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一個“務實”的國家聯盟。
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國主義正式簽訂無條件投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落下帷幕。
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且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二戰以前所未有的偉力,徹底改寫了世界歷史走向,在顛覆了英法主導的殖民體系的同時,也使得美蘇兩國異軍突起,成為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並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冷戰不僅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廝殺,更是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對抗。而為了避免被兩大陣營裹挾,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除高喊不結盟,更陸續成立了抱團取暖的國家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就是典型。
1967年8月8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五國外長齊聚泰國首都曼谷,簽署了《曼谷宣言》,宣告了“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橫空出世。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立,雖然本意是避免捲入美蘇爭霸的漩渦,但事實上當時的東南亞早已難以獨善其身。在東盟成立前,兩大陣營早已在此地兵戎相見十多年,典型案例為兩次越南戰爭。
二戰結束後,為圍堵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在亞歐大陸周邊構建了一系列“籬笆”,比如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4年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1955年成立“巴格達條約組織”,不願意“同流合汙”的印度,則受到了美國的重點拉攏,確保亞歐大陸周邊嚴絲合縫、密不透風。
雖然“東南亞條約組織”真心的東南亞國家只有泰國和菲律賓,但美蘇爭霸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已經無孔不入。
此時的法國在捲土重來了9年後,不得不在中蘇支援的北越的打擊下再度投降,隨後在《日內瓦協定》簽字後狼狽撤出中南半島,北越、寮國和柬埔寨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獨立。
當年法國焦頭爛額想放棄時,美國就一直用實實在在的武器激勵法國繼續死扛下去,終於讓法國元氣大傷。法國撤走後,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迅速接管南越,隨即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第2次越南戰爭的鬥爭中來,並遭受到了比法國更沉重的打擊。
所以,“東南亞條約組織”,就是掩蓋美國在東南亞野心的遮羞布,而這塊遮羞布能遮住太陽,卻蓋不住美國在中南半島的狼狽。
所以僅有一個“東南亞條約組織”是遠遠不夠的,況且泰國和菲律賓根本代表不了中南半島甚至東南亞,所以在美國的“撮合”下,“東南亞國家聯盟”在1967年呱呱墜地。
和“歐洲聯盟”的成立,是歐盟各國為避免被美蘇爭霸徹底邊緣化及美國頤指氣使進而“主動”抱團取暖不同,“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立,前提就是美國的牽頭主持。
此時的菲律賓,作為美國的親殖民地,關係更不必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雖是英國殖民地,但英國早就拜倒在了美國的牛仔褲下,印度尼西亞剛剛在美國的煽動下瘋狂反華,唯一不可靠的反而是習慣於左右逢源的泰國。
而相比於歐盟內部雖然有新教和天主教的區別,但本質上還同屬於基督教系統的情況不同。
歷史上的東南亞因為靠近東亞、南亞及印度洋的區位,受到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深刻影響。近代以來又先後遭受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及法國等殖民者的野蠻侵略,所以這裡宗教成分複雜、民族種類多樣。再加上不同西方國家的各自影響,所以這裡天然很亂,接受美國“意見”組成團隊在對外擴充套件影響力的同時,首先能保證自己內部不先打起來。
所以,東盟的成立,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美國是東盟成立的主要主持人,而當時美國與中蘇的關係劍拔弩張,所以東盟最初的屬性,就是反華反蘇。
但半個多世紀過去,東盟在不斷髮展的同時,卻與美國關係漸行漸遠,反而與中國的關係越發緊密。
那麼,為何東盟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美國為何“突然”不香了?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
東盟距美國太遠,離中國太近,而從幾十年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看,美國不足信,中國不足憂。
作為歷史課本最薄的國家,美國的歷史滿打滿算才有245年,但中國和東南亞的關係,則最遠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前111年漢武帝消滅南越後,中原王朝疆域拓展到南海,隨後海上絲綢之路肇始,中原王朝開始和海洋彼岸的文明產生交集。
由於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中原北方戰亂不斷,導致了前後三次人口南遷浪潮,最終推動了經濟重心在南宋時期完全轉移到南方。
經濟中心的南移,加劇了南方的人地矛盾,更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於是越來越多的國人藉助航船前往海外,很多甚至安家落戶、娶妻生子,“近在咫尺”的東南亞無疑成為首選。
所以今天的東南亞,華人早已成為舉足輕重的群體,尤其是印度尼西亞,一直都是海外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
雖然1955年4月22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在長時間的磋商後,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雙重國籍問題條約》,規定具有雙重國籍的華人在兩年內可選擇國籍,為解決海外僑民問題鋪平了道路,從此有了“華僑”和“華人”之分。但對於很多“外人”而言,因為沒有把護照貼在腦門兒上,所以華僑和華人很多時候是“一視同仁”的待遇。而華人群體的存在,無疑令各國增加了對北方鄰國的不信任感。
更重要的是,為了凸顯當年選擇的所謂“正確”和“英明”,很多海外華人的反華相比於其它族群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東南亞各國當初追隨美國構建反華的東盟,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是在這個世界上,歷史是不斷髮展變化的,矛盾也是在不斷轉化的。當反華收益遠不能同親華收益相提並論,那麼東盟的急轉彎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1972年,為掙脫越南戰爭泥潭,美國主動謀求改善對華關係,並在1972年實現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
1975年,伴隨著“西貢時刻”到來,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一敗塗地,蘇聯趁機和越南沆瀣一氣,美國的東南亞戰略遭遇迎頭痛擊,“東南亞條約組織”更是在1977年宣佈解散。
但東盟作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另一個抓手,則保留了下來並開始茁壯成長。1984年,汶萊加入東盟;1995年,越南加入;1990年緬甸和寮國加入;1999年,柬埔寨加入,至此東盟涵蓋了整個東南亞。
在歐盟不斷消除內部壁壘,提高一體化水平的情況下,東盟也不甘人後,不斷強化內部的團結協作,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
不僅如此,東盟從90年代開始積極推動區域合作程序,逐步形成了以東盟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與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等國家和組織形成了對話夥伴關係。
2003年,中國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非東盟國家,雙方關係也開始迅速升溫。
東盟的轉向,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
1991年蘇聯解體後,冷戰格局煙消雲散,國際矛盾隨之發生劇變,比如歐盟再也不是美國的小甜甜,而是辣手摧花的花,完美印證了那句“孩子有危險時,爸爸是保護神;孩子沒有危險時,爸爸是最大的危險”。
雖然東盟無論實力還是影響力都遠不能同歐盟相提並論,況且東盟還是美國一手培育的結果,但問題是冷戰煙消雲散,東盟雖小但美國就是看著膈應。
因為60年代的越南戰爭使得美國元氣大傷,搖搖欲墜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於1971年徹底崩潰。但美國很快與沙烏地阿拉伯等石油輸出國達成協議,要求全球石油貿易必須用美元進行結算,從而在1974年最終形成“美元石油霸權”。
相比於美元與黃金繫結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石油霸權無需與黃金掛鉤,所以更加“靈活”,於是美國得以印刷海量美元收割世界財富。
而美元石油霸權的確立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實體經濟等收益率低的產業紛紛外逃,出現了積重難返的“產業空心化”,所以美國越來越依靠金融霸權。
而美國以美元收割世界各國財富的辦法,就是在各地製造經濟繁榮,隨後出刀割韭菜,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屢試不爽。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美國收割東南亞乃至東亞韭菜的經典案例。
透過產業轉移推動“亞洲四小龍”及“亞洲四小虎”等新興經濟體的迅猛發展,給東南亞造成經濟繁榮的假象,於是各國紛紛落入美國的圈套。
等到索羅斯從做空泰銖開始,危機席捲東南亞和東亞,各國經濟即便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是傷痕累累、元氣大傷。
2008年的全球次貸危機更是如此,雖然美國也損失慘重,但經濟基礎更加薄弱的東南亞各國無疑首當其衝,多年經濟成就再度被巧取豪奪。
相比之下,中國在抵禦經濟危機時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尤其是1998年打贏香港金融保衛戰,對於東南亞各國彰顯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龐大的體量,以及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使中國能夠在一次次經濟危機中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對於東盟而言,和中國走近即便不能完全避免美國發動的經濟危機的衝擊,最起碼能有更強的反制能力。
作為綜合國力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美國首要的目標,就是以美債供養美軍,以美軍推動美元的“攻城拔寨”,確保美國霸權地位不倒。
所以,對於大洋彼岸的東盟,美國也許會記得當年一手扶持東盟崛起的陳年舊事,但從內心而言從未將這些黃種人組成的國家聯盟當回事,盎格魯種族的傲慢,在這裡體現得一覽無餘。
參考今天的烏克蘭和喬治亞,東盟不難發現信美國不僅捱揍多而且大機率會半身不遂甚至半死不活。東盟雖然始終有追隨美國吃香喝辣的樸素夢想,但奈何一條太平洋波浪寬,東盟終歸不會得到美國的更多照顧,反而容易被從中作梗最終同室操戈。
所以,東盟能選擇的只有北方鄰國。
一方面,北方鄰國體量比東盟加起來還多一倍,對東盟的影響可想而知。再加上越南、泰國等國曆史上同屬於中華文化圈,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所以與北方鄰國搞好關係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另一方面,隨著北方鄰國的偉大復興,其經濟實力也越來越強大,尤其是產業轉移,給予了東南亞各國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所以與北方鄰國搞好關係乃是現實發展的需求。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東盟各國更是搭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
對於東盟各國而言,和北方鄰國搞好關係,在中美對抗越發緊張的情況下,還有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避免成為中美對抗的博弈場。畢竟抱團取暖且剛暖和起來本就很不容易,東盟最不想看到的結局就是因中美對抗而前功盡棄。
所以儘管最近的美國上躥下跳,先後派多名高官訪問東盟,比如6月副國務卿舍曼訪問印尼,7月國務卿布林肯在線上與和東盟會晤,8月國防部長奧斯丁去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煽風點火,9月副總統哈里斯造訪新加坡和越南,10月拜登親自出席東盟峰會等,但東盟的表態始終令美國失望,這種不想當炮灰的精神令美國大失所望卻又無可奈何。
不過,不管是雙方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還是攜手推動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橫亙在雙方之間的南海問題始終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畢竟隨著我們實力的不斷增強,所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越來越不切實際,美國也賊心不死地推行所謂的“航行自由”,令本就不平靜的南海始終波譎雲詭。
所以,東盟的疏美親華,雖是主流趨勢,但依然任重道遠。
說白了,東盟問題與寶島問題一樣,本質上是中美博弈問題,所以只有美國盛極而衰後徹底退出亞太,東盟的命運才能最終柳暗花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