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西周正式建立。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死,周幽王被殺死,西周正式滅亡。之後雖然有平王東遷,重建了周王室,但後來的周朝稱之為東周。而周幽王之前的周朝被稱為西周。我們今天看一下西周的君主,一共13位君主,前7個都是明君,後6個只有2個明君。
周王朝的雖然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但周人的祖先出現得非常早,后稷是他們的祖先。早在夏朝時,周人就學會了耕種。商朝時,周成了商朝的封國。其實,分封制雖然是在西周廣泛使用的。但在西周之前,分封制就出現了。周是商朝的封國,這說明商朝統治地方用的是分封制。商朝末期,周人實力開始迅速上升。周人實力之所以上升和紂王有直接關係。
商紂王時期,由於周人的統治者姬昌對紂王不滿,所以被紂王囚禁起來了。後來姬昌對紂王進貢美女和財物就被赦免了。不僅被赦免了,紂王還賜給了姬昌弓矢斧鉞,使姬昌專征大權。之後姬昌不斷進攻周邊諸侯,領土迅速擴張。那些沒被周征服的諸侯,也逐漸臣服於周,周正式成了西方的霸主。
當然,紂王之所以沒有殺姬昌,還對姬昌進行諸多賞賜,並不是說紂王昏庸。而是周在西方勢力本來就很大,一旦處死姬昌周人絕對會反。紂王之所以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拉攏周人,還有就是自己實力還不足以滅掉周國。公元前1062年左右姬昌稱王,周王朝在這個時候算是建立了。姬昌也成了西周的第一代君主。
第一位君主是周文王。周文王就是前面說的姬昌。周文王在周國實力迅速上升之後,最終在公元前1062年左右稱王。周文王在世的時候,周雖然沒有滅商,但周的實力已經非常大了。《論語·泰伯》稱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此時的周已經有了滅商的能力,商朝已經被周徹底孤立了。不過周文王一生都沒有滅商,個人覺得並不是說他能力不行,而是他自己不願意這樣做。這和後面的東漢末年的曹操、曹魏後期的司馬懿、西魏的宇文泰、東魏的高歡都差不多。自己雖然掌握大權,但就是不想別人說他篡權,而是讓自己的後代幫助自己完成最後一步。這樣也能留個好名聲。
不管怎麼說,周文王絕對是個明君。後人說最出名的六個明君“堯舜禹,湯文武”,這裡面的文指的就是周文王。
第二位君主是周武王。周武王是周文王的嫡次子,其實按照周人的慣例,應該選嫡長子繼承王位。周文王的嫡長子是伯邑考,不知道什麼原因周文王沒有選他做繼承人。有人說伯邑考早逝,也有人說伯邑考沒有周武王姬發才能高,這點始終無法考證。周武王繼位沒多久,就進行了孟津觀兵,最終覺得實力還不足以滅商,所以沒有東進。這也能說明周文王留下的家底非常豐厚。兩年後,周實力又上升,周武王正式起兵伐紂。周武王和紂王在牧野爆發了大戰,以周武王的勝利而結束。紂王在失敗後自焚而亡,商朝正式滅,西周建立。
周武王滅商之後,主要確定了以下幾件事。分封諸侯、進行井田制、建立禮樂制度。這一套是不是很熟悉,是西周社會最主要的幾個制度。雖然西周建立只有三年周武王就去世了。但周武王建立的這些制度卻成為了西周的奠基,西周的一套制度都是圍繞這幾個制度擴張的。說白了,就是說周武王不僅建立了西周,還建立了西周制度的基礎。光是這兩樣,足以說明他是明君。畢竟人家是開國之君,又奠定了西周的統治基礎。
第三位君主是周成王。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兒子,他在位期間西周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比如平定三監之亂、繼續鞏固周武王建立的一些制度、營造洛邑、派兵東征等。總的來說,他在位期間,西周國力蒸蒸日上。如果西周給君主廟號的話,給他太宗的廟號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周成王在位期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前期周公旦掌握大權。
周公旦之所以輔政,史書上說是周成王年幼。對於周成王,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他的出生年月。不過他爺爺周文王去世的時候,史書上說90歲了,繼位的是周武王。這絕對能說明周武王並不年輕。周武王當了13年君主之後去世了,時間也不短。按照這個時間推算的話,周武王應該也是在七八十歲去世的,即使再年輕,也應該有四五十歲。這樣算的話,周成王繼位時最低也應該有二十歲,高的話估計會有四五十歲。不管怎麼說,都不算年幼。而他叔叔周公旦卻掌握大權。根據周成王後來的表現,證明他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因此,這一切只能說明周公旦手中權力很大,有點類似清朝的多爾袞。周成王因此不得不聽從周公旦。但不管怎麼說,周成王絕對是個明君。
第四位君主是周康王。對於周康王,史書上說他繼續推行前兩位君主的政策,而且還平定東夷叛亂,北征略地,西伐鬼方,使得周王朝的統治更加鞏固。他和父親周成王在位期間,國家幾十年沒有用刑罰,出現了成康之治。可以說,他也是明君。
不過周康王繼位初期,由召公奭、畢公高兩位大臣輔佐。這一點和周成王時期周公旦輔佐得差不多。史書上並沒有說周康王繼位時年輕,但周成王不放心,還是要找人輔佐他。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諸侯勢力很大,周王室需要聯合其他諸侯才能更好地統治。可以說西周時期是絕對的貴族共和制,王室聯合其他諸侯一起統治。以王室的實力,不足以統治天下。這種制度在王室強大的時候還好,諸侯會臣服自己。王室能聯合更多的諸侯壯大自己實力。王室一旦衰弱,國家立刻就會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西周後面之所以滅亡和這點有直接關係。可以說,周王室是成也分封制,亡也分封制。
第五位君主是周昭王。周昭王時期,由於周朝國力強大,周昭王開始四處擴張,擴大西周的統治範圍。他先攻打東夷部落,在這裡獲得了大量的銅礦。之後開始南征南方的一些地區,南征最重要的物件就是南方的楚國。這裡需要說一下,楚國在商朝的時候就不受待見,不斷南遷。後來他們支援周朝推翻商朝,不過在周成王時期才被封為子爵,這個爵位非常低,朝見天子連吃飯的資格都沒有。因此楚人很不滿意,之後楚國君主艱苦奮鬥,實力不斷上升。周昭王在位時三次南征楚國,最後在班師回朝的途中被淹死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楚國的強大,以及一些諸侯已經開始不聽從周王室命令了。
雖然周昭王不斷對外用兵,但對西周的統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說,也是明君。這也能從側面說明,西周還在不斷崛起,否則,根本沒有能力一直對外擴張。
第六位君主是周穆王。周穆王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在位這麼久,對西周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周穆王的主要功績有制定刑書,就是完善西周的刑法;兩徵犬戎,這也能說明犬戎的強大。不過周穆王並沒有能力徹底征服犬戎,否則,西周也不會被犬戎滅亡;西征崑崙,有的甚至說周穆王見到了西王母,這一點絕對是杜撰的;東征徐國。
總的來說,周穆王在位時期,西周是四處擴張,可見,周穆王時期,西周的國力還是非常強的。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援,西周也沒能力一直對外擴張。
第七位君主是周共王。周共王對西周來說是個劃時代的存在,周共王時期,西周的對外擴張停止了,西周的國力不斷下降,西周的統治基礎也開始動搖了。周穆王在位期間雖然對外擴張使西周統治區域不斷擴大,但長時間的對外戰爭導致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周共王繼位後,面對的是父親留下來的爛攤子。這個和清朝的雍正繼位時狀況差不多。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周共王不得不改變西周的一些政策。
簡單地說周共王對西周做了一下改變;第一,裁撤軍隊,可以減少開支;第二,和周邊的少數民族和平相處,畢竟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也無法征服他們;第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只要他們向國家繳納稅金,這是承認土地私有制,也標誌著井田制開始瓦解;第四,基本上不再進行分封,以此來維持周王室的領地。
透過這些做法,西周的實力確實有所恢復。但這明確標誌著西周實力已經在下降了,想要繼續維持之前的統治已經不可能了。周共王之後,西周實力是一天不如一天,而且君主也是一個不如一個。
第八位君主是周懿王。周懿王時期,周王朝四周的少數民族開始反攻周王室了,嚴允、西戎、翟人等都不斷進攻周王室。周懿王雖然派兵進攻這些少數民族,但成效並不大。這些人甚至一度攻打到西周首都附近,周懿王連鎬京都放棄了。此時西周的處境並不好,不過周懿王生性懦弱,所以處理得並不好。雖然他不如後面的周厲王殘暴,但絕對是個昏君。
第九位君主是周孝王。周孝王並不是合法繼位的,他是周懿王的叔叔,周共王的弟弟。周懿王去世後,按理說應該讓他兒子姬燮繼位。不過由於姬燮性格懦弱,周孝王奪了本屬於他的王位,姬燮這點像他的父親周懿王。這是西周嫡長子繼承製第一次瓦解,對後面的統治也有重大影響。
周孝王繼位後,肯定要進攻少數民族來報仇。在西周的進攻下,西戎失敗,被迫向周王室每年朝貢馬匹求和。這才有了周孝王命令嬴非在西部養馬,秦國的先人正式出現在歷史上。不過秦國此時只是周王室的家臣,並不是諸侯。周孝王雖然打敗了西戎,但還沒徹底拯救西周就去世了。他去世後,還是比較厚道的,又把王位傳給了周懿王的兒子姬燮。
第十位君主是周夷王。看這個諡號就知道,周夷王絕對不是明君。而且他的性格和他父親周懿王一樣,這樣的人肯定是昏君。周夷王在位期間做的唯一一件風光的事就是征討太原之戎,一直攻到俞泉,獲得一千匹馬,這也算是小有成就。不過周夷王做的昏庸的事卻比較多。
周夷王在位期間,烹殺齊哀公。人家是一國之君,周夷王就因為聽信讒言就把人給烹殺了。周王室這個舉動徹底得罪了齊國。要知道齊國可是東方的霸主,這下東方很多諸侯國也都開始反對周王室;不僅如此,南方的楚國君主熊渠還封了自己兒子為王,這明顯是僭越。這也能說明楚國開始強大起來,南方的諸侯也不再聽從周王室了。這兩件事都能說明,有很多諸侯已經不聽周王室調遣了,周王室的統治危機非常嚴重。
第十一位君主是周厲王。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周厲王居然被國人趕走了,西周出現了14年沒國王的狀態。前面說了,此時的西周不僅有少數民族入侵的外患,內部諸侯也不聽從王室調遣,周王室的統治隨時會崩潰。如果這時候出現個能力強大的君主的話,西周或許還有救。不過此時不僅沒來個明君,還來個暴君。
首先,周厲王期間,派兵進攻周邊少數民族,不過一直失敗。這不僅讓西周邊患嚴重,而且國內反對的聲音也更多;第二,為了緩解財政危機,周厲王還壟斷山澤物產。說真的,這種現象在封建社會特別正常。但在西周根本行不通,因為當時是分封制,諸侯境內的東西是諸侯的,國王怎麼能隨便插手;第三,為了防止有人反對自己,派人監視國人。這裡面的外國人就是首都裡的人。這個就更過分了,明顯是作死的行為;第四,由於周厲王殘暴,諸侯已經不再朝貢。說真的,不管國王是否殘暴,和諸侯無關。諸侯之所以不朝貢,就是因為自己實力強大了,周王室衰微。
由於周厲王太能作,最後被國人趕走了。西周進行了所謂的共和制,由一些大臣共同掌控局面。這些大臣都是地方諸侯,說白了就是諸侯掌控了中央。而周厲王被趕走後,過了13年才去世。
第十二位君主是周宣王。周宣王是周厲王的兒子。諸侯雖然趕走了周厲王,但人家畢竟是王,也不能殺了他。他兒子畢竟是太子,現在周厲王已經去世了,也沒理由不讓太子繼位。就這樣,在諸侯的支援下週宣王繼位。史書記載,周宣王執政時期,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張仲一幫賢臣輔佐朝政。這裡面賢臣有點多,這些賢臣基本上都是地方諸侯。這也能側面反映,此時的中央已經被諸侯徹底掌控了,周王室必須有這些諸侯支援才能支撐下去。
周宣王繼位之後,在諸侯的支援下,開始進攻周邊的少數民族,邊患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不過後來由於在千畝之戰大敗於姜戎,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周宣王開始昏庸了。此時的周宣王開始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甚至還插手諸侯內務。
個人覺得,周宣王後期之所以昏庸,不是因為自己真的昏庸,還是因為周王室實力問題。由於對外作戰失敗,再加上軍隊損失嚴重,周王室對諸侯的依賴更強。當週王室更加依賴諸侯時,諸侯肯定想從周王室手中獲得更多的好處,他們之間絕對會出現矛盾。矛盾激化的結果就是,諸侯肯定又不聽周王室的了。而周宣王之所以獨斷專行、濫殺大臣,還是想把諸侯手中的大權收回來。這樣做是沒問題的,不過當時的西周根本沒這個能力。別說周王室對外戰爭已經失敗了,即使沒失敗,也未必能從諸侯手中收回權力。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周宣王去世後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此時的西周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隨時會崩潰。而之後繼位的周幽王可以說加速了西周的崩潰。
第十三位君主是周幽王。周幽王繼位後,西周本來就快崩潰了,現在又出現了天災人禍。天災是西周首都鎬京發生地震,涇、渭、洛三條河川枯竭,岐山發生崩塌。周王室的統治中心現在已經崩潰了。這個地方是周王室的根本。這些天災對本就不富裕的周王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人禍是,周幽王讓鄭桓公和虢石父掌握國家大權。鄭桓公是鄭國第一任國君,他是周幽王的叔叔。虢石父是個奸臣,只知道剝削百姓。這個行為徹底得罪了所有諸侯。這兩個人一個是王室宗親,另一個是小國的國君,他們掌控中央就意味著其他諸侯無法在中央獲取利益。諸侯肯定不樂意。
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因周幽王廢黜自己的女兒王后申後、外孫太子姬宜臼,帶著其他諸侯還有西面的犬戎進攻鎬京。他們就這樣佔領了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正式滅亡。至於《史記》裡所說的烽火戲諸侯,純屬胡扯,這裡面說的事情根本立不住腳。首先烽火戲諸侯未必好笑,褒姒的笑點未必會這麼奇怪。其次即使真的放烽火,也要等幾天甚至更久諸侯才能趕到,褒姒也不會也周幽王一直站在那等著。不過這個故事可以說明一件事,就是周王室此時已經徹底控制不了諸侯了。否則,申國也不敢造反,其他諸侯看到申國造反也不會置之不顧。
從周文王到周幽王,一共13個君主。這13個君主裡,在周穆王之前,西周是一天比一天好。不過從周共王之後,西周是一天不如一天。雖然中間有周孝王、周宣王的努力,但依舊沒有挽救西周下滑的命運。因為西周的滅亡不僅僅是國君的問題,和西周的制度有直接關係,西周的制度正在不斷崩潰。而西周建立的制度之所以崩潰,和生產力迅速發展有關係。可以說這一切不會因為一兩個君主而改變。但僅僅就國君而言,前六個都是明君,後七個只有周孝王、周宣王兩個是明君。
參考資料:
《史記》、《國語》、《竹書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