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關係國家安全的底線之一。
美國國際戰略大師,前國務卿基辛格有句話:誰控制石油,誰就能控制國家;誰控制貨幣,誰就能控制世界;但要是誰控制糧食,誰就能控制全人類!
美國發起的“糧食戰爭”,早就波及全世界許多國家,認為挑起爭端、災難和飢餓。
而如今,美國又試圖藉助小麥,掌控敘利亞民生,摧毀敘利亞農業!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3千噸的小麥”
據人民網24日報道,日前,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社交媒體上對外界宣稱,已向敘利亞東北部的哈塞克省卡米什利部分地區的農民,發放約3000噸小麥種子,以確保當地有足夠的食物來源。
開發署稱,本次開發署發放了“優質”小麥種子,這些種子種下後,敘利亞明年將會有約3.2萬噸小麥的收成,可以確保“人人有面粉、麵包和其他小麥產品。”
事實上,美國國際開發署釋出該訊息近4天后,敘利亞相關部門就出來“打臉”了。
這次美國倒不是和新冠疫苗捐贈一樣只說不做,沒有給敘利亞捐贈小麥種子,而是給敘利亞捐贈了1200多噸的“毒小麥”!
敘利亞農業部門在對該批次小麥進行了相關的抽樣檢驗後,公佈證明稱,這些美國捐贈的小麥種子中,將近40%都含有“線粒蟲病”,不僅不適合種植,還會給敘利亞帶來農業蟲害,對當地農業生產帶來災難性打擊,美國簡直是在“實名制”投毒。
有關專家指出,美國國際開發署表現得如此“慷慨”,其“善舉”背後包藏著“禍心”,就是為了破壞敘利亞的糧食安全!
“飢餓的敘利亞人”
資料顯示,小麥是敘利亞農業生產的支柱作物,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糧食來源。
在敘利亞戰爭爆發之前,敘利亞的產業結構中,農業佔到了其GDP的26%,其中小麥年平均產量接近500萬噸,每年向外出口200萬噸,是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農業出口國。
在美軍入侵敘利亞後,敘利亞糧食減產達40%到60%,小麥產量銳減到200多萬噸,畜牧業也持續受損,在敘利亞全國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農業佔GDP不到20%。
敘利亞大量的人口流離失所,成為難民,導致農業生產中斷,再加上戰爭期間的高失業率,來自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種種原因推高了敘利亞糧食價格,。
據聯合國公佈的資料顯示,敘利亞當前超過9百萬人面臨糧食危機,無數敘利亞百姓可能因缺糧導致長期飢餓,從而喪失生命。
2020年,美國繼續在敘利亞的傷口上“撒鹽”,頒佈了一系列法案,禁止敘利亞接受外部援助,甚至制裁所有幫助敘利亞政府的組織或個人。
美國以保障敘利亞百姓的“人權”為由,造成了敘利亞如今更加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種子有毒”
美國為了控制全球糧食命脈,究竟有多用心良苦呢?
用受了病蟲害的小麥種子給他國種植,這都是“小兒科”,美國壞起來心眼可多了!
美國的糧食戰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供應戰”,簡單來說,就是美國仗著自己國強糧多,製造他國糧食短缺的假象,藉機銷售糧食。
例如啟動宣傳工具,收買當地媒體宣傳“糧食危機爆發”,瞬間美國的糧食就能脫銷,甚至糧食儲備量較低的國家,政府都會出面購買美國糧食。或者有些國家乾脆為了討好美國,主動高價購買美國糧食。
第二個階段就是“價格戰”,這一階段很簡單,美國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現代農業體系,其機械化大生產和得天獨厚和優渥地理環境,讓美國擁有了海量的糧食生產能力,美國只需要利用如此低廉的糧食價格,衝擊他國當地的糧食市場,就能摧毀糧食體系,打爛該國的農業。假如該國拒絕購買美國糧食,或者徵收高額稅款,美國就會制裁、封鎖這個國家,有的是辦法折騰它,因此往往這些國家不得不就範。
第三個階段就是“種子戰”,美國利用基因技術,研發出高產、優質的種子,賣給全球各國的農民種植。但這些種子都是“一次性”的,只能種植一次,根本無法繁衍下一代,這些種子或是不結種子,或是結出來的第二輪種子種下去,來年沒有收成。
想想看,美國的糧商們用這種優質的種子,換取農民手中的糧食和錢,但這些種子只能種一次,假如抱著僥倖心理,種下第二輪的種子,結果就是顆粒無收。這個時候,農民不得不再去購買美國糧商們的種子,因為自己原先的種子種出來的糧食沒有美國種子的品相好,賣不上高價。
長此以往下去,農民甚至會失去原來的良種,無數優良的作物就這樣被美國淘汰。農業陷入這樣的死迴圈中,每個農民也就這樣被美國死死攥在手中,美國也藉此控制他國的糧食命脈,威脅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