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曾說,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錢,不是取決於他能夠賺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他如何投資理財。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其中。安全需求非常重要,僅次於生理需求。這裡所謂的安全需求,不光指人生安全,還包括家庭穩定,婚姻幸福等。
而這其中,財務安全是重中之重,畢竟實現財務自由,不用為生活發愁應該是大多數人希望的理想生活狀態。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在因為微薄的收入而只能把自己喜歡商品放回貨架。或者即使收入不錯,卻還是月光族的“負翁”。也想過理財,卻看到高深莫測的理財書頭大……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困惑,那麼今天的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本書作者是日裔美籍作家羅伯特.清埼,高中畢業以後入伍“美國海軍陸戰隊”,並參加越戰。
從戰場歸來以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1977年他創立了一家公司,首次將用尼龍和“維可牢”搭鏈製成的“衝浪者”錢包投放市場,後來這一產品在世界範圍內成長為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產業。
最終,他在47歲選擇退休,專心從事投資教育事業,向全球學員教授商業和投資課程;他發明了一種“現金流”的遊戲,幫助更多人理解“現金流”的概念。他的富爸爸系列書籍改變了一代人的理財觀念。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部分對本書進行解讀。分別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別、如何提高財商、成為富人需要克服的困難。讓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講起
01 想變富,從改變認知開始。
話說在1801年義大利中部的某個村莊,有兩個年輕人,都夢想透過努力有朝一日能夠變成村裡最富有的人。
一天村長決定讓他們倆把村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裡。一天很快結束了,村長按照每桶水一分錢的價格給他們發了工資。
其中一個人說道: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有全鎮最好的工作,有朝一日我們就能變成富人了。
但另一個人卻不這麼想,一天的工作使他的手臂又酸又痛,手上還起了水泡。他打算修建一條管道,把水引到村裡。
他把計劃告訴了他的同伴,同伴滿臉不屑,拒絕與他合作。最終,他打算自己幹。他用一半的時間來提水,一半時間修建管道,
儘管這期間遭到同伴和村民的嘲笑,他依然堅持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管道快要修好了,他的同伴卻依然在費力的提水……
終於,管道竣工了。村民們簇擁著來看水從管道中流到水槽裡!現在村子裡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水了。
這下,柏波羅便再也不用提水桶了。無論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斷地流入。
柏波羅修建了管道,不斷流入的水,就可以為柏波羅“工作”,並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作者在書中指出,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於觀念上,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而窮人一直在為錢工作。
窮人思維的人遇到錢的問題就逃避,不學習,不行動,財商一直都很低,最後當然就會面臨財務困境。
富人思維的人永遠直面錢的問題,他們會學習理財知識,提高財商,最後錢會源源不斷地湧向富人。
02 學會這幾招,讓錢為我們工作。
作者在指出: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奮鬥終身卻不能致富,是因為他們在學校裡從未真正學習關於金錢方面的知識。所以他們只知道為金錢而工作,卻從來不學習如何讓金錢為自己工作。
關於如何讓錢為我們工作,作者建議我們從這三方面入手,分別是:跳出老鼠賽跑的陷阱;學會區分資產與負債;關注自己的事業。
關於“老鼠賽跑”,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對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婚夫婦租住在一套舊公寓裡,因為公寓太擁擠了,他們貸款買了新房子、然後又買了新車、新傢俱等,以便與新房子匹配。
因為有房貸、車貸的壓力,這對夫婦開始努力地工作,以便能夠升職和加薪。他們孩子出生了,日常花銷更大了,於是他們就更努力的工作、掙更多的錢。
隨著收入的增加,他們需要繳納的房地產稅、社會保險稅和其他稅也上升了。他們賺了很多錢卻依然陷於貧窮。
這對年輕的夫婦,就這樣陷入了 “老鼠賽跑”的陷阱。他們不僅要為公司老闆工作,還要透過繳稅為政府工作,透過償還住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為銀行工作。
當他們有了孩子,他們便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然後找個好工作。週而復始,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掉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當中。
他們不知道讓他們掉入“老鼠賽跑”陷阱的根源在於他們的消費方式。以及他們無法區分資產和負債所造成的。
關於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作者在書中做了解釋:資產增加你的收入,它能把錢放進你的口袋,而負債則會把錢從你的口袋拿走。
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認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
作者告訴我們,想要成為富人一定要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並且只購買資產。
想要讓錢為我們工作的第三點,就是要關注自己的事業。
職業和事業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作者經常問人們,“你的事業是什麼?”有人回答:“我在銀行工作”。然後他會問:“你是否擁有一家銀行?”,他們通常會回答“不,我只是在那兒工作”。
顯然,被訪者混淆了職業和事業的概念,他們的職業可能是在銀行工作,但那不是他們的事業。
很多人耗盡一生都在成全別人的事業並使他人致富。為了讓自己致富,人們需要關注自己的事業。
關注自己的事業並不意味著要開一家公司,你的事業的重心應該是你的資產項,而不是你的收入項。
富人關注焦點是資產而非其他人關心的是收入。
03 克服這些困難,成為富人指日可待。
已經掌握財務知識的人有時候還是不能成為富人。作者把原因歸結為五個,分別是:①恐懼;②憤世嫉俗;③懶惰;④不良習慣;⑤自負。
那我們該如何克服這五種困難呢?
①關於恐懼
人人都害怕賠錢,唯一沒有出現過投資虧損的人,是那些未做過任何投資的人。
作者說,他從未遇到過一個沒虧過錢的富人,但是他們不會讓這種恐懼把他們趕出這場博弈。
富人知道失敗能夠激勵他們獲得勝利——所以他們不喜歡失敗但是不害怕失敗。要知道不喜歡失敗和害怕失敗之間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富人和窮人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他們處理害怕虧錢的恐懼心理的方式不同。
②關於憤世嫉俗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他朋友的故事,這個朋友已經準備買下一處公寓進行投資,但卻在最後放棄了,因為他的鄰居告訴他,這個交易不划算。故事的結局是這個朋友因為聽信了一個不是投資者的鄰居的意見,錯失了一次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敢投資,是因為在他們想要進行投資的時候,周圍到處都是跑來跑去的“小雞”,叫嚷著“天要塌下來了”。“小雞”們的說法很有影響力和干擾性,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這樣一隻“小雞”。
疑慮和憤世嫉俗的心態使大多數人安於貧困。富爸爸喜歡說,“憤世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成功者關注機會並善於抓住其他人錯過的機會。
③關於懶惰
懶惰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忙碌掩飾之下的懶惰。這種人太忙了,以至於沒有時間管理他們的財富、他們的健康和他們的社會關係。
那麼,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書中給出的答案是“貪婪—點兒”。你也許對這個回答感到驚訝,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貪婪或有慾望是件壞事。
太多的貪心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一點點貪心可以刺激你不斷前行。
④關於不良習慣
我們的生活更多的反映我們的習慣而不是我們所受的教育。因此想要獲得財務成功,你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富爸爸和窮爸爸支付賬單的不同習慣。窮爸爸總是先支付他人,最後才支付自己的,而富爸爸總是先支付自己,即使他缺錢。
如果我們都能學會先支付給自己,就會在財務上更“強壯”,應該是在精神上和財務上都更加“強壯”。
⑤關於自負
在金錢、財務和投資領域,有許多人習慣用傲慢來掩飾無知。羅伯特在與會計師以及其他投資者討論時發現,他們試圖用自吹自擂來贏得爭論,並且很明顯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作者建議,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一問題上有所欠缺,你就應該找一位本領域的專家或是一本相關的書,馬上開始教育自己。
我們這一代人普遍財商比較低,很多人直到參加工作都沒有機會接觸到財商方面的教育。從小父母就只會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家庭和學校都沒有教會我們如何去理財,透過錢生錢的方式實現財務自由。
這本書雖然寫於20年前,但時至今日,書中的觀點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正確的理財觀念永遠不會過時,過時的只是具體的理財方法。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