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大陸包括勞動力成本在內的生產成本逐年增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一些跨國公司開始搬遷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去進行生產。而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跨國公司搬離中國大陸的速度。一些跨國公司搬遷到越南、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去進行生產,以避免美國增加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對它們的產品的價格造成的不利影響。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中斷,則迫使一些跨國公司把部分生產搬遷到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去進行,以分散產地,確保生產安全(確保不因為某一個地方出現問題導致整個生產都停止。比如,如果在中國和越南都有工廠,中國發生疫情在中國不能生產了,還可以在沒有疫情的越南生產)。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公司的水平提高得很快,面臨越來越激烈的中國大陸的公司的竟爭也是跨國公司撤離中國大陸的一個原因。當然也有一些跨國公司是因為別的一些原因搬離中國大陸。一家叫Gartner的調查公司去年透露,三分之一在供應鏈中處於領導地位的跨國公司計劃在2023年以前至少把部分生產搬遷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去進行,而瑞銀實證所(UBS Evidence Lab)2020年的一份調查發現,76%有工廠在中國大陸的美國公司正在搬離或考慮搬離中國大陸。同時,根據在中國的德國商會的一份報告,四分之一的德國公司計劃將生產從中國大陸搬離。
就算沒有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偶然因素,一些跨國公司部分或全部搬離中國大陸也在所難免,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們對一些跨國公司搬離中國大陸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中國完全可以依靠其他東西繼續保持經濟增長。
以下是近些年來搬離(部分或全部搬離)中國大陸的一些大的跨國公司:
蘋果
蘋果仍主要在中國大陸生產,但蘋果鼓勵它的供應商(富士康、臺達、和碩等)將多達30%的iPhone生產搬離中國大陸。富士康在印度投資10美元擴建工廠,其他幾家則在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設立代工廠。蘋果還計劃將30%的AirPod生產和相當數量的iPad生產從中國大陸搬到越南。
孩之寶
2019年的時候,世界最大的上市玩具製造商孩之寶三分之二的銷往美國的產品是在中國大陸製造的,而在2020年,孩之寶銷往美國的產品只有二分之一是在中國大陸製造的。孩之寶把大量的生產搬到印度和越南。
史丹利百德(Stanley Black & Decker)
這家生產工業和家用工具的美國公司11月份永久關閉它在深圳的工廠。它將很多生產搬回美國。
戴爾(Dell)
戴爾這幾年一直在悄無聲息地把生產和供應鏈搬出中國大陸。
HP
跟戴爾一樣,HP也打算將30%的膝上型電腦生產搬離中國大陸,以避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的關稅。
微軟
微軟計劃將它的Surface膝上型電腦和臺式電腦的生產從中國大陸搬遷到越南。
Alphabet
Alphabet已經把它的Pixel手機的生產從中國大陸搬遷到越南,而它的各種各樣的智慧家用產品的生產將在泰國進行,而不是在中國大陸進行,它的雲主機板和Nest產品則已經被轉移到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去生產。
英特爾
英特爾也把一些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了越南。另外,英特爾還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兩個晶片製造廠,投資950億美元在歐洲生產晶片。
史蒂夫•馬登(Steve Madden)
這家美國鞋履巨匠將把它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全部搬遷到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巴西。
阿迪達斯
跟2010年相比,阿迪達斯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已經減少了一半。減少的部分大都被轉移到了越南。
彪馬(Puma)
彪馬越來越多地在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而不是在中國大陸生產它的產品。
耐克
耐克的供應商早就開始搬離中國大陸,搬到東南亞和非洲去了。
三星
三星已經把它在中國大陸的手機、電腦、電視機的生產全部搬遷到越南等國。
LG
LG也把它的部分產品的生產搬離中國大陸。其中銷往美國的電冰箱的生產全部搬回韓國。
現代、起亞、現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
2019年,現代關閉它在北京的工廠。之後,現代增加它在印度的生產。2019年,起亞也關閉了它在中國的一個主要工廠。現代摩比斯同樣關閉它在北京的工廠,轉而回韓國投資建廠。
夏普
日本政府補貼日本公司搬離中國大陸(搬回日本或搬到東南亞)。包括夏普在內,有87個日本公司接受補貼搬離中國大陸。
索尼
2019年索尼關閉它位於北京的智慧手機工廠,把生產搬遷到泰國的工廠,同時,索尼在去年將它的地區總部從香港搬到新加坡。索尼說,它的這些舉動不是因為中美貿易戰,而是因為在中國大陸不盡人意的銷量和生產成本的上升。
任天堂(Nintendo)
2019年,任天堂把部分生產從中國大陸搬到越南。任天堂說,此舉跟中美貿易戰無關,而是它想多在幾個地方進行生產,以保證生產安全。
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
廣達電腦把部分生產從大陸移回臺灣。
另外,退出中國大陸的還有時裝零售商Superdry(因銷量不好退出中國市場)、高檔化妝品零售商Space NK等。
一方面,一些外國和外地區公司退出中國大陸,另一方面,也有新的外國和外地區公司進入中國大陸,如特斯拉等。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中國大陸人民的消費能力在提高,中國大陸市場在擴大,為了能夠在中國大陸市場上佔優勢,外國和外地區公司會來中國大陸生產它們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就象特斯拉那樣。另外,外國和外地區公司把生產搬離中國大陸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的,在一個新地方建全供應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中國大陸完全有時間適應這種變化。最後,中國大陸經濟會越來越依靠內迴圈來發展,這將會大大減輕外國和外地區公司撤離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