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大雁們開始向南飛了,它們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
大雁是種候鳥,候鳥遷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有的鳥類,即便不需要遷徙,也會保持群飛的狀態。
比如歐洲椋鳥。
溼地裡的椋鳥們,每天傍晚都有半個小時的show time,要進行一場群飛表演。
美輪美奐的畫面,是無數攝影師競相追求的藝術品。
古羅馬人也把他們飛翔的畫面捧為神蹟,認為是神的引導,才能萬鳥如一。
而作為一個個體,被豢養的椋鳥因為其嬌小的體型,顯得很可愛,人畜無害。
它可以是人類的忠實夥伴,一對灰椋鳥每天可以捕捉400只害蟲。很多國家把巢箱掛在樹上吸引他們安家。
有些椋鳥還可以被馴養,成為口技演員,不僅可以學其他鳥的叫聲,還能模仿青蛙、汽車甚至人的聲音。
而有些在特定的環境下,卻也可能變成機場或是穀物殺手。
一隻美麗的小鳥,會在不一樣的環境裡,被塑造成不一樣的角色。
人也一樣。
斯坦福監獄實驗:環境與身份對人的影響
津巴多教授在這一領域風華絕代,直接組織了一場聞名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簡稱SPE),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
他在斯坦福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監獄,徵集了24名健康的大學生加入了這本來預計是兩週的實驗。
誰也沒想到這次實驗僅僅六天就宣佈告終。
這次模擬實驗的真實性,在整個心理學的歷史長河裡,都屬鳳毛麟角。不僅在服化道上,做到了高標準、嚴要求,對裡面的人物角色,也給予了充分的自由度。
他們受到的警告僅有不能運用武力,除此之外,皆是讓他能以為自己有能力管理好監獄的心理暗示。
在這樣的條件下,誰也沒想到,僅僅第二天,原來嘻嘻哈哈的人就迅速進入角色,本不存在的地位差異,也變成了事實。
根據實驗記錄顯示,沒有任何指令的情況下,在第一個24小時,就已經有“看守”對“囚犯”進行肉體與心理的虐待。
隨著囚犯方面的反抗失敗,其中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原定兩週的實驗,第六天便提前結束了。
許多年過去,最近在知乎上津巴多教授本人對實驗做出回應:
它傳遞的資訊是一個警示故事:即如果我們低估了這些影響我們行動的社會角色和外部壓力,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
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班杜拉也曾在學生中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當學生參與者被標註為“動物”時,其他學生對他犯“錯誤”後電擊懲罰最強烈(雖然被試並沒有真的被電擊)。
野獸的皮穿得久了,我們會不會也變成野獸?
會。
就範:社會屈從性對個體的行為影響
《就範》向世人證明,我們所有的行為,是可以被“誘導”的。
槓精會說:我只要保持懷疑就夠了。
哦豁,一個印刷公司的聯合主管,似乎在被人質疑不夠精明。
他就是裡面的主人公克里斯。
所謂“誘導”,其實是利用各種心理機制,引導一個人的行為,最後透過潛意識裡的“社會屈從性”,來達到引導者的目的。
第一步無疑是建立信任。
很多開始時的試探無非是為了獲得有用資訊,而一旦個體發現對方值得信任而試圖誘導合作時, “從信任對方開始”的策略必然是建立信任關係的唯一邏輯起點。
抵押和擔保直接改變了博弈的均衡結果,從而減少了風險,是資訊不對稱情況下建立信任的有效方式。研究發現,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認證制度能夠極大促進網際網路線上購物環境中信任的構建。
這便是這個“假”慈善晚宴的意義。包括晚宴之前,主辦方展示出來的都是一個位高權重的行政主管的形象,都是在建立一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的設定。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巧妙的設計,主辦方刻意讓克里斯穿著一個休閒襯衫,讓他在一群西裝革履的精英里面,塑造一種低人一等的感受,這種“權威信任”對後面的誘導行為,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第二步,便是誘導合作。
“服從並不是天然的、盲目的、無可避免的。”社會心理學家傑·巴維爾(Jay Van Bavel)發推說。
信任作為一個主觀態度,其實也是種風險的預測,所以在沒有外部力量去規範的前提下,對策參與者必須依靠激勵去誘導信任。
比如合謀。
《就範》裡就運用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心理學效應,登門檻效應。
引導者透過誘導克里斯犯一些小的錯誤,比如把素食的牌子放到香腸捲上,達到合謀的目的,給後面更大的指令做鋪墊。
在克里斯眼裡,兩人變成了一根線上的螞蚱。
社會心理學對人性的理解的是,發現比我們自身更大的力量決定了我們的心理生活和我們的行為—— 這些力量中的主要力量就是社會情境的力量。”
第三步,施加壓力。
當合謀狀態開啟之後,需要更大的“合作”去鞏固兩個人的關係。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認為,語言會產生“溫和的暴力”。這種暴力不是實物工具的鎮壓和肉體上的摧殘, 而是對人們心理的侵犯,它讓人們感覺更痛苦、更殘忍。
當博尼假死在克里斯面前的時候,主辦方運用大量語言去喚起他的負面情緒。研究表明,負面情緒很容易引起一個人自我衰竭的狀態。
有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 控制自然的情緒反應 (屬於一種自控心理過程) 需要付出努力,然而情緒反應則不太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因此,無論是抑制還是誇大情緒反應都有可能會造成自我衰竭 (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Tice, 1998) 。
自我衰竭使個體更容易被他人說服 (Wheeler, Briñol, &Hermann, 2007) 。此外, 自我衰竭還將導致個體產生和提取與自身相關的積極資訊的能力受到破壞或抑制, 從而產生較低的自我效能感 (Fischer, Greitemeyer, &Frey 2007) 。
這一系列的操作建構了情景中各因素與克里斯之間的一種消極性質的關係,也就是我們提過的“屈從關係”
當然,節目的最後,克里斯還是戰勝了心魔,沒有把假人“博尼”推下樓。
你以為節目組實驗失敗了嗎?
並不是。
但是同樣經歷這個過程的另外四個人,完完全全遵從了主辦方的指示,最終成為了【push】專案的執刑人。
社會心理學透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個體做或者不做某件事都由一定的心理動機驅使,不存在沒有心理基礎的社會行為。
像現在大學生的自殺與自傷。
據某機構調查顯示, 25%以上的被調查的大學生曾經有過自殺的想法。
有研究透過對大量的大學生自殺資料分析, 發現家庭、學校、社會等是這類事件的主要情境。透過對這些主要情景中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來呈現一種溫和的暴力的生產過程, 以及自殺技術策略的使用和一種屈從關係的建構。
需要說明的是, 這種溫和的暴力是情境中的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是各要素之間形成的關係的綜合力量。
很多人把自殺自傷當成孩子的一時衝動,而事實上,一切都早有徵兆。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變成殺人犯這種事,輪不到我的身上。”槓精如是說。
美國人也這麼認為,所以他們盛情邀請椋鳥們入籍美國。
結果就是,這個騷操作給美國農業造成了每年約10億美元的損失。它們甚至還造成牧場的牛奶減產,因為它們會偷食吃奶牛的飼料。
“椋鳥冷酷而高效。我們這行裡都管它叫帶毛的子彈。”美國農業部機場野生動物災害專案的協調員,邁克爾·彼奇爾這麼形容他們,“他們的密度比銀鷗還要高出27%。”
椋鳥每次成群都是成千上萬只在一起,就連鷹隼來了都只能鎩羽而歸。
它們就是惡霸一樣肆虐,據說希區柯克的《群鳥》靈感就來源於此。
或許曾經沒有一隻椋鳥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但隨著整個鳥群翅膀的振動頻率逐漸一致,良知也跟著淹沒在群飛的浪潮裡。
浪潮:集體行為誘導
《浪潮》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劇裡的老師文格爾本是以實驗的目的讓學生們瞭解到什麼是法西斯。
但是這些自由散漫原本抱著抱著玩樂心態來的學生們,卻一步步地沉湎其中,不知不覺中滑向“獨裁”的深淵。
這個同質化的過程,僅僅需要六天就完成,跟SPE一樣。
第一天,紀律鑄造力量,老師規範紀律,姿態;
社會認同一方面會促使群體成員學習群體的表達方式、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同時在個體對群體的認同過程中會產生去個性化的現象。
第二天,團結鑄造力量,開始樹立團隊意識,發明了敬禮方式,發明了標誌,命名了“第三浪潮”;
這個時候,去個性化的行為已經完成。而去個性化會導致自我導向功能的削弱或責任感的喪失, 從而產生一些個人單獨活動時不會出現的行為,這為後面的暴亂做了鋪墊。
第三天,行動鑄造力量,老師給予表現優秀的同學管理許可權 ,讓他們監督其他成員的任務;
當一個個體擁有相應的角色身份,很容易投入到相應的角色裡出不來。
就像SPE實驗的管理人員,Carlo Prescott回顧的時候,也提到自己完全沉浸在假釋委員會委員長的角色中,以至於他開始懲罰和言語虐待許多請求被赦免的囚犯。直到一些囚犯哭著乞求他理解自己的處境。後來,他說自己不知不覺地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因為假釋委員會也曾多次過拒絕了他的請求。
第四天,榮耀鑄造力量,浪潮們參與了學校的水球比賽,為了贏險些鬧出人命;同時那些監督者已經開始運用暴力去管理有質疑的人。
吉爾伯認為由個體聚集起來的群體也能像個體一樣具有行動的狀態與心理認知,他把群體看作是一個“個體”。從“個體效應”到“群體效應”的轉變,觸動了網路中個體的“敏感神經”,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
第五天,理解鑄造力量。在這一天,老師本想解散團體,卻沒有想到有人因為過度認同集體,導致最後鬧出了人命。
社會認同是指個體認識到自己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 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的成員帶給自己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在認同自己屬於某一群體的時候, 同時也會認同這一群體的信仰、價值和行為取向。
當一個群體裡擁有一個基本統一的信念,群體內部不斷強化這種心理暗示,無意識狀態就像病毒一樣在群體中蔓延開來,最終使群體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促成針對某個社會事件的輿情沿著一個極端的方向發展,發生“沉默的螺旋”現象和群體極化效應。
沒有一個人可以逃出這個漩渦。
你還以為自己可以隨時抽身嗎?
不信你可以試試捫心自問,為什麼會拋棄曾經理想,成為一個打工人。
或者說,你相信沒有變成自己討厭過的人?
自勉。
1.H.Tajfel & J.C.Turner (1979) 提出的社會認同理論被廣泛用於群體行為的研究。
2.Wheeler, S.C., Bri?ol, P., &Hermann, A.D. (2007)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as self-regulation:Ego-depletion and its effects on attitude change process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150–156.
3.Fischer, P., Greitemeyer, T., &Frey, D. (2007) .Ego Depletion and Positive Illusions:Does the Construction of Positivity Require Regulatory Resourc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 1306–1321.
4.鄭妮.淺析中國式順從型追隨者的社會成因[J].領導科學,2009(05):16-17.10.19572/j.cnki.ldkx.2009.05.006.
5.孔建華.網路輿情形成因素探析:主客觀條件、現實原因及心理動因[J].視聽,2020(11):212-214.10.19395/j.cnki.1674-246x.2020.11.113.
6.Smith, H.J., Cronin, T., &Kessler, T.2008 Anger, fear, or sadness:Faculty members’emotional reactions to collective pay disadvantage.Political Psychology, 29.
[8]普列漢諾夫.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1.
劉榮利,王浩.信任的產生機制[J].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6,(05):94-96+109.
劉榮利,信任的誘導機制,雞西大學學報.2008,DOI:10.16792/j.cnki.1672-6758.2008.03.023
-END-
作者:流沐
編輯:雪梨
設計:多納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可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