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或許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人見人愛的“別人家的孩子”,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語數外科門門滿分,是我們又羨慕又痛恨的存在。
來自遼寧省的張炘煬可以說是別人家的孩子的“終極形態”——10歲上大學,同齡的孩子還沒高中畢業,他就已經開始了博士階段的學習。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卻突然在16歲那年因為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以及“外地人有罪論”,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中心,被大家所斥責。
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又為什麼會觸犯眾怒?現在的情況如何?
天資聰穎,10歲成為全國最小的本科生
2005年,全國統一高考的考場上出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身影:一個身高不足1米5的孩子進入了考場。
起初,大家都以為這是別人家貪玩的孩子,經過詢問才知道,他叫張炘煬,今年10歲,是一名正正經經的高考考生。
一時間,這個稚嫩的孩子吸引了在場所有考生、家長甚至媒體的注意力,人們開始挖掘屬於他的故事。
1995年7月8日,張炘煬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的一個普通的小康家庭,他的爸爸張會祥在街道辦事處工作,媽媽吳慧娟則是盤山縣高中的一名地理教師。
“炘煬”是一個有些生僻的名字,兩個字的語義都是旺盛的火氣,這當中或許也夾雜了父母對於他在未來的人生路途裡健康順遂、蓬勃興盛的美好期待。
小小的張炘煬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他從小認真好學、好奇心強,會在父母閱讀時主動湊過來一同學習。
兩歲半時,別的孩子還在奶聲奶氣地學說話,張炘煬就已經在父母的引導下認識了約2000個漢字。
對世界無止境的好奇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讓張炘煬對於學校有了無限憧憬。2000年,張父託關係將時年5歲的張炘煬送入小學學習,周圍的同齡孩子瞬間成為了他“開掛”般的學習天賦的參照物。
入學的一個月後,張炘煬完成了小學一年級的所有課程學習,跳級進入二年級。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跳一級尚且不足為奇。
然而,令大家咂舌的是,升上二年級的一個月後,張炘煬再次完成二年級的所有課程,跳級三年級。四個月後,三年級的課程難度也已無法滿足這個小朋友的日常學習了,這次的他直接跳級到五年級。
在八個月的時間裡,張炘煬完成了普通孩子五年的課程學習,然後在父母的堅持下老老實實地讀完了六年級的一整年,進入初中。
升入初中時,張炘煬只有七歲,他在這裡按部就班地進行了兩年的學習生活。雖然在學習方面沒有太大困難,甚至超越了很多比他還大的哥哥姐姐們,但超越成長規律的校園生活還是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這個與同班同學相差五六歲的孩子始終無法融入大孩子們的團體,顯得格格不入。再加上早早就透過自學完成了初中的課程,面對課堂上早已熟知的知識,張炘煬感覺十分無聊,完全無法集中精神聽講。
出於對孩子心理健康的考慮,張父選擇讓孩子暫時休學,從學校回到家裡調整休息。
休學在家的張炘煬並沒有停下求知的腳步。他在家自學了半年,期間自行消化了高中三年的知識。
再回到校園時,這個9歲的小朋友成為了盤山縣高中的一名高三學生,和周圍的同學一起備戰高考。
然後就有了一開始的奇異一幕——一路跳級的張炘煬出現在了高考的考場上。面對這場或許會影響一生的硬仗,別的考生都內心緊張、面色凝重,只有這個看起來就只有小學生年紀的孩子一臉新奇,蹦蹦跳跳地進入試場,像是在家樓下參加一場尋常的遊戲。
張炘煬表示,自己非常喜歡考試,喜歡解出一道難題之後帶來的快樂,這讓他能夠非常主動的接受知識。只這一點,就讓一大幫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鞭長莫及。
考試結束後,從考場走出來的張炘煬對自己的發揮有著非常明確的認知:考得一般,比模擬考的時候好一些,但是上個二本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不久之後,高考成績公佈,張炘煬考了505分,超過當年遼寧省的二本分數線近50分,被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錄取,一舉成為了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當時的張炘煬已經小有名氣,不少人都為他感到惋惜,認為以他的學習能力理應擁有更好的成績、進更好的大學,甚至勸說他復讀、明年再戰。
然而,當時的張炘煬已經有了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對自己的人生也有者諸多思考。他不喜歡應試教育,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不願意為了考試繼續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
他的父母也十分開明,選擇了尊重孩子的決定。張父認為,高考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唯一機會,直言希望等孩子上大學以後再朝著自己的興趣方向作發展,如果有意願,還可以繼續在細分領域中繼續往上攻讀。
叛逆期裡,13歲成為全國最小的研究生
2005年的夏天,與張炘煬的同齡的孩子們開始了五年級的學習,而他也在父親的陪同下進入了天津工程師範學院繼續學習。
考慮到張炘煬的特殊情況,學校專門為父子倆準備了一間獨立的兩人間宿舍。孩子在距離家鄉百里以外的天津上學,父親也千里迢迢來到學校陪讀,在衣食住行上照顧孩子。
儘管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但張炘煬的心態還保留著一部分10歲孩子應有的天真。他最喜歡的玩偶是一個會打呼嚕的小熊玩具,最愛看的書是《十萬個為什麼》,最喜歡的動畫片是當時熱播的《藍貓淘氣三千問》,在父親接受採訪時還會在背後翻跟斗玩耍,甚至爬到記者的脖子上撒嬌。
張父對孩子的總結也十分到位:“我兒子,是個有幾分成熟的孩子。”
他“神童”般的學習能力為無數家長與學生所豔羨,但跨越式的升學經歷也讓還是孩子的張炘煬幾乎沒有穩定的集體生活經驗,更難以擁有長期的摯友。
他無法與同齡的孩子溝通,學校的同學又終究有來自年齡的障礙,太過獨特的張炘煬無法融入任何一個團體,在友情方面面對著諸多挫折。
當越來越多的關注集中到張炘煬身上時,他難免也會產生自己是否“異類”的疑慮,與此同時,父母的愛填滿了他的生活,雖然溫暖,但也變相地讓他缺乏喘息的空間。
三年後,13歲的張炘煬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理學院的研究生,一躍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研究生。這次,學校照例為他準備了特殊的二人宿舍,方便父親繼續照顧。
但是,青春期的叛逆因子以及周圍人的異樣目光讓他產生了一定的焦慮,對張父的陪讀表示了強烈反對。一向尊重孩子想法的張父母依然同意了張炘煬的要求,給予了他獨立生活的自由。
然而,雖然相較同齡人成熟,但張炘煬在生理以及人生經歷上仍然處於孩童階段。他缺乏成年人在日積月累的實踐中鍛鍊的自制力,不受約束的生活空間讓他快速墜入網路世界的誘惑裡。在研究生的初期,張炘煬幾乎可以說是從不學習,課程成績一落千丈。
不知道是年少成名讓張炘煬迷失了本心,還是一路走來過於順風順水讓他缺乏接受挫折教育的機會,就在碩士論文答辯前,張炘煬突然向父母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過分要求。
從萬人矚目到泯然於眾人
張炘煬突然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如果不照做,他就不參加畢業答辯,也不會繼續讀書。
對於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在北京買房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退一步講,就算希望父母買房,又怎麼能夠以自己的前途來要挾?
在“神童“的影響力下,他的言論一經公佈就引來了極大的爭議。最終,父母退而求其次,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佯裝是新買的房子,這件事情才算完結。
2011年,張炘煬成功地取得了碩士學位,同時,16歲的他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成為了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生。
在這時的他眼中,一個人成功的標配就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那個在入讀大學前用稚嫩的聲音對記者說,長大以後想當老師、為學術做貢獻的孩子,終究還是落入了世俗之中。
後來,張炘煬開通了自媒體賬號,但他在博文的字裡行間展現出的關於地域歧視、貧窮歧視的觀點,卻再次引起了大家的狂轟濫炸。
比如,他認為北京的亂象完全是外地人(尤其是東北人)造成的、北京必須限制外地人的進入、“有錢人不一定有素質,但沒錢一定沒素質”等等。
除了網友狂風暴雨般的炮轟之外,還有一些“看著”孩子長大的網友表示擔憂:一路走來,張炘煬被賦予了太多稱號,承受了太多不應由孩子承受的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注,讓他無法與環境相容,未來的張炘煬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經歷了諸多爭議後,張炘煬選擇了淡出網路,已經多年沒有出現在大眾面前分享近況。有人說,張炘煬的博士生涯並不順利,讀了整整8年才博士畢業。也有人說,張炘煬在畢業後進入了華為工作,成為了一名收入可觀的IT工作者。
為了追尋他的人生軌跡,筆者以“張炘煬”為作者名在各大學術資料庫進行檢索,檢索結果都只有他在11年發表的一篇名為《區間值函式的次微分和對偶》的碩士畢業論文,而沒有包括博士畢業論文在內的任何其他文章。
也許,他已經改名換姓,褪下了“神童”的光輝與重擔,正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而他一路走來的經歷,也讓更多的人開始思考兒童正常成長規律的重要性,思考跨越式的升學軌跡以及過早的年少成名給孩子身心健康帶來的傷害。
也許,在我們羨慕“神童”超強學習能力的同時,他們也在旁邊觀望著我們,羨慕著我們能夠如此笨拙地感受世界的呼吸。
參考文獻:
[1].央視網《16歲博士張炘煬》.2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