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田層疊,好像畫家筆下優美的線條。 攝影/李貴雲
-風物君語-
不是江南,卻有水鄉
青山環繞,綠水潺潺,左邊是微微前傾的天然溶洞,右邊是高聳的石橋大橋,這裡是黔東南丹寨石橋村古法造紙基地。
▲ 在溶洞裡可以看到石橋大橋。 攝影/王小懶
石洞內古法造紙正在進行,用當地優質的構皮麻和鹼性較高的天然水製作出來的紙漿,在當地人的巧手之下,成為一張張綿韌耐拉的手工紙。構皮紙的出現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千百年來,很多地方的傳統造紙工藝逐漸失傳,而丹寨石橋古法造紙的技藝卻始終傳承,未曾間斷。
▲ 古法造紙。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如今許多學者遊客慕名來到這裡觀摩古法造紙技藝,並親手體驗製作一張鮮活的花草紙。先浸溼如紗窗一般的竹簾,然後迅速從裝滿紙漿的池子中“舀”起來,似竹籃打水般的動作需要一氣呵成,太快紙漿不勻,容易破損;太慢紙漿堆積,晾乾後紙不平整,只留下一層薄薄的紙漿均勻地貼在竹簾上,才算合格。
▲ 丹寨石橋古法造紙。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以野草為畫筆,以野花為塗料,在浸滿紙漿的竹簾上進行創作,最後再澆上山泉水混合草木纖維做成的紙漿,在自然光下曬乾,一張充滿人文氣息的花草紙就誕生了。
▲做好的花草紙在陽光下接受洗禮,等待曬乾。 攝影/王小懶
只不過這些體驗,僅僅是手工紙製作的最後步驟,在此之前,紙漿的製作更為複雜,也直接決定了成品的質量。古法造紙的紙漿需要新鮮的構樹皮,削掉外皮,留下內層的麻質,經曬乾、水漚、漿灰、煮料、河漚、地灰蒸、漂洗、選料、碓料、袋洗等等複雜的步驟,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對傳統技術的考驗。
由漿到紙的轉變是個簡單的物理變化,卻是整個造紙過程中最令人期待的步驟。 攝影/張律堂
石橋村造紙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造紙所需兩大資源,一是構樹皮,二是水。丹寨縣南邊的三都水族自治縣是構樹皮的生產“大戶”;清水江上游的支流南皋河呈S形繞寨而過,彎彎曲曲的河水不僅為這裡帶來了流水潺潺的靜謐景色,也為石橋村的生活、造紙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石橋村還有兩個溶洞,其所富含的地下水使得溶洞成為了天然的造紙作坊。
▲ 花草紙的魅力就像琥珀,將美好的事物凝固定型。 攝影/黃曉海
如今在石橋村,除花草紙外,雲龍紙、彩蝶紙等上百種新紙品也相繼被開發出來,其中的迎春紙還成了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所指定的古籍修復專用紙。古法手工造紙的工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紙張型別增減步驟。在石橋村,造紙不是機械刻板的生產,沒有固定的標準,靠的是師徒或父子之間的傳承,更要靠自己的體悟,這也正是手工製作的魅力所在。
▲ 一些當代藝術家也嘗試用石橋手工紙呈現更多的藝術形式,圖為藝術家楊建榮的作品《漢語大辭典》。 攝影/
丹寨石橋村是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中的一站。在這裡,水不僅僅是生活、造紙的必要資源,更對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依水而生,臨水而居,石橋村彷彿是整個黔東南的小縮影,這不禁打開了我們對於黔東南的好奇心,這座藏在中國西南內陸的城市,何以“靠水為生”?這裡又蘊藏著哪些源遠流長的水文化?
三江一山,成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01三江一山,成就得天獨厚的自然屏障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全球十大旅遊勝地之一,在這片3.0337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流淌著2900多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河流群山環抱,豐富的山水資源為黔東南筑起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屏障。
▲ 都柳江自黔南獨山縣發源,隔著苗嶺,與清水江並肩東流。 攝影/陳沛亮
巍峨的苗嶺是苗族人的“母親山”,這座綿延在貴州東南部的雄偉山脈,長約180公里,寬約50公里,呈東西走向。苗嶺的主峰是雷公山,位於黔東南的核心地帶,千百年來,作為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雷公山分開了黔東南最主要的三條河流,北部的舞陽河、中間的清水江、南部的都柳江。
山是本,水是源,山水相擁造就了黔東南的自然優勢。貴州70%左右的土地是喀斯特地貌,乾旱和石漠化嚴重,清水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是貴州最大的一片非喀斯特地貌,這裡青山綠水,可以算得上是貴州的“魚米之鄉”。
經歷了戰亂和逃亡的紛爭後,這片山水毫無保留地接納了苗侗先民的到來。“侗族住水邊,苗族住山尖”,沿著清水江,苗族先民翻山越嶺進入黔東南,依山就勢,把村寨建在了高山上;侗族先民沿著都柳江進入,把侗寨建在了水邊。高大的苗嶺在這裡並非阻隔,反而成為連線清水江和都柳江兩個領域的通道。明清時候的苗疆腹地,指的就是黔東南清水江和都柳江之間的苗嶺地區,這裡至今生活著成千上萬個侗寨苗鄉。
▲ 鼓樓是侗寨的靈魂,是侗寨中最嚴肅莊重的地方。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山坡上的層層梯田開始變得鬱鬱蔥蔥,鱗次櫛比的吊腳樓上開始傳來了嘹亮的歌聲,山水孕育了苗侗村寨,苗侗的先民們在這裡生活,與山水相處,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
不是江南,卻有“水鄉”
山水接納包容了苗侗先人,在歷史長河中,他們依水而生,不管是從居住環境還是從生活方式上,水都極大地塑造和改變了苗人侗人的生活,也醞釀了他們獨特的“水文化”。
對於侗族人來說,建寨選址,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河水既是生活生產的需要,也是侗寨安全保障的天險。侗寨常建在山麓、河邊,村寨背靠深山,遠處緩緩流入的河水,滋潤侗族人的生活。
▲ 風雨橋架在碧綠清澈的江河上,不僅是溝通兩岸的“路橋”,還是鎮邪聚財的“風水橋”,也是年輕人開展社
有河就有橋,風雨橋就建在寨前的河上,它是侗寨的“大門”,是侗寨人迎客的起點和送客的終點;它也肩負著交際功能,是年輕人日常交往的地方;橋通百年,是聚財和安居樂業的象徵,於是風雨橋也是鎮邪和聚財的風水橋;如今走在侗寨的風雨橋上,還可以和橋上售賣刺繡、侗布的阿婆聊上兩句家長裡短,問一問當地的方言俗語,是探訪侗寨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
▲ 苗繡,針線中的宇宙。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苗人侗人不僅靠水為生,也同樣善於利用水。以黔東南增衝村為例,這裡是一個四面依山,三面臨水的侗族村寨,來自增衝河上游的水渠縱橫交錯,流向全寨,為村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生產用水,同時也成了消防的安全保障,這裡數百年來未發生過一起火災。聰明的侗族人還在這裡臨溪建起了石堡坎,既是房屋的基礎,又能作為防洪堤使用,這裡百年來也沒有發生過一起水患。
▲ 河岸兩邊的石堡坎。 圖/圖蟲·創意
對於臨水而居的侗寨苗寨來說,水是天然的保護傘,水也是他們的信仰和支撐。
這一點在水井的修建上尤其明顯,水井是侗族社會中具有物質與精神雙重意義的建築,水井的修建一般會與村寨的修建同時進行,還會為水井修建專門的“井亭”,“三里一井,五里一亭”,井亭是嚴肅莊重的,周圍不能嬉戲、戀愛,是當地人尊重水的一種體現。
▲ 苗族人的生活與水息息相關,在水岸邊漂洗蠟染的苗女是苗寨中的一道風景。 攝影/張律堂
而苗族,他們一直相信“水神”的存在,並頂禮膜拜。每年年三十交更後,要去水井裡取水,那叫“新水”,每年交春的時候,也要去取水,那叫“春水”。取水這一看似普通的行為,實則承載著當地人的信仰,兼具祈福功能。
水井的旁邊一般都立有石碑,石碑記錄著修繕水井的出資人,這一方面是對群居“共同體”守望相助的記錄,一方面也提醒後人飲水思源,節約保護自然水資源。
▲糯田養魚是黔東南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智慧 。攝影/曠惠民
在生活方式上,黔東南有著彰顯著少數民族生存智慧的稻魚鴨共生系統,水稻與田魚、田鴨共生是一種自我平衡的生態系統。生活在稻田裡的鯉魚喜食稻花和害蟲,是稻田間除蟲的“小能手”;同時鯉魚的排洩物也是天然的肥料;不僅如此,鯉魚所帶來的“活力”讓田間的泥水攪動,加速水中營養物質的擴散,讓稻田生長更加旺盛……
種稻的時候撒下魚苗,就這樣,一季稻,一季魚,等到收穫的季節,餐桌上不僅有新鮮的稻米,更多了肥美的鯉魚。
▲ 在稻田中養魚,不僅是為了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也是一種關於民族歷史記憶的傳承。 攝影/李長華
農忙時候,為了款待幫忙割稻的鄰里鄉親,主人會把田裡新鮮的鯉魚投入大鍋,在酸湯菜的加持下,變成田間地頭的美味,這也是酸湯魚的雛形。
在農耕文化中,水是農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透過觀察水汽的變化規律來預測四季寒暑變化,水汽的多寡直接影響到農牧漁獵業的生產。
▲ 收穫季節來臨,四鄰幫助割稻。 攝影/楊通榮
每年農曆六月,是水稻抽穗灌漿的關鍵時節,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水稻收成。當地苗族百姓會有為祈水而跳的水鼓舞,水鼓舞的儀式一般選在水田中進行,水鼓舞中有許多類似稻作農業生產中必備的動作,比如插秧、潑水等等。載歌載舞的苗族百姓希望透過祭祀並在水裡歡娛的方式取悅水中的龍神與天上的雷神,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苗族水鼓舞。 圖/圖蟲·創意
黔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臨水而居,依水而生,同時他們也敬水、愛水,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水文化”。對於苗家人和侗家人而言,最美好的生活莫過於在隱於大山腹地的村寨,四周是青山環抱,一條小河蜿蜒曲折,穿寨而過,井亭旁打水的聲音清澈,忙碌了一天的姑娘小夥兒從山坡上歸來,家家戶戶灶頭開始飄起炊煙,環坐在周圍的家人開始唱出一首首婉轉的歌謠,在透徹的天空中環繞。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一邊享受別克昂科旗舒適的座艙體驗,一邊欣賞夕陽在山峰之間緩緩落下。跨越山河,藉助便利的交通,如今到黔東南領略充滿民族風情的建築、美食、景觀已經並不是什麼難事兒了。
▲ 精緻舒適的座艙體驗。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到黔東南,一定要選擇自駕,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不僅能讓人感受到驅車駕駛追逐自由的快感,更可以欣賞沿岸風光絕美的喀斯特地貌。那些山清水秀的景色,那些清澈見底的河流,那些鍾乳奇石,都震撼豐富我們的心靈;體驗臨水而居的少數民族充滿風情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於水的尊敬和崇拜,併產生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水文化” ,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略到了人與水的密切聯絡。
這也正是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以“水生永珍”為主題的目的所在——梳理水與中華民族的關係,解析水如何浸潤了我們的文化與精神世界,讓我們瞭解今日的我們,何以成為我們。
▲ 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途經兩廣、雲貴、湖南、湖北和陝西。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
“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由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打造,旨在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同時深入詮釋與踐行“心靜思遠智行千里”的品牌精神。每年推出的同名紀錄片《寰行中國》向全球觀眾展現中國文化,歷年來在國際上屢獲大獎。
▲ 在水族村寨領略古老的水族文化。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途經兩廣、雲貴、湖南、湖北和陝西,見證大江大河的遼闊圖景,走訪浸潤山水靈秀的邊城古道,追尋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盛,領略蘊涵於千年灌溉體系與水利工程中的先民智慧,感受千年中華文明如水般奔騰不息、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動情于山水自然,可觀山川之壯美,可賞流水之柔情;醉心於苗侗村落,可解歷史之煙雲,可讀文化之內涵。黔東南地區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一方面享受水所帶來的環境、資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愛水敬水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水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把人和水的關係體現得淋漓盡致。 真正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在山水自然之間找到共鳴。
▲ 和“寰行中國”一起去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吧! 圖/2019“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
- END -
文丨二手檸檬
圖編丨陶子
參考資料
《地道風物·黔東南》
張磊《以劍河苗族“水鼓舞”探微苗族的水文化意識》
王紅軍 譚鐳《畔水而居,向火而歌——黔東南侗族村寨與建築》
冀同敏《貴州省丹寨縣石橋村造紙技藝保護與開發中參與式發展研究》
李傑《黔東南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村寨文化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