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戀愛,只為愉快
最近有新聞說,結婚登記人數創17年新低。
這其實不令人意外,看看下面的婚戀故事,你就會發現,婚戀早就在中國悄然改變,而且這種變化都已經深入到了內地小鄉村。
1992年出生的燕子,十年前年輕的時候在外打工,看到了很多身邊的閨蜜為愛情傷心難過,便決定在打工期間抱著遊戲的態度對待戀愛。
追求她的人很多,這就讓她有了“遊戲”的資本,追求者送的禮物都是來者不拒,即使發展關係也只是玩玩,幾個也就能分手,打定主意不深入下去。接近,接觸,都是套路,你套路我,我套路你,獵手和獵人身份相互轉換分不清楚,但燕子總能掌握主動權。只要男方表現出一點讓她不滿意的地方,比如逛街時不走在外側啦,請客不大方啦,不會聊天之類的,她也不在乎說拜拜。
戀愛就是為了讓自己開心,不開心這戀愛談起來有什麼好?這就是燕子所想的。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種戀愛中的遊戲態度並不分性別,只要誰有優勢,誰就可以更為主動地在戀愛中選擇。
1988年出生的阿龍也是在十多年前談戀愛,當時也只是玩玩的態度,就連他自己都承認當時是個“混子”、“花花公子”。他經歷了很多女孩,戀愛經歷很豐富,撩的技巧都是手到擒來的。本身又長相帥氣,性格溫和,看來很能為女孩子提供情緒價值。
由於他有了很多感情經歷,在接觸過程中也就能很快發現哪樣的女孩能夠成為交往物件。畢竟獵手對獵物的嗅覺是很靈敏的。
他長期混跡於酒吧、網咖等場所,在這些場所尋找交往物件,簡單搭訕,如果對方有意就可以約出來,沒有意思就算了。在他看來,“愛情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和現實之間是有區別的。
當然,一直在感情上很灑脫的阿龍,也有失手惆悵的時候。有一個相處過的女友,比阿龍大一點,對他很好,讓他第一次有了精神上的歸屬感。這樣的感情卻讓他感到痛苦,誤會與爭吵之後對方還是離阿龍而去了,讓阿龍難過,承認對方比自己成熟,可還是吐出一句:
“認真你就輸了。”
上述提到的戀愛案例主人公還是在關於陝西關中地區、河南中部地區的農村婚戀研究中出現的,他們戀愛的時間距離現在也起碼有十年之久了,可見套路豈止是城裡多,哪怕是內地的農村,只要去打工,在城裡的戀愛場所多走走看看,戀愛的套路早就學會了,在戀愛中也更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不考慮實際情況了。
畢竟戀愛遊戲的風氣和技巧,又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光刻機技術,封鎖了就學不會。對戀愛較為隨意的態度早就不僅僅是在城裡了,10多年前都已經擴散到農村人了。畢竟誰都不想在戀愛中受傷害,那就得比著更不在乎才行,一來二去,態度就遊戲了起來。年輕的時候,也確實還有大把時光可以揮霍。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會遇到阿龍那樣錯過真愛的事情發生,但即使意識到了真愛,這真愛就會開花結果嗎?
真心相愛,不敵現實
從幾個在當地接受訪談的年輕人的經歷來看,即使是真心相愛,也幾乎不能修成正果。
1990年出生的小飛,職校畢業後遠離家鄉去了浙江打工,在異鄉和一個南方女孩產生了感情。
但這段感情遭到了女孩父親的反對。
權衡了感情和現實之後,小飛還是選擇了放手,只是面對採訪他不甘心地說:
“我一個外地人,能給她什麼呢?”
年輕時遠赴他鄉打工,在陌生的環境下很容易和同齡異性接觸產生感情,但這樣的感情很難走向婚姻,原因就是在異鄉勢單力孤,自己的生活都存在困難,面對未來的時候很難鼓起勇氣,不想辜負他人也不想辜負自己成了最重要的情緒。
同樣是接受訪談的年輕人,1989年出生的小袁剛去廣東打工時就面對很多困難,被組長罵還意外摔傷。
在異鄉,她遇到了一個同在異鄉的江西男孩,這個男孩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了她,兩人產生了感情。
可是過年回家,小袁的母親勸說她還是找本地的好,這樣不會受苦,在外地更容易受苦,不如在家裡相親。
小袁儘管也難受過,但還是狠下心放棄了這份感情,聽從了母親的建議。
異鄉的愛太難了,以至於只要想到現實就會產生痛苦,與其如此,要麼壓根不去想現實的痛苦,只把這段感情當做遊戲,以快樂作為首要目的,玩上幾個月就無疾而終;要麼認真起來,默默承受這種痛苦,受傷的還是自己,不如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斷掉感情,儘管事後還是會痛苦,誰認真誰就輸了。
也不是沒有異鄉戀愛最後結婚的例子,比如家鄉在河南中部的小瑞,不滿20歲在外打工時遇到了前夫。小瑞前夫是河南西部的人,按理說家鄉離小瑞家鄉也不算遠,小瑞嫁到前夫家裡也不會有太多適應問題。
但現實並非如此,婚後在河南西部,小瑞感受到自己變成了外人,前夫更向著婆家人不是自己。在多次爭吵後,小瑞離了婚,留下了兒子,帶著女兒回了孃家。
婚後生活顯然是現實的考驗,而在異鄉維持家庭使這種考驗難上加難。在異鄉勢單力孤,文化不同,很容易崩潰,婚姻就難以為繼。尤其對這些農村人來說,社會資源本就不多,賺不上大錢,與其在外地受氣,不如回鄉尋求自己的社會支援。
當然,能離婚,勇於離婚也是進步,既然不合適就不要把自己拴在痛苦的婚姻關係中。正如小瑞所說:
“結婚是為了過得更好,不是為了找罪受。你辛苦生下孩子,晚上讓他去喂個奶粉都會受氣,誰還願意過下去?”
家鄉之外的婚姻不靠譜,在想象和實踐中都是如此。所以這些曾在外打工的農村青年,把戀愛和婚姻分得很開。戀愛往往是精神追求,不涉及現實。想要通往現實中美滿或者至少安穩的婚姻,他們還是會選擇在本地相親。
走向婚姻,全靠相親
到了差不多該結婚的歲數,上文提到的這些人還是會選擇經親戚或朋友、同學介紹,在本地相親。家鄉的社會關係網此時就有了優勢。
比如剛才提到的年輕時自認為是“花花公子”的阿龍,24歲的時候也逃不過家裡的催婚。想來也正常,再拖幾年他在農村也算大齡青年,恐怕也不容易結婚了。
所以他也想安定下來,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妻子。他說她是個好妻子,是適合結婚的物件。
對於他來說,婚姻和戀愛分得很清。
還有上文提到的在異鄉受了情傷,不得不和別人分離的小飛,回到老家相親兩三次,最終選擇了一名家庭條件相配的小學老師。按他的話說,在家鄉不好相親太多,就挑選了這個合適的物件,到了年紀,就結了婚。
在家鄉的環境下,相親就是要形成穩定、匹配的關係,降低風險。總之,要在現實中達成婚姻。
反之,如果在現實中面臨問題,即使在相親過程中產生了感情,也無法走向婚姻。
比如1993年出生的小玲相親時認識了一個老實的男孩,她和男孩有了感情,想成家,可是男孩卻不提結婚的事情。直到小玲問及彩禮和房子的事,男孩就沉默了。小玲只能和他斷了聯絡,重新相親另選他人。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當地的結婚物質準備情況。以研究涉及的陝西關中地區、河南中部地區兩個村子為例,在關中,要支付10-12萬元的彩禮,婚房首付又得掏出20-30 萬元,買車也要10-15萬元,這一下為了結婚就得掏出50萬元以上了。與之相類似的河南中部,除了彩禮便宜點,在6-10萬元,其他專案也都差不多,也需要50萬元左右的花銷。
這樣高額的結婚成本,在全國各地農村並不算少見,尤其是彩禮,我們之前在《婚姻的買賣》等文章裡都討論過了。甚至有時候就連鄉間撮合相親的媒人,要價都高了起來。
在男女比例失衡等種種因素下,這筆成本最終多由男方家庭出。顯然年輕時出外打工二十多歲回家的農村男性是沒多少積蓄的,於是婚姻成本往往轉嫁到了年輕男性的父輩身上。而90後農村人的父輩正好是對結婚生孩子非常認同的一代人,也甘願為後代的婚事付出,於是結婚成本水漲船高,唯一的阻礙只是父輩的承受能力。
所以很多中老年農民依舊選擇外出打工,辛辛苦苦賺錢,背後說不定就有這種為後代結婚做準備的故事。
而到了85後、90後這一代農村年輕人,他們的戀愛經歷豐富了很多,對待這些戀愛的態度也往往是“精神上的”,最終還是要走入婚姻,這個時候就回歸現實了。他們的態度,是戀愛和婚姻分得很開。有著願意承擔婚姻成本的父輩兜底,這代農村青年的婚姻往往也能走進現實。
婚姻執念,逐漸淡化
但是,他們的婚姻能走進現實,不代表婚後就能和和美美。
85後、90後這一代農村年輕人,比起他們的父輩,對待戀愛更輕鬆瀟灑,但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走回現實進入婚姻。他們與父輩還有不同點,那就是對離婚並沒有太過抗拒,更能接受結婚後還一拍兩散。
有研究顯示,在20-40歲的青年人中,鄉村這個年齡段的離婚人口占總的鄉村離婚人口的比率接近一半,其中鄉村青年女性佔鄉村離婚女性比重達54.4%。
婚後生活有著很多現實問題,如果小兩口不能正確面對,磨合不到位,其關係很容易出現裂痕。
比如前文提到的燕子,後來還是結了婚,但婚後她對丈夫一度非常失望。丈夫似乎變得不那麼體貼照顧了,而天天面對他的一些壞習慣也讓她難以忍受。
她的婚姻尚未破裂,是因為她想通了,與其這樣過日子,不如降低對丈夫的感情依賴,把孩子交給公婆後出外打工,反倒和丈夫的交流又親近起來。不見面的時候,丈夫的不好就看不到了,反倒成了情感上可以依賴的人。看來還是距離產生美。她自己的解釋是:
“女人的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這些都是十多年前農村青年的感情經歷了,可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外出打工的農村青年就已經把戀愛和婚姻分得很開,彷彿是兩條永不相交的路線。
戀愛是用來滿足自己精神需要的,是要讓自己快樂的,如果自己不能愉快,就該結束,哪怕不愉快的原因是想到未來的婚姻生活。
婚姻則是為了未來過好日子,而戀愛關係,尤其是在外地的戀愛關係,很難最終達到美滿婚姻。所以他們想要進入婚姻這一步,還是會選擇在本地相親,找到一個匹配的、穩定的伴侶,過去的感情生活倒不重要了。這其實和很多大學情侶畢業即分手,各奔東西安定下來後在本地尋找合適的另一半類似,可見戀愛隨意化,相親正式化,結婚現實化在城市和農村都存在。
所以對一些還幻想從一而終愛情的人來說,可能需要改變策略了。不妨把戀愛態度變得瀟灑些,更加享受當下的情感。而且多嘗試戀愛的好處是會對感情更有經驗,未來處理感情問題也會更加成熟。
如果實在走不下去分手也是可以的,自己發展感情無法最終步入婚姻也請對抱有開放態度。
可能這種快餐是愛情會讓很多純情的人有幻滅感,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真正的愛情之所以可貴正是因為稀有,要是到處都是反倒不那麼可貴了。
以上是對自信的強者的建議。而有些人看了這些感情經歷,倒不會如此樂觀地想,反倒會對感情更加畏縮。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玲,有一個表妹小芳,看到了這麼多人的婚戀故事,對婚姻態度產生了畏懼。出於這種畏懼,她會提高相親門檻。同樣出於這種畏懼,她也會覺得不婚也是可以的,還自由自在。她是這樣說的:
“我現在都有點恐婚了,萬一對方變心了,怎麼辦?”
可見,90後的後輩們,可能在戀愛問題上更加開放,同樣對婚姻的執著也可能鬆動,會有更多人選擇不婚。
又或者,這種感情態度變化其實早已發生了,評論區的讀者朋友們是怎麼認為的呢?尤其是年輕的朋友,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王旭清.婚戀現實主義:農村青年婚戀的表徵、邏輯與實踐[J].當代青年研究,2021(04):31-38.
劉汶蓉.青年離婚變動趨勢及社會原因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19(6):58-65.
結婚登記人數創近17年中新低,哪些原因造成的? http://www.hi.chinanews.com/hnnew/2021-11-23/613080.html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