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
人人皆知,鯨是目前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其中的藍鯨更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巨獸。
作為已經在海洋中制霸5000萬年的絕世霸主,鯨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傳奇色彩,本為陸生偶蹄目,與河馬互為姐妹群。5000萬年前下海後,為適應水下環境,前肢進化為鰭,後肢退化生出平行尾鰭,卻硬是將鼻孔移至頭頂,保留了用肺呼吸的能力。
大約在3400萬年前,因為性格理念不合,鯨家族產生分歧,逐漸衍生出兩大支系:以藍鯨為代表的鬚鯨以及以虎鯨為代表的齒鯨。簡單來說,鬚鯨沒有牙齒,主要靠嘴裡的鯨鬚濾食小魚小蝦,體型相對較大,作風老實,不愛惹事;齒鯨則不同,嘴裡長有圓錐形的牙齒,經常捕食海豹、大烏賊、海獸等大型動物,有時甚至會將藍鯨等大型鯨類作為捕食物件,雖體型相對較小,但作風激進,兇惡好鬥。
體型如此巨大的鯨,飯量一定不小吧,但鯨到底有多能吃,沒有人知道,這也是許多科學家一直想要回答但卻回答不上來的問題。畢竟,鯨不是觀賞魚,沒有辦法養在魚缸裡直接觀察食量,所以以往只能透過死亡鯨體內的胃內容物和用動物的代謝模型外推鯨的代謝率來估算鯨的食量,但顯而易見,這些方法得出來的結果可信度都不高。
科學家十年追尋,得出結論:鯨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能吃
2010年,一支由幾十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始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南大洋追尋鯨的蹤跡,大型科考船上的研究人員負責觀察和指引,放出一艘小艦負責“陣前衝鋒”,一旦發現鯨上浮至海面,充氣艇上的科學家就會趁著鯨上浮的短暫間隙,用6米長的炭纖維杆將一種吸附式的追蹤器貼到鯨身上。
貼上鯨的追蹤器具備相機、麥克風、GPS、加速度計等多種用途,科學家們會透過追蹤器發出的無線電訊號追尋鯨的運動軌跡,同時透過追蹤器收集到的資料分析它們的進食頻率。
除了在鯨體表安置追蹤器,科考船上的研究人員還會放出遙控無人機,對浮上海面的鯨進行航拍,測量其體長並估算其重量和每次吞入的海水體積,同時利用聲吶探測技術,推算出海水中的食物密度,進而分析鯨的食量。
在近10年的海上追鯨生涯中,該研究團隊共標記了321頭鬚鯨,涵蓋了7個物種,而最終得出的結果也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研究人員發現,以前的科學家嚴重低估了大型鬚鯨的食量,在有些海域,新的研究結果甚至能達到過去認為的3倍。
比如2008年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加利福尼亞洋流生態系統中的鯨一年要消耗200萬噸食物,而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這一海域內的任何一個單獨的藍鯨、長鬚鯨或座頭鯨種群,一年的食物消耗量都會超過200萬噸。
研究人員還發現鯨在覓食季和繁殖季的食量也有差距,在北大西洋東部海域的一頭處於覓食季的成年藍鯨每天可以吃掉16噸磷蝦,一年要消耗掉近2000噸食物,遠遠超出以往估算的一年500噸。
鯨:造福一方的“磷蝦加工廠”“海洋施肥機”
吃的越多,排的越多,鯨作為哺乳動物,食物消化的比例本就不高,每日吃下成噸的食物,排出的糞便自然也是以噸為計。在陸地上,動物的糞便是天然的有機肥料;而在海洋裡,鯨的排洩物自然也是惠澤四方。
由於鯨需要經常出水換氣,所以它們常常選擇在離海面80米內的透光帶如廁,而成噸的排洩物將染黃一大片海域。儘管畫面不是那麼美好,但大量的鯨糞便為生存在海面附近的大型矽藻等浮游植物提供了充足的“肥料”,得到鯨便便滋潤的矽藻等浮游植物,將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對實現自然界的能量轉換、維持大氣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充當肥料的用途,鯨糞便中含有的大量鐵元素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浮游植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氧氣,製造了大量的初級生產量,這一過程必須依賴鐵元素。事實上大部分自然海域的可溶性鐵含量極低,而在南極周邊的海域,鯨糞便中的鐵濃度可達145.6mg/kg(雞蛋黃70mg/kg,牛肉35mg/kg),是普通海水中的1000萬倍。
在鯨便便滋潤下的矽藻等浮游植物,將會成為磷蝦的食物,進而“回收”表層海水中的鐵,磷蝦又是許多鬚鯨的主要食物來源,鯨吃掉磷蝦後再排便,也就形成了“鯨—鯨便便—矽藻等浮游植物—磷蝦—鯨”的鐵迴圈。據統計,現如今南大洋的鯨每年可以迴圈利用約1200噸的鐵,而在捕鯨業發展前,這個數字甚至能達到12000噸。
除了鐵元素,鯨便便還含有大量的氮,加上鯨在不同水層之間來回穿梭活動,吞吐過濾海水,活脫脫一個大型的移動攪拌機,更有利於將容易沉積在海水底層的營養物質交換至淺層水,豐富淺層生物種類,提高海洋的總生產力並且間接的提高了海洋的“儲碳量”。
一朝鯨落萬物生
生前造福一方的鯨,死後更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鯨落維持著至少43個種類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
每一條亡鯨的屍體最終都會沉入海底,化為一座可以為“分解者”迴圈系統供能上百年的深海“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