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疾病可以被治癒,而手術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
麻醉是手術進行的第一步。醫學無止境,麻醉風險肯定有,但經歷了170多年的發展,麻醉相關的併發症,如過敏、藥物中毒、神經損傷等,總體發生機率在1%到0.01%左右,而麻醉死亡率已經下降至二十萬分之一。目前,隨著“舒適化醫療”理念的普及,麻醉在一些檢查和治療過程中運用也越來越廣泛。而對於麻醉,目前仍存在許多誤區,比如全身麻醉會讓人變傻,全麻才需要禁飲、禁食、禁菸,產婦術後不能使用鎮痛泵,等等。
全身麻醉可以讓患者在一定時間內喪失意識和感覺,在接受手術治療時毫無痛苦,感覺是“睡了一覺”。在術後一週內,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和短時間的記憶障礙,有些人將這歸結為麻醉引起的智力下降。其實不然,手術是一個經歷創傷的過程,術者的身體和心理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康復。
目前應用到臨床的麻醉藥物安全性都很高,95%以上的麻醉藥都會在6小時以內經過肝腎和呼吸道排出體外。對於大腦已經發育完善的成年人,這些藥物完全沒有影響,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發育的兒童和衰退中的老人,在接受過大手術後,可能在短期內對學習能力和記憶力稍有影響,但是數天後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恢復正常。
很多人以為,只有全身麻醉才需要禁食禁飲,或者是認為在手術前要吃得飽飽的,才能更好地耐受手術。其實,對於幾乎所有需要麻醉的病人,禁飲禁食都是必須的。
術前禁飲禁食主要是為了防止在麻醉或手術過程中出現嘔吐和誤吸。手術和麻醉過程中可能因為腹內壓增加、噁心、嗆咳等情況導致胃內容物反流入口腔,加之麻醉狀態下,機體正常的保護性反射減弱,致使反流物誤吸入肺內。一旦發生誤吸,大量的胃液及食物殘渣就會進入肺內。胃液中的胃酸對肺的刺激性損傷非常大,一旦進入肺內,常引發吸入性肺炎,可導致嚴重的低氧血癥,甚至呼吸衰竭,威脅生命安全。因此,患者通常需要在術前6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以此來保持胃處於排空狀態。
而吸菸會導致患者術後發生肺部感染的機率更高。術前禁菸能夠有效減少圍術期肺部的併發症。
鎮痛泵作為術後緩解疼痛的最優方式,能及時、迅速、有效地解除患者疼痛,加快免疫功能的恢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利於患者咳嗽、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維持迴圈功能穩定。患者能充分配合治療,促進早日康復,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但有人說,產後及哺乳期的媽媽不能使用鎮痛泵,原因是鎮痛泵內的藥物會進入乳汁,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產後及哺乳期的媽媽同樣可以使用鎮痛泵。鎮痛泵裡面的藥物濃度很低,因為母體代謝及屏障作用,進入乳汁的含量極低。術後使用鎮痛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的疼痛感,讓產婦更快恢復,從而刺激乳汁的分泌。因此,使用鎮痛泵的媽媽們也可以放心進行母乳餵養,使寶寶獲得充足的營養及免疫物質,這也有益於媽媽跟寶寶建立感情。
稽核專家: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主任護師 劉雁
資料來源據發明與創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