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美國舉行第41次總統選舉。在1948年大選的過程中,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杜威一度優勢巨大,很多人都認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杜魯門必敗。國民黨反動派的頭子蔣介石更是直接向杜威提供大額的競選經費,希望杜威上臺後援助國民黨反動派,進而打敗解放軍。
然而194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卻是,民主黨的杜魯門以303對189擊敗了共和黨的杜威,後世也將1948年美國總統選舉視為爆冷的總統大選之一。押錯寶的蔣介石也遭到了杜魯門的報復,成為壓死蔣介石的稻草之一。那麼優勢巨大的杜威為什麼會輸給杜魯門呢?
1948年對杜魯門和民主黨可謂流年不利。1945年,“美聖祖”羅斯福去世,被羅斯福壓制的各種矛盾在杜魯門的三年任期內激化。當時民主黨內部四分五裂,杜魯門執政下的美國物價上漲,罷工不斷。美國的很多財團和組織也因為不滿杜魯門施政而拒絕向民主黨提供經費。
與民主黨相比,共和黨則是鴻運當頭。1946年,共和黨贏下了中期選舉,獲得了國會的多數席位,進一步削弱了杜魯門的執政基礎。而對羅斯福和杜魯門不滿的美國財團和組織也向共和黨提供了大量競選經費。1948年,杜威在黨內初選中獲勝,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
與共和黨相比,民主黨的黨內初選則是一團亂麻。在杜魯門以微弱優勢贏得黨內初選後,民主黨的進步派代表人物、前副總統華萊士和保守派代表人物瑟蒙德先後退出民主黨,分別成立進步黨和州權民主黨並參加大選。這分割了民主黨的票源,局勢對杜魯門愈發不利。
杜魯門與杜威的正式對決開始後,杜威憑藉共和黨數額龐大的競選經費讓美國的主流媒體幾乎全部站到自己一邊。美國的各大電臺、電視臺和報紙在大選期間幾乎是天天鼓吹杜威必將當選,比如《紐約客》雜誌就公開將杜威乘坐遊艇的照片稱為“美國當選總統正在出遊”。
然而擁有優勢的杜威犯了一個嚴重錯誤:自以為必勝而不願冒險。因此杜威在大選期間基本上只講些空泛的口號,比如“農業很重要;河裡魚兒多;自主才自由;未來在前方”。而且杜威不願意接近中下層(特別是西部)選民,因為他擔心會有“刁民”謀害未來總統的安全。
與杜威相比,劣勢的杜魯門卻豁了出去。1948年9月到11月,杜魯門開始環繞整個美國本土、行程31000英里的“大選遠征”。杜魯門在“大選遠征”中拜訪了幾乎所有居民點,甚至連只有幾百選民的居民點都不錯過。每到一個居民點,杜魯門都會仔細詢問選民關心的問題。
杜魯門的演講以粗俗淺白而聞名,但這種屢受嘲諷的演講風格在美國西部和中下層選民中很受歡迎,而且杜魯門還時不時地玩些花活。比如杜魯門某天在一個農業小鎮拉票的時候,一匹馬受驚亂跑了起來。杜魯門立刻衝上去制服了驚馬,在場的所有選民都為杜魯門鼓掌。
而杜威基本只會出現在大中城市,只關心媒體所謂的民調。快被媒體忽悠瘸了的杜威和共和黨還認為並公開宣稱:杜魯門的“大選遠征”是“在每一個鐵路小站都要大放厥詞”。因此杜威沒有對杜魯門的“大選遠征”進行有效反擊,還因為“鐵路小站”的蔑稱得罪了中西部的大量選民。
由於媒體的鼓吹和精英階層營造的“資訊繭房”,杜威和共和黨完全沒有意識到:杜魯門已經憑藉“大選遠征”及其他手腕穩住了民主黨的基本盤,還獲得了美國中西部選民的廣泛支援。1948年11月初,蓋洛普公佈了大選前的最後一次民調結果:杜魯門落後杜威五個百分點。
然而蓋洛普民調存在一個嚴重問題:沒有調查低收入群體和農民。可惜的是,直到大選的正式投票開始後,杜威、共和黨以及支援杜威的媒體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芝加哥論壇報》在大選投票的當天搶先刊印了“杜威擊敗杜魯門”的號外,共和黨大佬則提前向杜威祝賀。
可是隨著大選計票的進行,很多人預想的“杜威大勝”並沒有出現,反倒是杜魯門以明顯的優勢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州的選舉人票,甚至有些在羅斯福時期都支援共和黨的州也“藍”了。1948年11月3日,杜魯門的獲勝已經不肯逆轉,杜威只得向杜魯門傳送了承認敗選的電報。
綜合來講,杜魯門爆冷擊敗杜威的原因只有一個:得到了基層民眾的廣泛支援。那些脫離民眾市的精英階層以及主流媒體沒有看到這點,而類似的情況還在2016年重演了。身在美國的精英階層尚且如此,遠在中國並且與人民為敵的蔣介石自然更無法猜中杜魯門的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