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小吃品種繁多,歷史悠久,製作精細,崇尚真味,且大部分來自民間的奇思妙想。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隨處都有茶餐廳,這裡彙集了廣東的各類小吃。而且許多小吃,名字都很奇異,味道卻很好吃。
廣東小吃,不像四川小吃那麼辣勁十足,也不像揚州小吃那麼依時而食,更不像北京宮廷小吃那麼彙集百家,它只是簡單地重現,但是在簡單中又不乏奇異和新意,廣東小吃和廣東糖水、廣東靚湯、廣東涼茶一樣,都是嶺南飲食文化的一種體現。
小編整理了10種廣東的奇異小吃,以饗大家,還是排名不分先後。
鳳城魚皮角——雲吞、餃子皮是魚皮
“吃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大良的雅號叫鳳城,這是因大良有一山叫鳳山,山形近似引頸長鳴的鳳凰而得名,這裡的名廚極多。鳳城魚皮角始制於清代大良“馮不記”老鋪。這家老鋪對傳統的雲吞、餃子進行了一次改革。
廣東的雲吞皮薄肉多,非常好吃,有“玻璃雲吞”的美名,但是皮薄容易煮爛。因此,馮不記就改良雲吞皮,用鮮鯪魚的肉糜和麵粉揉勻做成皮,再包入肉餡、蝦仁、鮮筍等餡料,做成餃子,這樣的魚皮雲吞不僅好吃,而且耐煮。不得不歎服廣東人在小吃上的奇思妙想。
大良磞砂——吃的不是砂
大良磞砂全稱是大良蟲崩砂,蟲磞砂是順德的油炸麵食品,始創於清乾隆年間縣城東門外的成記老鋪,初為脆硬薄片,後來經李禧記改進,風味甘香酥化,鹹甜適度。蟲磞砂種類很多,口味也有很多種,有蠔油、蝦蓉、欖仁、南乳等。現在製作的多為南乳蟲磞砂,一口咬下去,“咔”一聲碎了,再慢慢嚼,南乳的香味在口腔裡盤旋,香酥鬆脆,口感特別。
糯米雞——有糯米有雞,卻不是粽子
相傳糯米雞的古代製法是以糯米、瑤柱、蝦乾粒等為餡料,放入已經去骨的雞翼中,蒸熟而成。然而,古代製法的糯米雞,現時仍以糯米雞翼的名稱在少數食肆出售。
糯米雞與粽子的區別除了用荷葉、粽葉包外,還有其他不同,糯米雞用荷葉折實,方塊形狀,粽是用繩紮實,是長條或菱形狀。更主要的區別是,糯米雞是用蒸具蒸熟的,而粽子用水煮熟的。糯米雞的米飯吃起來較軟綿,粽子的米飯則稍硬一些。另外,粽子與糯米雞的材料也有不同,廣東的粽子主要用豆、肥豬肉、鹹蛋作餡,而不是用雞。
大埔老鼠粄——只是像老鼠而已
大埔老鼠粄,是廣東大埔客家的一道小吃,是粄團經“粄擦”擦出,短短的且兩頭尖,有點像老鼠屎,所以得名。老鼠粄就是黏米磨成粉,再用開水拌合,反覆揉搓成軟韌合適的粄團。古時做法是將粄團放在篩上,然後壓出一條條的粄條,和中山的瀨粉有些類似,不過瀨粉是米漿從甑孔中“瀨”出來的。
算盤子粄——沒有算盤的小吃
算盤子粄,亦稱芋仔粄,也是大埔縣頗負盛名的客家小吃,是用煮熟的芋頭與澱粉搓勻做成小圓粒,就和算盤子一樣。可以炒或者煮,可以當成小吃,也可以當成主食來吃。
算盤子粄也是很多客家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小吃,象徵團團圓圓。借“算盤子”的意頭,也祈盼自己來年更加精打細算,掙更多錢。只是和算盤的珠子形狀相似,其實就是芋頭做的一種小吃,但是寓意非常美妙。
沙翁——形似白髮的老翁
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載,當時廣東人以糯米粉加上白砂糖、豬油同煮,稱為“沙壅”。沙壅後來改為用麵粉,而不用糯米粉,並加入雞蛋。因炸熟後粘上一層白糖,猶如滿頭白髮的老翁,故又稱沙翁。
沙翁表面脆口,內裡松化,而且蛋味香濃,從前在香港很多酒樓和茶餐廳都有供應,現在已較為少見。沙翁是一種現做現吃的點心,涼了就不好吃。小編在大眾點評查詢,廣州只有三家酒店還在做沙翁,這道小吃快失傳了。
布拉腸粉——用布拉出來的,沒有腸
腸粉又名布拉蒸腸粉、卷粉、拉粉,是一種米制品,沒有任何一種腸在裡面。憑藉著色澤白如冰雪,粉皮薄如白紙,且口感嫩滑微韌等特點而遠近聞名。廣東腸粉品種多樣,各個地區的做法也都有所差別,其中一種是把米漿攤在細棉布上,用高溫蒸汽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中捲入許多好吃的東西。這種粉皮很像爽滑的豬腸,取了個令外地人不容易理解的名字—布拉腸粉。
布拉腸粉主要是以餡料為品嚐重點,拉腸的中間可以包裹任何食材,豬肝、雞蛋、牛肉、豬肉等等,幾乎所有你想到的東西,都可以和它匹配。
撒尿牛丸——因周星馳電影而火
小編第一次知道撒尿牛丸是看周星馳的電影《食神》,但是撒尿牛丸的歷史非常之久,到現在200多年了。清朝順治年間,上海松江的王姓人家發明,後來王家後人來到香港,在香港專賣撒尿牛丸,逐漸成為港島名吃。鴉片戰爭時期,港式牛丸流傳到國外,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將該美食御封為“貢丸”。
為何叫撒尿牛丸?有兩種說法:一說牛肉丸中加的蝦爬子在香港就被稱為撒尿蝦,故得此名。另有一說是,丸中帶湯,吃時一咬湯汁四濺,像撒尿一樣,因此叫撒尿牛丸。
揭陽乒乓粿——只是諧音而已
乒乓粿,是揭陽的一種粿品,又叫檳醅粿,裡面有種餡兒料叫檳醅,是一種可食用的野草。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制檳醅麩時,檳醅麩焗熱膨脹時,會發出“噼啪”的響聲,如同打乒乓球的聲音,遂將其改名為乒乓粿。另一說法是有外地人在揭陽買檳醅粿時,念為“乒乓粿”,此後便流傳了下來。
乒乓粿是用糯米粉做成粿皮,用砂糖、花生、芝麻等做粿餡兒。包起來之後用木模子模印各種花紋,再用豆腐膜墊上,蒸熟後晾乾就可以了。吃的時候,可以再蒸熱或者烤制、煎熟均可。
潮汕無米粿——確實沒有米
潮汕的粿品非常之多,大部分用糯米或者大米做粿皮,少部分用其他植物,比如鼠殼粿(乒乓粿就是它演變的),是用的一種野草。而無米粿,又叫粉果。是用番薯粉做的粿皮,成品透明晶瑩,因此還有個名字叫水晶包。
它的餡兒有鹹、甜兩種。鹹的一般是土豆、芋頭、沙茶、竹筍等,甜的則多用芋泥和豆沙。可是直接蒸熟了吃,也可以用油煎著吃。它的粿皮晶瑩剔透,煎完後顏色金黃,更有食慾,十分的可口。
廣東物產豐富,可食頗多,自古就有“廣府食異”的說法。現在也有“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的網路梗。在小吃上,也可以看出來這個特色,儘管這些小吃非常之美味,但是非要起個奇特的名稱。讓人望名生畏,不得不說這也是廣東飲食的一大特色吧!
(文中所用圖片部分來自網路,有版權需求的請聯絡作者刪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問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