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盛夏,熱得人坐立不安。和朋友們一商量,各自帶著孩子向北出發去薛鎮,進行一場爬山“比賽”。
一路說說笑笑,沒覺得怎麼顛簸就到達目的地。幾個孩子一下車,傻眼了:這是什麼地方?周圍除了山,什麼也沒有。我們的車停在一塊地面坑窪不平的平地上,看樣子,這裡似乎剛剛有過集會,地上到處散落著花花綠綠的垃圾。
我們出發前已經諮詢過朋友,知道這裡很荒涼,所以大家都帶足了食物和水。分發完畢之後,我們一行大大小小十幾個人就走向山腳,準備爬山。
據說明月山上的古明月寺始建於春秋時期,是一座道、佛二教合一的著名寺院,有不少高僧大仙雲集於此,香火極盛。然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一座雜草灌木從生、連路也沒有的野山。
看著這滿山的破敗荒涼,有人打起了退堂鼓。正在猶豫間,又來了幾個人,招呼我們一同上山。他們幾個喜歡探尋歷史遺蹟,已經來爬過幾次了。於是我們就跟在這幾個嚮導後面開始爬山。
山上有幾條被登山人踩出來的比羊腸還細的小路,不仔細看就找不到。山上到處亂石嶙峋,有的地方很不好走,需要人手腳並用才能過去。天氣很熱,每個人都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卻沒有人抱怨。孩子們互相幫助,還笑著大喊:“我們今天終於體會到什麼叫爬山了!”
爬到半山腰,大家坐下休整,補充給養。幾個嚮導早已不見蹤影,他們的體力和速度都是我們不能比的。吃喝完畢,聽見山上有人大喊,抬頭一看,嚮導們已經爬上了山頂,在向我們打招呼。
大家又開始往上爬,山越高越難爬,有的地方草太多太高,前面的人走過去後面的人就看不見了,需要自己去開拓。幾個大人走在前面開路,孩子們在中間,後面跟著我們幾個走的慢的。
一路上我們也在尋找歷史的遺蹟,怎奈考古方面知識欠缺太多,根本看不出什麼門道,像人家說“漢武帝殿”遺蹟、“八仙洞”遺蹟,在我們眼裡就是一堆亂石。
經過艱難的的攀登,終於到達一個山頭。極目四望,遠處的高山上有幾個人在向上移動,嚮導已經向最高峰進發了。
這座山峰比較低,周圍被群山環繞,只看得見來時的路和層層疊疊的山脈。孩子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全然沒有了剛上山時的興奮。我們決定休息一下然後下山。
從山上往下看的時候,有人發現了另一條路,看著似乎比來的時候走的路要好一點,於是大家決定從這裡下山。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真的是這樣。下山的時候我的腿抖得厲害,再加上有一段路上到處都是石頭沒處下腳,我落在了最後。那幾個孩子在前面大人的引導下,蹦蹦跳跳,輕輕鬆鬆地就回到了山腳。
等到我們幾個速度慢的人下山之後,孩子們已經休息好了,他們意猶未盡,在商量什麼時候再來爬一次,一定要爬到山頂。他們一致的意見是:這座山雖然很難爬,卻比那些已經開發過的山更有意思,更能體會爬山的樂趣。
我在山腳下的牌子上看見幾個字:小心落石。
回望著明月山,心裡真有點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