這還只是冰山一角。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也難以擺脫這種怪狀,否則也難以有更大的上升空間。為何會變成這樣的潛規則,也是有著清朝立國的制度造成的後遺症。
晚清腐敗高峰期
腐敗問題一直是封建王朝難以擺脫的頑疾,權力的高度集中,帶來極致的腐敗。但這些腐敗問題,在王朝建立之初,都會得到有效的控制。這個限度是有標準的,誰也不敢觸紅崗。直到王朝中後期,這個限制才因王朝統治力以及制度弊端,而開始敗壞,最終直到王朝覆滅。
只是歷代王朝中,有一個朝代比較例外,那就是清朝。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朝代,也是封建王朝最後的一個象徵。同時又是開啟近代百年國恥的新時代,同樣因為是代表最後的舊制度,自然也就繼承所有朝代的弊端綜合體。
其繼承晚明的腐敗亡國制度,只是透過武力壓制,為自己的統治奠基。開啟一個極其複雜化的官場腐敗明碼交易規則,大家都知道滿清官員的數量很多。同一職責的官員,多達數十人,而且效益極低。這麼龐大的官員隊伍,實權者有限,虛官之人眾多。為能領一個實缺,特意成立一個賄賂貿易市場,進行明碼標價。
做官與做生意是一樣的,可以借高利貸進行先期融資,等到有官職,再用權力抵押進行瘋狂貪汙。“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不是一個戲言,而是一個真實的縮影。清朝能夠穩定統治,就是向這些士紳集團妥協,透過官員化的拉攏,穩定政權根基。
但是相應的代價就是腐敗遍及帝國的方方面面。從清朝前期延續到中期,甚至後期的晚清也深受其害。並且腐敗成為一種明面的規則,進行細化與規範化,成為一個新的特權利益階層腐敗鏈條。涉及帝國的各行各業,成為一種明面遵守的規矩。
金錢開道成為官員的第一守則,否則什麼事也辦不了。袁世凱的成功,就是捨得花費大價錢,才有最終北洋重臣,清末權臣,民國第一任大總統的地位與成就。而李鴻章能夠成為最終洋務運動的話事人,也是因為捨得花錢打通各個通道,才有所成就。這就是晚清腐敗的具現化,成為其特色,又是帝國衰亡的催化劑。
曾國藩的官場經歷轉變
作為漢人實權重臣的曾國藩,就是因為這一陋習,導致初入官場的處處碰壁,而難以有所成就。與其說是大器晚成,還不如說是腐敗問題,導致他的才能受限。其起初也是熱血青年,為國效力的有志官員。只是現實無情的打擊,使得他經歷磕磕碰碰後,開始學習官場之道。
其在清水衙門的薪水,居然只能維持三月開銷,剩下的九月得自己貼補。這其中的門道,不是自己想要潔身自好,就能保全的。最後經歷磨礪,開始收受賄賂,上下打點,才有一定的立足基礎。處境才逐漸有所好轉,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成為腐敗集團的參與者與帶頭人
而即使這樣也是因為孝敬不夠,分量不足在官場還是難以有所進展。直到太平天國動亂,才給予他機會。透過組建湘軍,平定太平軍,因軍功而封為兩江總督,官居一品大員。但這其中的艱辛,都是需要的金錢進行彌補,否則只能是失敗告終。
為此不得不為籌措軍餉,而進行貪汙與放任軍隊搶掠,減輕財政壓力。成為腐敗集團的參與者,以及湘軍領袖的帶頭人。即使這樣,成為一品大員的他,還是面臨用度不夠的代價。其養廉銀就有1萬3千兩,但是上下走動的關係與門路孝敬,以及需要辦事的費用,都是要透過金錢開道,餵飽各層相關人員,才能有所進展。
結語:可見當時晚清的腐敗問題,已經成為帝國衰亡的催化劑。一切事情的開展,離不開腐敗利益鏈條的限制。想要辦實事,必須有足夠的財力依託,才能進行。為何李鴻章感嘆,自己是大清的裱糊匠,只是在簡單的修修補補,難以去改變現狀。就是這腐敗的問題,已經深入骨髓,難以清除。就連四大中興名臣,都面臨這樣的困境。晚清想不亡國都難,因為官員的目的都在運用在貪錢與花錢買通打點上,哪有精力為國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