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阿伯特第一次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作戰時只有23歲,他的目標很清楚,就是“提爾皮茨”號,德國有史以來最具威力的戰艦之一。
巴德·阿伯特1921年1月26日出生在倫敦以東40英里的紹森德昂斯。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察,他有四個兄弟姐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巴德還是一名保險公司職員,每天乘坐火車去倫敦上班。1941年,20歲的他加入了皇家海軍。“我的第一選擇是海軍,”他說。“我想,如果我不被海軍錄取,我就試試皇家空軍。但我最終進入了皇家海軍航空兵,也被稱為艦隊航空兵。我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組合,既在海軍,又能飛行!”
巴德的四個兄弟姐妹也參了軍。比爾加入了英國陸軍,他後來在法國卡昂被炸斷了腿;瑪格麗特參加了陸軍女子服務隊;格溫也是加入了陸軍;唐則進入了皇家海軍。
巴德服役的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基地是在蘇格蘭北部,主要執行反潛巡邏任務。“我主要駕駛的是劍魚飛機,一架老式的雙翼機。它的起落架是固定的,沒有引擎蓋,沒有駕駛艙蓋,一切敞露著,也沒有無線電。這是一個相當簡潔輕巧的飛機。但人們稱之為‘捆綁袋’,因為批評人士說它們就像是被繩子捆在一起一樣。劍魚裡有三個人,分別是飛行員、領航員和無線電員兼尾炮手”
英國在蘇格蘭的主要海軍基地是奧克尼群島的斯卡帕灣。“整個本土艦隊將會相對安全地停泊在那裡,”他說。“我曾在幾艘航空母艦上服役過:‘傑出’號、‘不屈’號、‘勝利’號、‘憤怒’號和其他幾艘。”
他們訓練最艱苦的部分是學習如何在航母的甲板上起飛和降落。航母的速度和風速都是關鍵因素。正如巴德解釋的那樣:“你需要一定的速度才能從航母上起飛。當航母以20節的速度迎著20節的水面風行駛時,在就能產生40節的甲板風,而劍魚只需要10節就能升空了。”
他駕駛的是一架“青花魚”。這架飛機堪稱豪華,因為它有一個可滑動的座艙蓋,所有三名機組成員坐在裡面,能夠躲避惡劣天氣的傷害。後來,他又換成“梭魚”。“我們的飛機被稱為‘TBR’:魚雷轟炸偵察機。但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偵察。”
不久,巴德被派往北海和大西洋進行護航工作。巴德的中隊負責監視潛伏在水下經常偷襲盟國商船的德國潛艇。他在大型航母一住就是幾個星期,每艘都能容納上千人。“我們要航行到橫渡大西洋行程的一半,然後再返回。”
他的中隊負責保護商船從北美越過冰島到達英國,還有一條路線是到達俄羅斯港口,主要是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蘇聯歐洲部分西北部一城市),這裡接收大量接受蘇聯急需的對德作戰物資。
儘管巴德和他的機組經常巡邏,但巴德從未對潛艇投下任何深水炸彈。“U型潛艇通常非常小心地待在水下。他們很狡猾,所以不輕易浮出水面。”結果,他們看不見目標,也無法發射魚雷。
這期間,巴德奉命練習夜間轟炸,他駕駛他的149號“梭魚”飛到海岸50英里處,那裡有一些漂浮的目標。在扔下炸彈後,便返航了。途中,他會低空飛越水面來測試飛機的新無線電高度計。但事故並不少見,儘管巴德說他的中隊沒有人在起飛或降落時喪命。如果飛機不能起飛成功,機組人員就不得不棄機,並落入水中等待護航驅逐艦來救起。
轟炸“提爾皮茨”
巴德飛行生涯中最著名、最驚心動魄的一次發生在1944年4月3日,當時他接受命令轟炸德軍的“提爾皮茨”號。包括巴德在內的四個皇家海軍中隊要攻擊的目標便是英國海軍所說的“鐵妓女”-“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提爾皮茨”號是歐洲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艦,它是可怕的“俾斯麥”號的姊妹艦。自從1941年“俾斯麥”號被英國海軍擊沉後,“提爾皮茨”一直躲在挪威峽灣,很少冒險出擊,但他對盟軍艦船甚至艦隊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其厚重的裝甲和威力巨大的艦炮,以至於它基本上將英國本土艦隊都牽制在了斯卡帕灣。
“提爾皮茨”號於1939年建成下水。它長251米,寬38米,滿載排水量53,000噸。艦上163,000馬力的發動機使她成為當時最快的戰艦。她的艦員超過2000名官兵。
為了消除這個巨大的隱患,英國海軍部發起了一項名為“鎢行動”的秘密計劃,旨在擊沉這艘致命的德國戰列艦。四個中隊的艦載機將從兩艘航母上起飛並對“提爾皮茨”發動突襲。
巴德的中隊先是停留在“勝利”號航母上,隨後又轉移到“狂怒”號上。之後,中隊分成兩撥,分別駐紮在兩艘航母上。“狂怒”號是當時資歷最老的航空母艦。她於 1915年下水,但最初並非是作為航母而設計的。她在1920年代進行了改裝,但甲板非常不平整。
在這次行動中,巴德駕駛的是一架“梭魚”式轟炸機。編隊是分成兩個波次從航母上起飛的,每波都有21架“梭魚”,以及40架護航戰鬥機,其中包括“地獄貓”、“野貓”、“海盜”和“海火”。第一波於黎明時分起飛,毫無波折地到達了目標上空。他們順利地扔下炸彈後就飛回航母。但他們卻沒有料到,“提爾皮茨”號只是受了一些小傷。
巴德是在第二波中起飛的,但兩個波次之間相差一個小時,因為將下一個波次的“梭魚”升上甲板、加油和裝彈都需要時間。同時,與戰鬥機相比,轟炸機又慢又重。而其中一些戰鬥機,尤其是那些具有海鷗翼的“海盜”戰鬥機就像火箭一樣地飛離航母。動力不足的過載轟炸機則被遠遠地安放在甲板的尾部。他們在飛到甲板盡頭之前,必須將發動機開到最大功率才行。一旦他們飛上天空,巴德和他的中隊就在水面上低飛以避免被德軍雷達發現。
“我和尾炮手-海軍軍士Gallimore以及領航員-中尉Bill Peck一起擠進了‘梭魚’。我們飛到離水面僅50英尺的海岸上空飛行,以至於海浪幾乎都要打到我們的機翼”。” “提爾皮茨”停泊在距離英國艦隊120英里外的挪威峽灣內。當攻擊編隊到達挪威海岸線的時候,他們急速拉昇到9000英尺的高度,飛越群山向內陸飛行。當時冬天即將結束,天氣晴朗,山上白雪皚皚,景色宜人。但當巴德他們接近目標的時候,風景就被拋到了腦後。“我們終於在峽灣的盡頭完成了最後一個轉彎,然後就看到了停泊在港口內的‘提爾皮茨’號。”
第一波攻擊對“提爾皮茨”號造成了重大破壞。幾顆炸彈落在了船的主甲板上,但是 600 磅的大型穿甲炸彈沒有一個能夠穿破船體厚厚的裝甲。又驚又恐的德國人立即為反擊更多的襲擊做好了準備。所以當第二波轟炸編隊到達的時候,立即遭遇了猛烈的防空火力,同時還有數十架德軍的梅塞施密特戰鬥機從太陽底下向他們衝來。
巴德的中隊中有九架脫離了編隊開始向“提爾皮茨”進攻。但戰列艦被岸上德國人施放的厚厚的煙霧籠罩著。每架都攜帶著三枚600磅炸彈的“梭魚”在俯衝過程中被向他們射來的高射炮彈衝擊波中震撼著,以至於很難保持直線瞄準。英軍護航的戰鬥機則盡力與梅塞施密特們進行纏鬥,而其他戰鬥機則飛到下方掃射“提爾皮茨”的甲板炮塔和岸上的高射炮臺。
“梭魚”投下炸彈後,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和儘可能低的高度飛走,返回航母。最終他們只損失了九名飛行員和四架飛機。戰況本來可能更糟,因為“提爾皮茨”上空的煙幕其實也遮擋了德軍高射炮手的視野,他們只能盲目地朝天開炮。
返航的時候,天空突然變得陰沉沉的。中隊現在很難找到自己的航母,而且他們還在敵方領土上空。沒人知道德國空軍是否會展開追擊,而無線電通訊是絕對禁止的。一些飛行員因為實在找不到雲層下的航母,最終只有在北海棄機或返回挪威海岸,在那裡跳傘後向冷酷的德國軍隊投降。巴德就比較幸運了,他透過雲層終於發現了“狂怒”號航母,但他此時必須降落了。
他們選擇的做法是從航母甲板上空的高處採用近乎怠速的方式下降,而不是像美軍那樣從艦尾貼著海浪進場。航母的尾部在波濤洶湧的海浪作用下,上下起伏,高差可達30英尺。如果駕駛技術不嫻熟,就有可能狠狠地撞上艦尾。而英軍的“梭魚”則採用半油門的方式進場,剛好在甲板的上方,幾乎中央的地方下降。那裡甲板的晃動是最小的,但你只有祈禱尾鉤能抓住最後那根攔阻索。
令人慶幸的是巴德的飛機成功著艦,“鎢”行動終於取得了成功。“提爾皮茨”號雖然沒有被摧毀,但也嚴重受損,以至於長時間都無法出海。此次行動,英軍斃傷德軍數百人,包括其指揮官漢斯·邁耶。幾個月後的1944年11月17日“提爾皮茨”號終於被皇家空軍的巨型炸彈給徹底擊沉。
戰後,巴德留在海軍並在北愛爾蘭度過了一年,在那裡他遇到了後來的妻子瓊·戈達德(Joan Goddard)。1948年2月退役後,他回到倫敦繼續從事保險業。這對夫婦於1957年移民到加拿大並育有兩子。巴德在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擔任過保險代理人,然後於1960年又搬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克蘭布魯克。巴德繼續從事保險業務直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