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我們好像一直都在趕路中,每天忙得根本沒法顧心。
人們花大量的時間來強身健體,卻很少有人肯靜下心來鍛鍊心靈。
事實上,心靜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能給予人智慧和力量。
寧靜方可致遠,心靜方可制勝。
1、心靜,方能生慧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聽過。
一年夏天,一群小孩在缸沿玩鬧,一不小心,一個小夥伴掉進了水缸裡。
大家都亂作一團,年紀小的孩子被嚇得嚎啕大哭。
唯有司馬光當機立斷,用一塊大石砸向了水缸。
如果不是司馬光的急中生智,恐怕小孩早已命喪黃泉。
也正是因其能遇事靜心,且臨危不亂,才能成為一代大儒。
古人云:“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事情,往往自亂陣腳,事情還未發生,惶恐已提到了嗓子眼。
其實,在危難到來之時,更應靜下心來,沉著應對。
最棘手的問題,只能透過平靜之心來解決。最困難的目標,只有放下對結果的執著才能實現。
那些糾纏不清的問題、左右為難的選擇、面目模糊的岔路,都會在靜心思索後,昭然於胸。
2、心靜,守住乾淨
有太多的人,內心充斥著急躁和不安,然而越急躁,越是盲目地前進,越容易迷失自己。
欲速則不達。
不如放慢腳步,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
電視劇《圍城》熱播後,錢鍾書先生的各種新作舊著,一下子被推向了市場。
面對這種火爆,錢鍾書始終保持靜默。
對所謂的“錢學熱”,他認為是“吹捧多於研究”,由於吹捧,人物可成厭物。
有電視臺花重金請他接受訪談,他幽默地謝絕:
“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難道還迷信錢嗎?”
錢鍾書始終不為金錢名利所誘,靜心鑽研學術,《圍城》之後,又創作了《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槐聚詩存》等著名文集。
同樣,東晉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
於是在山水林泉間,收穫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更守住了心中的淨土,成為忠於自己的人。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
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3、心靜,而後能韌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勾踐因有臥薪嚐膽的默默堅守,才有重整山河的輝煌。
司馬遷因有忍辱負重的默默砥礪,才有厚重汪洋的華章。
曹雪芹因有十年嘔心的默默耕耘,才為後人留下不朽名著。
人這一生,既會有豐年,也會有荒年,坎坷和壓力是在所難免的。
有深遠格局的人,能夠沉得住氣,不斷去豐滿自己的羽翼;懂得不抱怨不焦慮,一步一步鋪就嚮往的未來。
這是一種眼光,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耐力。
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來日枝繁葉茂。
有人問,為什麼道理都懂,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將人生過好,可以很簡單。
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把自己的思想貫穿於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心無旁騖,自然就能獲得生活、工作的輕鬆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