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車燒成這樣,真的很後怕。”
11月23日晚間,一則比亞迪新能源車“爆炸”的朋友圈動態在網上迅速發酵,該動態中燒黑的轎車和“逃過一劫”的車主,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訊息影響,比亞迪股價於24日收跌1.31%。
於地庫充電時發生事故
據相關媒體報道,11月22日晚,這輛“爆炸”的比亞迪秦Pro EV停在北京中關村壹號地下停車場充電,充電樁生產商為星星充電。
據當事車主釋出的動態顯示,“當時在車上突然聽見聲音感覺不對,趕緊抱孩子下了車逃跑,很幸運人都沒事。但看見車燒成這樣,真的很後怕。”
從動態中的事故現場看,起初車庫濃煙瀰漫,但未見明顯火星,人員已經撤出車輛。事故後,原本白色的比亞迪轎車車身大部分已被燻成黑色,車輛前蓋被開啟,艙內是一片焦黑,現場地面也是一片狼藉。
11月23日,相關媒體報道稱,事故發生區域已經封鎖,現場仍有比較濃烈刺鼻的灼燒氣味。有目擊者稱,當晚來了幾輛消防車,消防員很快就撲滅了火勢。
11月24日,比亞迪回應事故稱,現場火情及時撲滅,未發生爆炸,也沒有人員傷亡。車輛於2019年初銷售,具體原因,將配合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截至目前,車輛起火的具體原因仍未公佈。
此外,據相關報道援引比亞迪內部人士表示,網傳的起火車型為秦Pro EV並不準確,起火車型暫未確認。另有業內人士指出,比亞迪指出該事故車輛為2019年初銷售,刀片電池是比亞迪於2020年3月29日釋出的電池產品,側面說明了不是刀片電池的問題。
在事故訊息傳出後,不少網友表示,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新能源汽車爆炸太嚇人了。雖然沒有發生人員傷亡是最好的結果,但還是希望能查出原因,到底是車的問題還是充電樁的問題。
事實上,在本次事故之前,比亞迪秦Pro EV曾被曝光過兩起著火事故。
一次在2020年5月,深圳鶴洲一輛比亞迪秦Pro EV在致聯充電站充電完成後發生自燃。
另一次在2020年10月,山東煙臺一輛比亞迪秦Pro EV在特來電充電站充電後發生自燃。
受訊息影響,比亞迪A股股價於24日收跌1.31%。
鋰電池安全再遭質疑
除比亞迪外,另一家鋰電池大廠——國軒高科的電池也遭遇了問題。
2021年4月16日,位於北京豐臺區大紅門的福威斯油氣公司光儲充一體化專案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人遇難、2名消防員犧牲、1名消防員受傷,火災直接財產損失1660.81萬元。
當時,國軒高科回應稱,公司間接持有福威斯的25%股權,未參與福威斯的運營管理,事故發生原因和相關責任尚在調查認定過程中,公司已派人協助福威斯,配合有關單位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後工作。公司對此次事故產生的社會影響深表歉意。
據相關人士指出,該專案使用了國軒高科的25MWh退役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前期對退役磷酸鐵鋰電池,進行了嚴格的漏液篩查、電芯一致性調平等流程。
時隔7個月,在11月22日,“4.16”北京大紅門儲能電站爆炸的調查結果公佈,系鋰電池發生內短路故障所致。事發專案所用電池均為國軒高科生產。
調查報告顯示,南樓起火直接原因系西電池間內的磷酸鐵鋰電池發生內短路故障,引發電池熱失控起火。北樓爆炸直接原因為南樓電池間內的單體磷酸鐵鋰電池發生內短路故障,引發電池及電池模組熱失控擴散起火,事故產生的易燃易爆組分透過電纜溝進入北樓儲能室並擴散,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遇電氣火花發生爆炸。間接原因方面,存在涉事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等問題。
調查報告指出,鑑於上述原因分析,調查組認定,豐臺區“4·16”較大火災是一起責任事故,調查組建議對相關責任人問責。
此前,豐臺區人民檢察院已批准對福威斯法定代表人劉博、福威斯油氣公司後勤主管帥常生、運營與維護崗員工陳元逮捕,並追究刑事責任。
事故敲響安全責任警鐘
在比亞迪和國軒高科兩起事故的疊加影響下,不少網友針對鋰電池安全發出質疑,其中有網友對大紅門儲能站爆炸事故指出,“磷酸鐵鋰電池不是說安全性更好嗎,為什麼還發生了爆炸?”
還有網友表示,“事故敲響了警鐘,不管是儲能還是鋰電池還是其他行業,盲目發展早晚會出問題,可控有序發展對行業才是有利的。”“安全是一個相對的詞,從沒有絕對的安全,關鍵是如何平衡安全和效益的問題。”
分析人士表示,當前,以動力鋰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景氣度達到歷史上從未有的高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在不斷提高,動力鋰電池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發展的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動力鋰電池的使用、維修回收在內的規範和細節還需要完善,相關企業不應該盲目追求鋰電池的高容量、高續航、低成本,還要進一步關注鋰電池的可靠性、關注安全問題。不過,在當前事故已經發生後,相關企業應該主動扛起責任,摸排潛在風險,不要推諉責任,更不要因噎廢食。新能源發展是能源發展進步的重要程序,需要切實把好質量關,才能打消市場對新能源的擔憂,推進新能源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