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館藏老照片,揭開一段塵封的故事......
這是抗戰時期,邊區群眾在鹽田中勞動的場景。
據資料記載,1939年蔣介石對八路軍進行了經濟封鎖,到1940年,日本侵略者進犯到黃河東岸,與陝甘寧邊區的人民軍隊隔岸相望。他們知道人的身體長期缺乏食鹽將會造成紊亂甚至有生命危險,於是封鎖海鹽內運,又禁止湖鹽生產,一度給陝甘寧邊區的軍民造成了無鹽可吃的困境。
黨中央開展大生產運動後,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產鹽”。生產食鹽不僅能使陝甘寧邊區140萬人自給自足,後來還供應山西、河北等抗日根據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邊區政府的財政收入。
1940年前,邊區的食鹽生產基本是靠天吃飯,春天將鹽田修好,落雨後從鹽池取水灌入鹽田,曬七八天後便可結晶成鹽,食鹽生產受環境影響較大。1940年後,陝甘寧邊區派時任延安自然科學院副院長的陳康白博士帶領助手奔赴定邊進行指導,不但擴大了鹽田的規模、縮短了生產週期,還透過科學的方法使得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產鹽。
後來邊區還成立了鹽務局,實行群眾參加打鹽的獎勵制度,如凡來鹽池一戶獎羊一隻,五戶獎牛半頭(折錢或羊五隻),十戶獎牛一頭,同時還鼓勵鹽戶僱用長工或短工,以增加打鹽的勞力,這就有了文頭的那張珍貴的照片。
食鹽成了邊區的主要特產之一,尤其在定邊縣,至今食鹽還與皮毛、甘草並稱為“三寶”。
(本篇故事部分資料為館藏資料記載,參考文獻:《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鹽業》《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食鹽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