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聊聊上熱下寒。
現在上熱下寒的人還真不少,上半身好似一片火熱,下半身卻一片寒涼,你說難受不?
上熱,會熱在哪裡呢?
熱在頭面,熱在胸膈,比如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喉嚨疼痛、牙齦腫痛、失眠煩燥等等,都是上熱的症狀。
下寒,又寒在哪裡呢?
寒在腰膝,寒在腿腳,比如小肚子常感到發涼、腿腳也涼、容易腹瀉、夜尿頻多等等,都是下寒的表現。
還可以伸出舌頭,照照鏡子,如果舌質淡白,舌尖紅,那十有八九是上熱下寒了。
上熱下寒最讓人頭疼的地方,就是既不能用補藥,也不能用瀉藥,因為一補就會上火,一瀉肚子就不舒服,可以說是寒上加寒。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不妨換種思路,用上面的熱暖下面的寒,用下面的寒清上面的熱。
調理的思路有了,調理的方法也就出來了,推薦一個2 味藥的茶療方,薄荷枇杷飲:
枇杷葉、薄荷,加紅糖少許泡茶喝。
我們先看枇杷葉,它可調節肺胃之氣。
中醫認為,火性炎上,體內的火是往上走的,自己不會下來,心火要降下來,就要藉助肺胃之氣,因為肺氣和胃氣都是往下走的。
枇杷葉可降逆氣,把肺胃裡面的逆氣降下去,逆氣一降,心火就能往下走溫暖下焦。
我們再看看薄荷,薄荷可調肝氣。
同樣的道理,腎水要上行,也要有一股向上的助力,腎水藉著這個力道才能往上走,這股助力從哪裡來呢?從肝氣來,肝主升發。
《本草新編》裡說,薄荷尤善解憂鬱,就能助肝氣往上升,肝氣升發,腎水就能借這個力道往上走,就能把上焦的火熱壓一壓。
這樣一來,心腎就相交了,寒熱就對流了,一些心腎不交導致的問題,就會逐漸好轉。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加紅糖?
枇杷和薄荷都是涼性的,而紅糖性溫,可制約其他兩味藥的涼性,紅糖還可以補血、調味,使整個方子寒熱適中,中正平和。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