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心臟,它像是一個永不停止工作的水泵,隨著心臟每次收縮將攜帶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流經主動脈輸送到全身,以供給各組織細胞代謝需要。
冠心病是以胸悶痛, 甚則胸痛徹背, 短氣,喘息不得臥為主症的一種疾病。在我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而且發病日趨年輕化, 嚴重影響人民生活質量, 也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1.感寒與胸痺發病
寒為陰邪最易耗傷人的陽氣,陽氣不足,血脈凝滯,可導致寒凝、陽虛、血瘀證的發生,從而痺阻心脈。寒凝常因外感寒邪,或陽虛又受寒邪而發, 寒聚胸中,血凝氣脈不通,心痛發作。正如《諸病源侯論》所載: “心痛者,風涼邪氣乘於心也,”指出本病誘發或發生與感受寒邪有關。
2.過勞與胸痺發病
勞神與勞力過度皆可誘發致病。中醫認為“勞則耗氣” ,無論是勞力過度還是勞神過度均可耗傷心及其他臟腑氣血與陰陽, 這對胸痺的發生與加重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因長期緊張工作, 勞神過度, 或勞力過度, 而突然發病; 也有患者因過度用重力如提重物, 甚至因大便用力過度而病發。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 在預防胸痺發病方面, 對於過勞致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中醫攝生理論中,主張“不妄作勞”,“將息得宜”,故對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應避免過度消耗精神及體力, 當然在體力許可範圍內適當勞動與鍛鍊是必要的, 但應“動而中節” , 勞逸結合, 量力而行。
3.情志與胸痺發病
心痛發作“皆喜怒憂鬱所致。”情志為患影響氣機調暢,使其升降出入的功能發生紊亂,氣血陰陽失調而致病。它首先涉及肝心二髒,因心藏神, 肝藏魂;心主神明,肝主謀慮;心主血脈,肝主疏洩。肝心為母子, 其氣相通,肝對心有滋養、扶持之功;心對肝有承受、相濟之用。其次, 脾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因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失健運,一則氣血乏源,心脈失養;二則痰濁內生,心脈痺阻,均可致本病發生。
肝怫鬱憤怒過度,可傷及肝之疏洩功能,以致肝氣橫逆上衝,導致疾病的發生,暴怒則陽氣鴟張, 導致氣逆、氣上、氣亂,均可發為胸痺。
此外,情志抑鬱,也可造成氣機鬱滯,氣道受阻,津液流通不暢,凝聚為痰為飲,可致脈道壅滯。同時,由於思慮過度, 氣機鬱結, 脾胃受傷,運化無力,水溼內停,凝聚成痰, 痰阻脈道, 可進一步加重脈道壅滯, 導致胸痺發生。
因情緒激動,憂慮喜怒無度而誘發胸痺的發病特點往往起病急, 病情重。因此七情的自身調攝, 對預防胸痺的發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以上只是冠心病發病的一部分因素,瞭解病因才能更好的預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