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很常見,表現為久站或久行走所出現足跟內側或外側的疼痛,足跟部位不紅不腫,但可能會導致行走不便。
仔細觀察那些足跟痛的病人,他們往往會有一些特點:比如肥胖,產後女性、愛穿高跟鞋的女性,還有駝背的老人。足跟痛,在臨床上會有很多診斷名稱: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足底脂肪墊萎縮、距骨下關節炎、跟骨後滑囊炎……
除了手術外,很多情況下傳統的醫生可能會推薦病人回家踩網球放鬆足底筋膜;熱水燙腳和熱療增加足跟附近血液迴圈;針灸按摩等放鬆周圍軟組織;服止痛藥、外用膏藥等減少疼痛;有時也會採取封閉方式想達到一勞永逸。可有時事與願違,疼痛反覆出現,病人覺得痛苦纏身、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知其痛,不如知其所以痛,我們不僅僅要從區域性,更要從整體觀來看足跟痛,會發現對如何處理問題更有啟發。
足跟痛的原因
很多人的足跟痛發生在行走時,於是乎,我們不得不分析在行走中各個關節的變化。步態主要分為8個時相,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的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都是不斷地處於伸屈變化中。
正常人在步態行走時,往往是足跟外側先觸底,然後足跟內側,接著足部觸底負重等,這個時候我們的足踝受力是非常多的,也容易發生損傷。
毫無疑問,下肢對人體的步態和功能非常重要。下肢的骨骼包括骨盆、股骨、脛骨、腓骨和足部骨骼,而下肢關節則包括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由於下肢扮演著支撐體重的角色,因此骨骼肌需要具備一定的功能才能完成力量的傳導過程。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下肢需要能夠迅速變化的槓桿系統,以適應步態週期中靈活性和穩定性的交替變化。另外下肢需要一個穩定的腰椎、骨盆區域,以控制各環節的運動,這就是所謂的“開鏈功能”。
透過骨盆和髖關節周圍肌群收縮控制,形成足部穩定的三角負重結構,為下肢近側端提供支撐,以維持正常的功能。特別是足部旋前、旋後的控制,在步態行走過程中非常重要。由於複雜的鏈式反應沿著整個下肢產生,因此應該將下肢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單獨的關節和環節。
長期行走姿勢錯誤
足跟痛通常和長期的病理性適應相關,長期行走姿勢錯誤往往會引起肌肉失衡和非對稱力量不足。由於不良的代償已經產生,這種適應性變化會發展為疼痛甚至引起損傷。作為直立行走的生物,人們沒有足夠的空間去代償或力量再分配。因為直立行走限制了其他部位代償受傷肢體而繼續發揮功能的這種能力。
髖關節活動不足
髖關節功能活動不足,會導致膝關節代償、踝關節代償。若踝關節代償多,則踝關節容易出現疼痛;當然也可能是膝關節活動不足而導致髖關節和踝關節代償,也可能產生足跟痛。
所以對足跟痛的病人我們也要從生物力線的角度上去考慮,是否存在力線問題,所以各種錯誤的體態就要矯正了:X型腿、O型腿、骨盆前傾、扁平足等,不僅僅關係到美麗,更關係到整個的脊柱健康。
運動鏈上的肌肉
我們也可以從運動鏈角度去考慮足跟痛,我們下肢是分為屈肌鏈和伸肌鏈的。屈肌鏈包括屈髖的髂腰肌、屈膝的膕繩肌、屈踝的脛骨前肌;伸肌鏈則包括著伸髖的臀大肌、伸膝的股四頭肌和伸踝的小腿三頭肌。
小腿三頭肌是非常容易引起足跟痛的肌肉,但是三頭肌為什麼緊張是需要仔細討論的。
可能1:足踝長期處於蹠屈狀態,小腿三頭肌被動縮短,導致三頭肌習慣該長度,最終產生足跟痛。
可能2:由於久坐我們的臀大肌長期處於拉長狀態,肌力降低,所以這時候我們的股四頭肌或小腿三頭肌會在完成下肢所有伸展動作中做代償,於是乎小腿三頭肌就發生了緊張,產生了足跟痛。其實該類足跟痛病人真實問題可能是髖部伸展不足,可能你把伸肌鏈的整體力量強化了,足跟痛就消失了。
可能3:患有上交叉綜合徵的老人往往存在著足跟痛,即久站之後足跟下方疼痛,可能原因是因為重心前移,視線變低,為了平視,我們只有屈膝才能使視線平行,看到前方;使重心向後移,維持身體平衡。所以腓腸肌在這種情況下是一直在收縮維持姿勢,它可能與長期的足跟痛有關。
綜上所述:
治療足跟痛除了區域性(足底筋膜、小腿三頭肌等)的處理以外,還要有著髖關節活動的活化,如屈髖、伸髖、髖關節外展的活動,也要有膝關節位置的矯正,整體姿勢(生物力線)的矯正。
6種足跟痛的治療方法
1、熱敷
用熱水浴足就是一種簡單且易行的方法,不僅可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還可以消除無菌性炎症反應,減輕足部的疼痛。
2、足部加墊
根據痛點在鞋墊與骨痛相應部位,隨疼痛範圍剪成空洞,或者在足下痛點相應部位用棉花或舊布,毛巾等墊高鞋墊一點點,對跟下滑囊炎有持續擠壓按摩作用,促使區域性炎症擴散。
3、研磨法
腳踩任一材質的圓球形,大小如彈珠,踩在跟痛點流動研磨,每天2次,每次10min。
4、滾動法
將圓木棒或鐵棒踏在腳跟下,透過前後滾動按摩全足部軟組織,每天1~2次,每次10分鐘,這對腱膜炎、跟下囊炎和脂肪墊炎都很有效。
(5)小針刀療法:小針刀透過對足跟區域性壓痛點進行剝離,從而對足跟慢性軟組織病變部位進行閉合性手術鬆解,療效良好。
第一支針刀鬆解跟骨結節前下緣蹠腱膜中央部分,從跟骨結節前下緣進刀,刀口線與蹠腱膜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垂直,針刀經面板、皮下、脂肪墊到達根骨結節前緣骨面,調轉刀口線90度。在骨面上向前下方鏟剝2--3刀,範圍不超過0.5cm。
第二根針刀鬆解根骨結節內緣蹠腱膜內側部,在第一隻針刀內側2cm的壓痛點定位。從根骨結節內緣進針刀,刀口線與蹠腱膜方向一致,針刀體與面板垂直,針刀經面板、皮下、脂肪墊到達根骨結節內緣骨面,調轉刀口線90度。在骨面上向前下方鏟剝2--3刀,範圍不超過0.5cm。
6手術治療: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跟痛症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有:足跟骨刺切除術(X片證實有骨刺)、跟骨鑽孔術(適用於跟骨內壓高的患者)、跟骨滑囊切除術、平足症的跟骨截骨術、跟骨神經切斷術等。
上述生活中基本的緩解措施和鍛鍊方法,如果不能起效,足跟仍然疼痛持續或嚴重的,你就要來醫院骨科,找醫生幫你做專業的診斷了!
足跟痛症家庭康復
1
軟組織放鬆
① 取坐位,將患足踏在注滿溫水的塑膠瓶上前後來回按摩放鬆。
② 每次30-60秒,3-5組,早中晚持續
2
增加活躍度
① 伸展動作需停留15-60秒,動作緩和慢慢伸展,拉到有酸、緊、舒服,不要到疼痛難忍的範圍。
② 每個動作連續在3次-5次,早中晚持續
3
屈膝跟腱牽拉
① 面朝牆站立,健側下肢居前,屈膝支撐,患者下肢居後,足趾稍指指向內側。
② 保持雙腳足跟平放於地面,朝牆下沉雙側髖部。
③ 保持拉伸狀態30s,然後放鬆並保持30s。
④ 每天2-3組,每組重複4次,持續3-4周。
4
小腿離心運動訓練
① 前腳掌踩在臺階上
② 快速抬起後腳跟緩慢向下落
③ 至腳後跟低於前腳掌的位置
④ 重複10-15次,維持30s再放鬆30s。
⑤ 每天2-3組,每組重複4次,持續3-4周。
5
跟腱拉伸訓練
① 面向牆站,同時健側的膝關節屈曲作為支撐,患側下肢伸直,前足稍屈。
② 保持雙足的後跟平穩著地,雙髖中心下降,使軀幹面向牆面。
③ 每天2-3組,持續3-4周。
6
穩定性訓練
① 利用單腿站立創造不穩定的環境,提供下肢穩定性訓練。
② 每次30~60秒,每天5-10次。
足跟痛在臨床上主要有八種病症,而這些病症皆可表現為足跟及周邊疼痛,疼痛位置多為以下四個位置(如圖)。①足底接近足跟處;②壓痛點在足跟正中點靠後一些;③足跟部上方的、內部的疼痛、痠痛、壓痛、僵硬,活動後加劇。④足跟部的疼痛,休息後減輕,活動後加重。
壓痛點各異 處理也有別
有研究表示,足跟痛的壓痛點有四個
而引起疼痛的原因也會有差別
因此,止痛的辦法也不止一個
具體如下:
壓痛點①(足弓靠後)
1.冰敷:用毛巾包裹冰塊敷於足跟和足底,每天4次,1次15~20分鐘;
2.藥物治療:口服阿斯匹林或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必要時區域性注射類固醇類激素;
3.矯形器具:使用特殊足墊支援足中弓區域。
訓練方法:取坐位,前後來回滾動網球,動作要慢,讓足底充分舒展。每組每次3~5分鐘,重複2~3組。
壓痛點②(後跟大面積疼痛)
1.少負重走路,減肥;2.穿鬆軟、厚底的鞋子,保持鞋內的幹潔;如果是汗腳,最好長期備兩雙鞋子;3.熱敷;4.衝擊波治療。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足跟痛不建議進行封閉治療。
訓練方法:取坐位,用手抓住腳趾向上向後牽拉,直到感覺足底牽開感到舒服,維持該姿勢約15~30秒,然後放鬆。重複該動作5次為一組,每天進行3組訓練。
壓痛點③(足跟部上方)
1.注意休息,避免負重,合理運動;可進行牽拉和加強小腿肌肉訓練。2.使用支撐墊。支撐墊可以抬高腳踝,以減少對跟腱的拉伸。還可在夜間睡眠時使用夾板,保持跟腱固定。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足跟痛禁止進行封閉治療。
訓練方法:平躺在床上,抬起並伸直腿,用一條毛巾把足前部裹起來,然後雙手拉動毛巾,拉伸大腳趾根部球狀關節和腳踝,直到膝蓋伸直,足部慢慢指向鼻子。
壓痛點④(足跟部下方)
1.抬高患肢;2.注意休息,理療和按摩;3.外用敷藥和使用非甾類藥物抗炎鎮痛,必要時可以進行封閉治療。
訓練方法:將一塊毛巾放在地面,患腳平放於毛巾上,腳後跟著地,用腳趾不斷地抓住毛巾然後放開。每組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