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脾經絡穴,和胃經有聯絡,該穴主要作用是調理脾胃,為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定位:在蹠區,第1蹠骨底的前下緣赤白肉際處。
解剖:在趾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主治:1、胃痛、嘔吐、腹痛、腹瀉、痢疾等脾胃腸腑病證;2、心煩、失眠、狂證等神志病證;3、逆氣裡急、氣上衝心(奔豚氣)等衝脈病證。
配伍:1、公孫配瀉足三里,點刺四縫,健脾消食化積,和胃降逆,適用於食積性的腹痛嘔吐;2、公孫穴配內關、太沖,健脾和胃,疏肝理氣,適用於胸膈滿悶;3、公孫配豐隆,健脾利溼化痰,適用於痰溼咳嗽;4、公孫配中脘、梁門,健脾利溼散寒止痛,適用於寒溼胃痛;5、公孫穴配灸神闕、中脘、氣海,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寒邪凝滯的腹痛;6、公孫穴配灸中脘、內關,和胃止嘔,適用於脾虛溼勝的嘔吐。
注意:由於食積疾患引起的胃腑病,公孫穴針尖方向稍向上,不斷地捻轉運針,針感到達腹部後,再用瀉法,以達健脾消食之目的。脾胃虛弱性的胃腑病,公孫穴的針尖方向稍向上,不斷地捻轉運針,針感到達腹部後留針不用手法,因針時用了迎隨補瀉法。急性腹痛、嘔吐、胸膈滿悶、咽喉不舒,可公孫穴透湧泉穴,以調理脾、胃、腎三經之經氣以止痛。食滯性胃痛,公孫穴配瀉天樞、中脘,點刺四縫,以消食導滯,和胃降逆。寒性胃痛,公孫穴配灸中脘、天樞,散寒暖胃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