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空軍兩架強-5D強擊機,在完成最後一次飛行之後正式退役,宣告著這款上世紀50年代研發的戰機,在空軍服役了近50年後,迎來了新的使命。這款服役年限前所未有,研發經歷也是異常曲折,更因為一個驚天動地的舉動,而廣為人知的傳奇型號,雖然已經不再承擔過去的任務,但在強-5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大規模空中打擊能力,卻已成為空軍“攻防兼備”中“攻”字的核心。
早在1958年初,剛剛成立的瀋陽飛機設計室,開始著手在引進的蘇聯米格-19超音速戰鬥機基礎上,研發一款具備較強對地攻擊能力的型號,專案代稱“雄鷹-302”。整體設計要求,比之前在東南沿海戰鬥中,屢建功勳的伊爾-10強擊機擁有更大的載彈量,更高的速度,以及更準確的打擊能力。當時,瀋陽飛機設計室透過蒐集國外資料及徵詢部隊意見,最終在米格-19的基礎上,採用兩側進氣方式以減少進氣損失,提高進氣道的進氣效率。同時,尖錐形機頭也有效改善了飛行員的下向視野,有利於低空飛行搜尋和瞄準地面目標。此外,為了滿足低空飛行對穩定性和操作性的需求,“雄鷹-302”採用了面積更大的垂直尾翼來增加側向穩定性,同時還加大了水平尾翼的尾臂長度,以提供更大的操作力矩來提高縱向安定性,使得戰鬥機的低空飛行品質相當不錯。
為了滿足對地攻擊需求,飛機機翼和機身下方佈置了12個武器掛點,用於掛載航空炸彈、火箭彈、副油箱等裝備。在飛機的機腹增加了一個類似轟炸機的小型內部彈倉,能以半埋方式搭載體型較大的武器。同時,裝備的機炮由米格-19機翼根部的兩門30毫米火炮,改為機頭安裝的兩門23毫米火炮,以攜帶更多的炮彈,增加對地打擊時的持續作戰能力。就在專案順利發展之際,瀋陽飛機設計室在1958年8月接到了更重要的任務,牽頭負責研製兩倍音速的“東風-107”國產殲擊機(最終於1959年12月下馬),因此將“雄鷹-302”專案轉交給南昌飛機設計室,繼續完善後續設計。
由於設計單位人手嚴重不足,加快航空工業整體發展的氛圍熱烈,因此,剛剛接手的南昌飛機設計室抽調了來自北航、南航及西工大的大量師生,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在75天內就完成了“雄鷹-302”專案的15700幅生產圖紙,並交付工廠生產。然而,這種急切趕工狀態下的設計帶來了許多問題,國內航空生產企業對一些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結構的掌握也並不完善,還有一些新配套的機載裝置也未研發完成。並且飛機模型在跨音速風洞的實驗中,也出現較大問題,無法達到超音速的設計目標。
對此,“雄鷹-302”設計總師花費了一年多時間,對飛機圖紙進行了4次較大規模的修改,並利用了當時國外提出不久的跨音速面積理論,對飛機機身部位進行“蜂腰”修改,大幅度減少了跨音速時的激波阻力。同時,結合加長機頭錐體來減少迎面空氣阻力,修改背鰭對機身氣流進行整流等措施,使得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順利超過音速。1960年5月,經過多次修改的2萬多張“雄鷹-302”圖紙技術定型,南昌飛機制造廠也開始首批3架原型機的零件製造。就在前景一片光明之際,新飛機的發展卻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
在50年代末期,國內航空工業的發展氣氛及其熱烈,包括“東風-113”、“東風-107”等多個型號先後上馬,但由於設計指標明顯超過當時的設計製造水平,設計目標不僅難以實現,還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甚至連對米格-19的仿製(即殲-6)生產,都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諸多問題的集中爆發,使得國家對航空工業新型號的發展做出了嚴格限制,包括“雄鷹-302”在內的一大批專案被取消,唯一允許繼續發展的,只有當時已基本完成的初教-1(後來的初教-6)。
但“雄鷹-302”的設計總師認為,新飛機的圖紙設計已基本完成,技術上也沒有太大風險,完全具備投入生產的潛力。因此,想方設法說服了上級,在當時“雄鷹-302”已無法得到資源的情況下,由部分設計人員及南昌飛機制造廠提供一定支援,繼續“雄鷹-302”的研製。由於條件異常簡陋,資源非常匱乏,使得“雄鷹-302”的設計隊伍,一度減少到只有14個人,但專案最終還是艱難地堅持了下來。到了1962年11月,情況有所好轉,“雄鷹-302”重新得到部委認可,又成為南昌飛機制造廠的首要任務。1963年6月,第一架靜力試驗飛機制造完成,但由於人為原因,新戰機又一次瀕臨失敗。
在1963年10月,唯一一架原型機在進行全機懸空載入破壞試驗時,由於缺少一根16毫米直徑的固定鋼纜,實驗人員在並未上報的情況下,錯誤採用兩根8毫米直徑鋼纜替代,結果其承載能力遠遠小於16毫米鋼纜,導致實驗過程中鋼纜被拉斷,飛機受到的載荷瞬間失控,進而導致飛機斷裂、破壞。在當時“雄鷹-302”專案資源極度短缺的情況下,唯一一架原型機有著無可替代的意義,這次人為失誤使得前後5年多的心血,再一次瀕臨失敗的邊緣。
幸運的是,1964年1月,上級正好前往南昌飛機制造廠調研,設計總師趁機表示,“雄鷹-302”是一款技術比較可靠,效能滿足空軍需求的戰機,前期實驗失敗是意外疏忽所致。一番努力最終得到了上級認可,同意由南昌飛機制造廠調集資源,又生產了一架靜力試驗原型機,重做全機懸空載入破壞實驗,最終達到了技術要求。
此間,國內經濟發展的艱難階段已經過去,“雄鷹-302”全面恢復研發。1961年11月,“雄鷹-302”飛機被正式更名為“強擊機五型飛機”,簡稱強-5。隨後更是獲得的大量資金投入,有力促進了強-5的發展,到1965年5月,飛機各項地面實驗全部完成。1965年6月4日,強-5的02號原型機在江西樟樹機場成功首飛。又經歷了三年多的實驗之後,強-5於1968年11月正式列裝部隊,開啟了在空軍的服役生涯。
第一個列裝空軍的型號,是強-5基本型。這個型號從1969年到1979年的10年間,生產了515架。主要武器是兩門23毫米機炮,並在機翼和機腹下有12個掛點,以掛載各型火箭及航空炸彈等,並且機腹有內建彈艙,可以攜帶兩枚250千克炸彈。總的來說,憑藉極為優異的低速效能和小巧靈活的優勢,強-5在當時很受空軍喜愛。按照當時空軍的戰術定位,強-5在戰鬥中以低空突進的方式進行對地攻擊,必要時也可以透過俯衝超音速飛行,完成一沾即走的快速攻擊。當然,強-5最為外界所熟知的型號,是在強五基本型之後的強-5甲。
在1969年,空軍提出“做好航空兵使用核武器的各項準備工作”,並在1970年4月,聯合商討對強-5進行改裝,使之具備甩投核彈的能力。由於強-5原來的炸彈艙太小,無法將核彈全部載入,為了保證既能懸掛又能安全甩投核彈,避免觸碰機體,相關單位對炸彈艙進行了改進,使核彈可以半埋在炸彈艙內。最終,第一架改進後的型號在當年8月1日首飛,被稱為強-5甲,此後幾個月內,就完成了6架強-5甲的改裝。
1972年1月7日,一架編號為“0266”的強-5甲型飛機,成功完成了氫彈投擲實驗,書寫了強-5發展史上最耀眼也是最冒險的高光時刻。這次實驗成功,也使得中國空軍在那個異常艱難的年代,理論上具備了一種有效的戰術核攻擊能力。儘管仍然存在不少風險問題,但就當時的裝備和技術而言,空軍並沒有更多的選擇。
在強-5甲之後,又研發了強-5乙魚雷攻擊機,但由於效能不過關,在改進5架原型機後放棄。日後真正成為空軍主力的,實際上是強-5Ⅰ(又稱為強-5A),其改進方案在1977年4月提出,包括將炸彈艙改為油箱艙以增加航程、發動機推力進一步增大、起落架加強等七項重大改進專案,甚至還獲得了“強-5七改”的稱號。在1983年12月,強-5A正式定型,隨後成為空軍主要的對地攻擊裝備,其白色塗裝也成為強-5最典型的機體顏色。比起那個時代的殲-6、殲-7甚至殲-8,強-5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兩側進氣帶來的高顏值。事實上,在國產殲-10戰鬥機現身之前,強-5始終是國產戰機的顏值擔當。
在這之後,國內在強-5Ⅰ的基礎上,又衍生了一款有4項重大改進的型號,被稱為強-5ⅠA(又稱強-5B),還有一個經典的“強-5十一改”稱呼。在改進完成之後,強-5B的航程,從基本型的1630千米增加到2030千米,全低空作戰半徑由250千米,增加到330千米(不掛載副油箱,武器掛載約為最大載彈量80%),最大載彈量增加到2噸,是強-5系列中比較經典的型號。之後,又進一步發展了搭載雷達告警系統的強-5Ⅱ(強-5C)型。
後來為大家熟知的綠色塗裝強-5,其實是強-5的另一個主要改進型號強-5D。於1996年開始研製,1998年正式裝備部隊。主要是在強-5C基礎上,加裝國產多普勒雷達及導航系統,大大提高了導航和攻擊精度,同時具備掛載兩個1140升副油箱的能力,延長了作戰半徑,基本上解決了強-5之前存在的“腿短”和“近視”問題。這是強-5最後一個,也是戰鬥力最強的改進型號。
實際上,這款戰機還發展了強-5E、強-5F、強-5G、強-5L、強-5J、強-5K、強-5M、強-5N、強-5X等眾多型號,但都未批次生產。其中,又以強-5M和強-5K在外界傳播最廣。強-5M是國內利用義大利的先進機載裝置,對強-5進行改進的型號,具備搭載紅外格鬥彈和各型火箭彈的能力,在1553B資料匯流排和慣性導航系統的支援下,作戰能力是強-5A的8-10倍。強-5K的改進與強-5M類似,只是安裝了法國裝置。這兩款在80年代末期發展的改進型號,最終由於種種原因,都在少量生產後告一段落,直到後來強-5D的出現,才基本實現了這些改進型的設計初衷。在強-5發展過程中,最鮮為人知的恐怕就是其對外出口的歷史。
在1980年1月和6月,巴基斯坦兩次派人前來體驗強-5的效能,最終在1984年4月簽訂合同,採購54架強-5,專案代號“龍-6工程”。巴基斯坦按照“國際”慣例,對引進戰機賦予了A-5的代號。之後,設計單位按照巴基斯坦的要求,對強-5Ⅰ進行了32項大小改進,最終在1983年2月到1984年4月,分4批完成交付,這也就是強-5Ⅲ。需要注意的是,強-5Ⅲ並不是強-5C,兩者幾乎沒有關係。
在強-5Ⅲ出口巴基斯坦之後,也吸引了孟加拉國的注意。1986年2月,孟加拉國採購了16架經過一定改進的強-5Ⅲ,被命名為強-5ⅢA型。這16架強-5ⅢA於1988年由國內機場直飛孟加拉國吉大港空軍基地,在轉場中首次實現了攜帶兩個1140升副油箱的長距離飛行,在落地時全機餘油仍有1700升,驗證了強-5的遠距離飛行能力。
在這之後,蘇丹在1989年也購買了9架強-5,並在1999年2月完成交付,技術水平與國內使用的強-5Ⅱ幾乎完全相同,因此被稱為強-5ⅡA。強-5的第四個出口國家是緬甸,總計36架強-5ⅡK。其中,第一批12架是在強-5Ⅱ基礎上,換裝敵我識別器和雷達告警等電子系統,在1994年8月交給緬甸空軍;之後緬甸空軍又增購了24架,最終在1996年9月和1998年2月完成交付。
強-5的最後一次出口是在2000年。當時,巴基斯坦購買的54架強-5Ⅲ經多年使用後有一定損失,而當時巴基斯坦與印度關係較為緊張,因此在購買殲-7的同時,又添購了6架強-5。設計單位利用現代化裝置進行一定改進後,在2002年9月經上海港轉運到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口,將6架強-5交由巴基斯坦空軍,使得強-5的全部出口數量達到121架。
按國內官方報道,最後一架強-5是在2012年10月25日交付中國空軍,最終在2017年4月全部退出空軍現役。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的殲轟-7A戰鬥轟炸機,同樣是在2017年3月停止生產。因此,一般認為,強-5和殲轟-7A這兩款長期擔負空軍對地攻擊任務的戰機,接連退役和停產,是由於國產殲-16多用途重型戰鬥機於2016年末投入批次生產,有效解決了空軍對高效能對地打擊戰鬥機的迫切需求。
從1968年投產到2017年退役,強-5在近50年的發展過程中,早期僅僅只是作為一款取代伊爾-10強擊機的型號存在。後來,由於國內航空工業技術發展緩慢,而我們又面臨較大的軍事威脅,強-5不得不勉強扛起對地打擊的重任,甚至攜帶氫彈的強-5甲還肩負起戰術核打擊的任務,這是一個艱難卻又無奈的過程。待到效能更強的殲轟-7“飛豹”出現,大大緩解了對地攻擊的任務壓力,而強悍的殲-16重型戰鬥機服役,最終使得強-5完成了歷史使命,功成身退,圓滿從空軍部隊退役。
由於殲-20隱身戰鬥機在2016年就已投入小批次生產,而強-5這款在第一代戰鬥機殲-6(中國標準)基礎上演進而來的戰機,一直服役到2017年前後。在此期間,中國空軍在役機型出現了第一代強-5、第二代殲-7/8、第三代殲-10/11/16以及第四代殲-20短暫共存的奇特現象,不能不令人驚歎。隨著四代戰機共存時刻的結束,意味著中國空軍裝備實現了全面的革新換代,戰力也攀升到新的高度。我們相信,儘管強-5對長期奮鬥的這片天空仍然心存眷戀,但在退役之時,仍然還是綻放笑容、滿懷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