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拋開一切的國別因素,民族情感,那在我看來如今中國市場上最可惜的恐怕就是法系以及韓系這兩大陣營了。而與法系實在是“不對”中國人口味不同,韓系的沒落卻又顯得尤其的不爭氣。
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的原因,其實早已是老生常談了,隨著德系、日系品牌競爭的白熱化,主流品牌新車的價格被壓得越來越低,本來留給韓系車“夾縫中求生存”的空間就已經越來越小了,再加上自主品牌的異軍突起,搶過韓系品牌以往高舉的“價效比”大旗,如今的韓系車早已成為了中國市場一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據統計,在今年的1-9月份,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僅剩2.5%,再次創下了6年以來的新低。
一家遭退股,一家賣工廠
在這個月早些時候,就有財經媒體曝出東風已經決定要退出與悅達起亞之間的合作,而就在日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上赫然出現了東風轉讓其在東風悅達起亞公司中25%股權的交易資訊,這部分股權僅作價2.97億元,傳聞起亞方面將會出資接受這25%的股權,以求實現對起亞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全面控制。
而慘遭隊友拋棄的東風悅達起亞還不是最慘的,另一邊廂的北京現代由於長期銷量低迷,其位於北京順義的第一工廠早已陷入了長期停工的狀態,為了減少虧損,北京現代也不得不將這這家工廠“割讓”給了近來勢頭正猛的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
而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呢?韓系的沒落,真的只能“甩鍋”給對手太強了嗎?在看完了這屆廣州車展現代的展臺以後,我彷彿找到了答案。
韓系車不全是“垃圾”
其實只要看一下韓系品牌在世界其他市場的表現我們就能發現,其實他們真的不弱的。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雖然現代、起亞兩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依舊是一蹶不振,但是他們在國際市場卻混得風生水起——整個現代集團(包含起亞品牌)在全球累計銷量達到了503.2萬輛,僅次於豐田集團以及大眾集團這兩家“大魔王”級別的車企。
在美國市場,現代旗下的伊蘭特以及起亞旗下的福瑞迪(K3)是緊湊型轎車銷量榜長期的TOP 10選手,而像帕里斯帝,勝達,途勝等SUV車型,也都是在各自細分領域排列前茅的車型。
而在另一邊廂的歐洲市場,由於歐盟濃厚的地域保護色彩以及汽車文化的不同,當地的非歐洲品牌往往在銷路上會受到嚴重的限制,但是由於近年來現代推出了各種充滿“歐洲風情”的小剛炮車型,對整個品牌的形象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在去年現代集團在歐洲地區的總銷量排到了第五的位置,不僅遠超一眾日系品牌,甚至還排在了戴姆勒集團的前面。
換句話說,其實無論是現代集團還是現代品牌,其實都並非沒有造好車的能力,能夠得到這些發達國家汽車市場的認可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了。
中國市場不配有好車?
但是挺讓人膈應的是,儘管現代集團有能力造出好車,但是他們卻並沒有在中國市場造出好車。比如,他們能夠將美國市場的Sonata,打造成一款獲得IIHS Top Safety評價的高性價比中型車,卻把中國市場的第十代索納塔,變成了一款在“五星批發部”都能撞折A柱的車型。
他們能夠在歐洲市場毫無保留地推出一大堆能夠與高爾夫GTI、福克斯ST掰手腕的“N系列”小鋼炮車型,卻又只能在中國市場推出像菲斯塔這種中保研碰撞不及格的特供運動型轎車。
更可笑的是,如果你要問國內現在哪一款現代車型是最值得買的,那我的回答一定是有著進口身份的帕里斯帝,而絕對不會是任何一款國產車型。
在我看來,這種明顯的中外區別對待,才是導致韓系品牌在國內口碑一蹶不振的最主要原因,假如它們能夠拿出對待“美國爸爸”時的那份諂媚來對待中國消費者,那我相信它一定不會像現在那麼慘。
車展一次次“耍猴”
其實由於當年在澳洲接觸過幾次現代品牌的車,且都獲得了不錯的體驗,其實我對韓系品牌一直以來都不存在太大的反感。比如下圖這臺現代H-1,更是成功帶著我在大霧天中,載著6人征服了塔斯馬尼亞的威靈頓山。
但是當我回到國內,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身份重新審視這個品牌的時候,我反倒變得有些失望了。
比如,在當初他們剛推出i30N這款直接對標高爾夫GTI的產品時,現代直接邀請了大堆的中國媒體前往德國的紐伯格林賽道進行體驗,而在後面的國內的車展上,現代也將N系列的車型帶到了展臺上。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口號喊得震天響,且每屆車展都不缺席的高效能系列卻一直沒有引入中國。
在這次的廣州車展上,北京現代又拉來了最新的伊蘭特N以及KONA N兩款車型,然而最終我們等來的卻是一臺帶有N Line外觀套件的途勝L。
“我們有好東西,但是我們不賣,就是玩兒~”
而隨著韓系品牌在中國的電動化程序受挫,以及銷量的不斷下滑,祈求他們引進這類帶有玩樂性質的車型也就變得更加不現實了。從期待,到麻木,再到反感,我相信這不僅僅是我的心路歷程,更是諸多中國消費者內心的寫照吧。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