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詳細分析了在現在的市場中,二手房認購的價效比,在結尾處賣了一個關子:“下跌極值”,瞭解【巍立評樓】的粉絲讀者們都知道,我們旨在傳遞分析市場的思維框架,而非僅僅分享結果,因為前者對你的置業或者投資更有價值。
購買二手房或是新房,價效比的判斷脫離不了“下跌極值”這個關鍵因素。接下來【巍立評樓】將對這一關鍵詞展開分析。
雖然不能精準預測,但是根據宏觀市場量價判斷,以及簡單的“歸納法”,我們可以從以往數年的調控週期規律,去推導未來二手市場的價格走勢。
所謂“量在價先”,決定價格大幅波動的底層資料分析,來自於成交量。首先來看“量”。
(資料來源:克而瑞、同策研究院)
上面兩張月度二手房成交量走勢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發現,往前看幾年中明顯有兩個成交波峰週期,一個是上一輪去庫存、松信貸,自15年4月啟動,直到16年11月,上海再出調控重拳為止。而新一輪週期則是從去年疫情結束後20年3月,市場行情啟動,直到年底成交暴增,春節前多管政策齊下。自21年4月開始,二手房成交量已經明顯下降。
再來看成交均價走勢。
對比量與價,排除外來其他因素的干擾,在限貸、限購政策狀況下,不計算新出臺的三價從低貸款成數核驗。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出現大幅下跌50%以上,穩定在1.2萬套-1.6萬之間,成交均價的下跌極值在18%。
(圖示:二手房成交均價在7月後已經明顯拐頭)
根據兔博士最新公佈的二手房月度資料,套數上和樂居統計口徑有一定差異,不過成交均價已下跌8%。當然這背後有大量是因為本身實際成交與網籤價格的差異因素導致,但也足夠說明市場的風向。未來只要成交量上不來,價格繼續下探的可能性極大,並且低迷的態勢會維持1年-2年之久。
因為此次調控使用了新的去槓桿手段,加上2020年短期積累的價格上漲泡沫因素,如果月成交套數能夠穩定在1.5萬套左右,價格的調整幅度也不會超過上一輪週期。假設市場月度成交往1萬套每月靠攏,並且持續在3個月以上,再針對樓市暴漲的最大幕後黑手“學區房”採取雷霆猛招,那麼均價跌幅可能相比7月時候的最高峰下行20-22%。
7月份入手二手住宅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有點高處不勝寒?更多樓市情報,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巍立評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