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現役的核動力航母,是美海軍遠洋打擊的核心作戰艦艇之一,艦上所搭載的不同型別作戰飛機能在不同海域攻擊不同目標,維持美國艦隊安全與海洋權益
該級艦前後共建造10艘,以美國前太平洋艦隊司令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命名該級艦。也是美海軍建造的第二級採用核動力裝置為主要動力的大型航母。
前型艦:企業級核動力航母
後型艦:福特級核動力航母
全艦長度級:333米,艦寬約:42米
最大甲板寬度:76米左右
斜角甲板長度約:238米
板庫長約:208米,寬約:33米,高8米
吃水約:11.5米,航速30節以上
標準排水量約:78000噸左右
滿載排水量約:102000噸左右
搭載各型作戰艦載機:70~90架左右
艦員+軍官大約有5000餘人在艦上工作
動力裝置系統包括:一座西屋公司的壓水核反應堆,4座蒸汽鍋輪,四軸推進,總功率達26萬馬力左右。
防禦系統包括:3座“海麻雀”短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
CVN-68“尼米茲”號於1968年6月22日建造,1972年5月13日下水,1975年5月3日建成服役。
CVN-69“艾森豪威爾”號以美國第34屆總統命名。於1970年8月15日建造,1975年10月11日,1977年10月18日建成服役。
CVN-70“卡爾·文森”號於1975年10月11日建造,1980年3月15日建成下水,1982年3月13日正式服役。
CVN-71“西奧多·羅斯福”號於1981年建造,1984年建成下水,1986年10月25日建成服役。
CVN-72“西伯拉罕·林肯”號於1984年開工建成,1988年建成下水,1989年11月建成服役。
CVN-73“喬治·華盛頓”號於1986年8月建造,1990年7月下水,1990年7月4日建成服役於美海軍大西洋艦隊。
CVN-74“斯坦尼斯”號以美國“密西西比”州署名參議員命名。1993年下水,1995年12月9日建成服役。
CVN-75“杜魯門”號1993年11月29日開工建造,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25日建成服役。
CVN-76“羅納德·里根”於1998年開工建造,2000年下水,2001年3月4日正式命名服役於美海軍太平洋艦隊。
CVN-77“喬治·布什”號於2003年9月6日開工建造,2006年10月9日下水,2009年1月10日正式建成服役於美海軍太平洋艦隊。
服役狀態:
“尼米茲”級航母自服役以來,在1981年6月25日首艦“尼米茲”號發生著艦事故,共造成14名艦員死亡,48人受傷,10多架艦載機不同程度受損,直接導致經濟損失達1.5億美元。
1982年8月19日擊落利比亞戰機,其“尼米茲”號航母上的F-14“熊貓 ”戰鬥機擊落兩架 利比亞蘇22攻擊機,這也是F-14戰機服役以來的首次實戰。
1988年伊拉克作戰,“尼米茲”號與企業級“企業”號進行的“沙漠之孤”作戰行動,艦上作戰飛機對伊拉克進行大規模空襲,海軍共出動300多架次作戰飛機,發射300餘杖“戰斧”巡航導彈,投擲超300噸彈藥。
1990年“沙漠之盾”作戰行動,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等,美軍都曾派出尼米茲級航母多艘參加作戰,包裝“艾森豪威爾”號、“西奧多·羅斯福”號、等,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出動艦載機超150架次,重創伊軍數10個軍事目標。
2001年9月11日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羅斯福號在9月19日隨即奉命前往阿富汗,並在隨後參10月7日展開、目標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持久自由行動。
任務期間平均每日出動60~80架次,並創下連續5個月沒有在任何軍港下錨、在海上持續航行作業153天的紀錄。隨後美國將矛頭轉向伊拉克,老羅斯福號與杜魯門號、林肯號、華盛頓號以及小鷹級的小鷹號與星座號又參與了2003年3月20日展開的伊拉克自由行動。
無人機試驗:
2013年5月14日,X-47B無人艦載機成功地從喬治·布什號上首度彈射升空,這是攻擊型無人飛行載具首次在美國航空母艦上彈射升空的紀錄。同年7月10日,X-47B也在喬治·布什號締造了無人艦載機第一次降落於航空母艦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