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這篇文章發過一次,不過寫得太粗糙,這兩天又仔細打磨了下,重新發下,如果看過就可以不用看了。
這個問題太弱智以至於我以為根本不需要再解釋了,不過震驚地發現太多人以為我軍就是靠電影裡那樣瘋狂堆人命堆出來的,尤其是這兩天電影裡的一個鏡頭,讓不少人以為我軍就是那樣打仗的。
這就有點讓人覺得悲哀了,拜託,志願軍沒那麼蠢,如果真是隻知道搞什麼集團衝鋒,我軍的戰術水平跟伊朗人差不多,在鴨綠江附近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其實真正的“人海戰術”早在19世紀後期,也就是我國第二次鴉片戰爭那會兒就已經終結了,因為當時步槍出現了大幅變革,跟第一次鴉片戰爭完全不是一碼事。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國對中國的技術代差並不是特別大,跟很多人理解不一樣的是,當時英國人取勝的關鍵是他們快速把部隊移到一個清廷實力薄弱的地方,形成區域性優勢,大炮一轟,然後英國步兵登陸,最後用刺刀突擊打垮清軍,對,清軍拼刺刀都拼不過英國人。
我們現在總喜歡說當時大清有百萬士兵,問題是這百萬人散佈在全國,鴉片戰爭期間打了幾仗,大清投入的兵力最多也就萬把來人,實際在前線戰鬥的兵員很少超過千人以上,而英軍基本都是清兵的兩三倍以上。
當時英軍使用的是一種叫“布朗貝斯滑膛槍”,打一槍得先倒火藥,再裝彈丸,還要用棍子懟瓷實,而且那時候子彈有的大有的小,有時候甚至得用錘子敲推彈杆,才能把子彈敲進去,弄不好還炸膛,下雨天淋溼火藥不能用。
關鍵是精度也就這麼回事兒,一百米打人形靶命中率五五開,到兩百多米外的精度也是不能看。從這點上來說,布朗貝斯和清朝鳥槍一個水平,甚至還不如抬槍。所以英國人當時也是靠陸戰拼刺刀取勝,這時候英軍和清軍差不多,到最後都是步兵團戰,跟冷兵器時期沒啥差別。
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就完全不是一碼事了,英法聯軍裝備了大量的線膛槍,射速和精度都有了大幅提升,所以通州八里橋三萬蒙古騎兵發動集團衝鋒,英法聯軍擺開陣勢齊發,最後蒙古死了一地。
傷亡人數到現在也說不清楚,說死了一千到兩萬的都有。不過結果是確定的,三萬蒙古騎兵徹底喪失了戰鬥力,英法聯軍死了三個人,還是因為自己不小心從馬上掉下來。到此為止,大規模的人海衝鋒已經沒了意義,只是增加殺戮的速率。
隨後出現了機槍,1854年英國陸軍射殺蒙古人用的那種米尼步槍跟隨後出現的馬克沁機槍比起來就是個兒童玩具,屠殺效率差了好幾個數量級。
機槍這玩意江湖人稱“死神鐮刀”,在索姆河戰役中,英軍採用密集隊形突擊, 遭到德軍馬克沁機槍的強大火力殺傷,一天損失近 6 萬人。
奇怪的是,英國人很早就知道機槍的威力,在“一戰”前英國軍隊在非洲與蘇魯士人的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而且英國軍事觀察員在旅順前線目睹過日本的“板載衝鋒”,也知道日本人為了一個203高地發動集團衝鋒,死了6萬人。英國人儘管經驗豐富,但是依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自己玩上了集團衝鋒。
不止英國人腦子有問題,德國人也不清醒,《八月炮火》裡寫了一件事,說是德軍開始進攻比利時要塞烈日的時候,士兵們長期沒打過仗,頂著機槍,就跟拿破崙戰爭時期似的,整整齊齊排著隊往上衝,被機槍成片掃倒,屍體迅速堆了兩米高,變成了“屍山”。
一名比利時軍官寫道,“德軍一排排地並且幾乎是肩並肩地衝過來,直到中彈倒地。倒下去的傷亡人員堆疊成一堵可怕的街壘,快要遮住我們的槍口,為我們帶來麻煩。街壘越來越高,我們實在不知道究竟是隔著它射擊好,還是走出去用雙手開拓出一些通道……可是你相信嗎?——這堵用屍體和傷員砌成的名副其實的牆垛卻幫助了那些令人驚歎的德國人,使他們得以越爬越近,終於爬上碉堡前的斜坡。但是他們最多隻能走到一半,因為我們的機槍和步槍的火力把他們擊退了。當然,我們也有損失,但和敵人蒙受的大量傷亡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
機槍的出現讓戰爭徹底發生了變革,在仔細規劃好的防禦陣地面前,任何步兵的集團密集進攻都是自殺。後來又出現了更加高效的玩法,什麼燃燒彈,大口徑火炮,一炮下去一個大坑,籃球場那麼大的範圍內屍骨無存。
說了這麼多,就想跟大家解釋下,咱們這些鍵盤俠都知道的東西,那些一線指揮官能不知道?
那為啥到處流傳著我軍搞“人海戰術”呢?
主要是韓國人搞出來的,韓國在朝鮮戰爭中表現是很差的,韓軍的前身是日本在朝鮮的偽軍,兵源本來就不太行,有點出息的人誰會去做偽軍?而且日本人顯然也沒好好訓練,韓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一塌糊塗,在志願軍剛入朝的時候,有一次伏擊了一個韓軍駐地,韓國人三千人少做抵抗就撒丫子猛跑,竟然逃出來2700人,隨軍美國記者非常失望地寫下:
“一個原因可能起自於朝鮮人腦子裡根深蒂固的對中國士兵所懷有的傳統恐懼心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第2團3100名官兵中有2700名後來逃到了清川江,這就有力地表明,他們逃跑要比打仗賣力多。”
直到朝鮮戰爭都要結束了,韓軍還在金城戰役中被志願軍打成了狗,所以想盡辦法汙衊志願軍,顯得自己表現差是有原因的。
他們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兩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說是為啥志願軍能死守一個坑道或者陣地呢?因為那些士兵都被鐵鏈鎖在了坑道里,只能戰鬥到最後。
第二個說法不僅韓國人自己深信不疑,還把國內的一些人的腦子給帶壞了。也就是那句“中國士兵比子彈還多”,每次進攻都是漫山遍野地發動萬人大沖鋒,言外之意就是中國不把人命當回事,韓國人打不過的原因就是人太少。
他們不但這麼想,還拍成了電影,電影裡我軍鋪天蓋地衝過來,看著確實比子彈還多,這幾天不少影片博主把這一段剪出來,評論區一群人高呼什麼“真過癮,志願軍是輕步兵巔峰”。
過癮尼瑪啊,醒醒,儘快去醫院看看,腦子都被門夾成啥樣了,如果只會發動這種漫山遍野的人海戰術就是巔峰,那大清的蒙古騎兵也是人類巔峰,伊朗讓士兵一起去踩地雷更是巔峰,日本人簡直是巔峰的巔峰了。
而且破解這種漫山遍野的進攻實在是太容易了,只需要在自己陣地前用飛機丟一排汽油彈就可以了,事實上這也是美軍的標準戰術操典,如果遭到進攻,飛機就會迅速過去往陣地前丟一串汽油彈阻擋進攻,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在這麼搞,進攻方一個人都衝不過去,然後再用機槍和飛機屠殺後邊的。
此外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裡的萬人大沖鋒,說的是雲山戰役時候的情況,雲山戰役是志願軍入朝的第一仗,主力是四野骨幹39和40軍,玩的全是來回穿插,怎麼會跟韓國人玩集團衝鋒嘛,韓國人真是抬舉自己。
不過不得不說,韓國人的宣傳實在是很成功,不僅把他們自己忽悠信了,我國不少老百姓和導演也被忽悠信了,腦殘這種事真的是會傳染的。
那志願軍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呢?
我軍從一開始就有精細的步兵操典,從來都是靠智力和勇氣去取勝,而不是蠻力,你蠻力再強,能比得過轟炸機?
那志願軍到底怎麼打仗呢?這又分為前期和後期。
前期主要打的是一個“奇”,剛入朝那時候我軍素質很高裝備很差,素質高是因為參戰兵力都是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老兵,軍中骨幹很多都是百戰精銳,但是武器主要都是日式裝備,大部分人拿的都是日式三八大蓋,也就是電視裡日本人拿的那個前邊有個小旗特別長的步槍,不少小夥伴很納悶長津湖戰役中為啥我軍主要用的是日式裝備,之前繳獲的美式裝備哪去了?蘇式裝備呢?
這倒也不難理解,我軍中的美式裝備是從國軍那裡繳獲的,國軍的美械裝備也是美國人送的,美國人送裝備的時候可沒送生產線,所以子彈用完就沒了,槍管或者零件磨壞也沒法用了。
日式裝備就不一樣了,日本在東北的軍工廠被我軍給搶修恢復了,所以不但繳獲了幾百萬日軍裝備,還繳獲了兵工廠,部件損壞或者子彈供應都有了保障,所以到了1950年,我軍主要是日軍裝備,還有一些美國的。而且我軍在朝鮮就算繳獲了美國武器也不大願意用,因為消耗彈藥太快,後勤供應不上了,日本的步槍儘管打得慢,不過對彈藥需求低。我查了下,以我軍最精銳最早入朝的39軍為例,70%計程車兵裝備著日式步槍。
至於蘇式裝備,蘇聯人剛開始根本不想摻和朝鮮的事,也不相信我軍能有任何機會,所以前三次戰役根本沒給裝備,等到我軍把美軍趕到三八線,蘇聯的裝備才上來。
白天美軍飛機低空偵查,基本上沒啥秘密,稍有不慎就會招來轟炸機,我軍只能是躲在密林和山洞裡,到了晚上再出來行軍,上萬人的隊伍分成上百股,每股只有百八十號人,在經驗豐富的老兵帶領下,就跟水銀似的滲透過去,神不知鬼不覺潛到敵人陣地附近。
等到達可以發動突襲的距離,趁對方不防備,一聲哨響,四面八方突然發動進攻,衝到敵人陣地前幾十米大家丟出手榴彈,趁著對方被手榴彈炸懵,然後繼續衝,大家看電視也都知道,機槍和飛機再厲害,近距離根本施展不出來,總不能往自己軍營裡扔炸彈和燃燒彈吧,所以美軍和韓軍遭到進攻後,轟炸機過來轉一圈就走了,雙方離得太近,沒法投彈。
這種近距離的貼身戰彌補了武器的代差,以至於美軍用手槍和工兵鏟的機會比用機槍都多,志願軍的英雄趙順山,在雲山戰役中一把洋鎬舞的虎虎生威,砍死三個、活捉四個美國兵。
美國的戰爭英雄戴維斯,他從諾曼底打到北朝鮮,就死於一次志願軍夜襲,他的手槍子彈打光後,跟志願軍用工兵鏟肉搏到最後,第二天發現他的湯姆遜衝鋒槍還有幾個彈夾沒用上,更別說他邊上的機槍了,而且他也是被刺刀捅死的。
這也是為啥前期交手了幾次,美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跟朝鮮人打還是中國正規軍。此外我軍如果發現打不下來,一聲長哨又迅速散去,消失得無影無蹤。
多來這麼幾次,誰都得崩潰,所以美軍在戰爭初期很志願軍接觸幾次後,有種有力使不出的感覺,迅速撤往三八線,然後在中途一直被我軍步兵襲擾,行軍途中被突然被攻擊震撼效果更好,重武器依舊發揮不出效果。
在北朝鮮打仗預測美國和韓國的行進路線非常容易,因為他們的武器消耗彈藥非常厲害,所以走到哪都帶著一堆卡車,而朝鮮能跑卡車的路並不多。我軍經常一頓狂奔,跑到敵人前邊,然後修築堡壘和陣地,等著美韓軍隊的到來,當然了,看著容易其實非常難,當時美軍已經在朝鮮投入直升機給炮兵校準目標,轟炸機也是滿天飛,所以每次伏擊都非常艱苦。
這也是為啥朝鮮戰爭前三次戰役效果最好,我軍完全掌控了戰爭主動權,把“奇襲”和“夜襲”用到了極限,我們一般說“把美國人從鴨綠江趕到了三八線”,這三次戰役就達成了這個目的。
但是從第四次戰役開始,美軍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慌慌張張,重新組織了起來,而且行軍極其謹慎,各個部隊之間配合非常緊密,並且適應了我軍的作戰思路,隨時準備玩“龜殼”,也就是坦克圍一圈,士兵們在裡邊,把傷病放在最裡邊,直升機往來拉傷員,我們前期的那種奇襲策略就不太好使了。
到了第五次戰役的時候,我軍發生過很悲慘的經歷,負責進攻的四個師擠在20公里寬的戰線上,遭到美軍轟炸機和大口徑火炮轟擊,戰況非常慘烈,最後損失慘重,戰略目的也沒達成。這也又一次應證了我們上文說的,單是靠人多而不是精細的戰術,完全就是給對方單方面屠殺的機會,關鍵是任務也沒搞定。
這應該是朝鮮戰爭中少數幾次“人海衝鋒”,主要也是迫不得已,碰上了那種攻擊面太窄的情況,進攻部隊展不開,被美軍扔燃燒彈大規模清兵。
我軍後來也全軍通報,嚴厲批評“進攻密度太大”,讓大家避免再發生這種事,也就是說,“人海密集衝鋒”這種低階操作在我軍內部也是被唾棄的,技術含量低傷亡大而且效果也差。
不過這個時候蘇聯裝備也上來了,武器代差沒那麼大了,美軍玩大炮,我軍大炮玩的更溜,戰爭越到後期,整體越正規化。
每次進攻前,也是萬炮齊發,先把對面的陣地打個稀巴爛,然後步兵在坦克的牽頭下排成散兵線發動波次進攻。
比如我查了下資料,在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炮兵在25千米的進攻正面上,配置82毫米口徑以上各種火炮1100餘門,平均每千米45門。7~28分鐘的炮火準備即發射炮彈1900餘噸,毀壞敵軍工事達30%~40%,支援步兵部隊僅1小時就突破南朝鮮(韓國)軍4個師的堅固防禦陣地。
步兵進攻的時候也不是電影裡那種密密麻麻,那種模式一發炮彈得幹掉幾十個人,大家往往都隔著五六米,每一排前後也隔著十來米,避免機槍一槍射穿好幾個人,或者一掃一大片,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地,也沒幾個人,只要衝入對方陣地,對方的重武器也就發揮不出效果了。
也正是憑藉這種精細的操作,志願軍跟美國的傷亡比例遠遠低於國軍和日本的傷亡比,我軍在朝鮮陣亡了19萬,這其中有不少是凍傷後犧牲的,美國那邊一開始說是死了三萬,後來家屬不服,一直鬧,鬧到了五萬,此外還有近一萬失蹤的(被炮彈炸沒了或者掉下山崖找不到屍體的算失蹤),還有不少到了醫院沒搶救過來的,美軍大概最終陣亡7萬左右,也就是中美一比三左右,考慮到我軍前期和美軍巨大的武器代差,這個資料很不錯了。
要知道,國軍和日本人的交換比是1:9左右,也就是死一個日本兵,要帶走9個國軍士兵,而日本和美國的交換比大概也在1:10左右,這也是為啥朝鮮戰爭時期日本流傳著一個美國兵要換100箇中國士兵。
此外我軍從來都對技術強軍充滿了熱情,那些年不斷仿製各種能拿到的武器,不僅包括蘇聯裝備,也把美國的巴祖卡和75毫米無後坐力炮、日製磁性手雷等等仿製了個遍,到後來已經不用士兵們抱著手榴彈捆去炸坦克了,而且跟著蘇聯人上天幾次後,我軍自己的飛行員已經可以獨立擊落美軍戰機。
文末再總結下吧,我軍因為情況緊急或者環境限制,確實搞過密集衝鋒,但不是常態,而且我從現在的戰爭記錄來看,少數的幾次密集衝鋒效果都極差,原因我們上文也說了,現代戰爭里人肉沒法正面剛機槍和轟炸機,而且我軍內部對這種事是堅決反對並且全軍批評。
至於電影,演成那樣倒也沒啥問題,藝術加工嘛,不過我們要知道那種狀態本身不太對,也不是常態,甚至是西方一貫以來的一種汙衊。
大家可以注意下,歐美人要是想損誰,就把誰說成一窩蜂不要命往上衝,他們還給這種模式起了個名字,叫“蟲族衝鋒”,也就是那種外星電影裡,蟲族每次進攻的時候,基本都是這種模式,落後嘛,除了數量和“不惜人命”沒有別的優勢,所以把人當子彈使,奇怪的是,有些人以為人家在誇自己。
總之,我們計程車兵英勇無畏,但是我們不會草菅人命;
我們的軍人不怕死,但是我們不會讓他們隨便去死;
我們取得勝利,靠的是體制、戰術的勝利,而不是靠一窩蜂的蟲族式的衝鋒。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