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陵,清入關以後,十個皇帝,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皇帝都分別在河北遵化市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由於兩個陵園各距北京市區東、西一百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另外,在今遼寧新賓和瀋陽尚有三處陵寢,統稱“關外三陵”。關外陵寢埋葬的都是清入關以前的皇帝及其後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後。在這些陵寢旁也建有許多陪葬墓。由於都是始建於入關之前,年代較早,所以頗具特色,對於研究清初歷史彌足珍貴。
關外三陵
又稱盛京三陵,指遼寧省清福陵(東陵)、昭陵(北陵)、永陵三陵。為世界文化遺產,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永陵:在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西四十里永陵鎮西北啟運山南麓,為清帝先世祖陵,關外三陵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初名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名永陵。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遠祖孟特木、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的陵寢。
福陵:又稱東陵。在今遼寧瀋陽城東二十里天柱山,系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辟為東陵公園。
昭陵:又稱北陵。在今遼寧瀋陽城北郊。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始建於後金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竣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辟為北陵公園。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京陵:在今遼寧遼陽市東北十里,太子河東之東京陵鄉。因在東京城旁,故名東京陵。《清太祖實錄》: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上以遼陽既定,建都東京,努爾哈赤諭令移景祖、顯祖、孝慈皇后及皇妃、皇伯父、皇弟、皇子諸陵墓於東京。……至東京城東北四里之楊魯山,預建寢殿,以安葬焉”。順治十一年(1654年),又將其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墓遷回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西永陵鎮老城村)。努爾哈赤的胞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從弟祜爾哈齊,長子褚英及穆爾哈齊之子大爾差等人之墓仍在此。此陵是清初關外諸陵中規模最小的,僅建有繚牆、山門、亭等建築。
清東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是清廷定都北京後在京東的皇室陵墓群,因稱東陵。有孝陵(順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豐)、惠陵(同治) 五座帝陵以及慈禧等后妃、公主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體系完整的皇室陵寢。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西陵: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陵區大紅門外東側。是太宗皇太極孝莊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孝莊原是太宗之妃,在順、康兩朝參預政事多年,是清初頗有政績和影響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卒,棺槨停放在東陵暫安殿內三十多年。雍正二年(1724年)才將暫安殿擴建為昭西陵,次年葬入地宮。太宗皇太極的昭陵遠在千里之外的盛京(今瀋陽)北陵,為了表明屬於昭陵系統,將陵寢建於東陵牆外,並定名為昭西陵。
孝陵:清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陵寢。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昌瑞山主峰南麓。
孝東陵: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孝陵東一里。是順治帝孝惠皇后及諸妃的陵寢。
景陵:清聖祖康熙帝玄燁之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中孝陵之東。
景貴妃園寢:俗稱 “雙妃園寢”。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景陵東偏南。是聖祖康熙帝的貴妃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的園寢。
景妃園寢:景陵妃園寢是康熙皇帝諸妃的園寢,位於景陵迤東里許,始建於康熙二十年,初稱慧妃寢(因為慧妃首個葬入)、妃衙門,雍正五年尊為妃園寢。園內安葬了貴妃一位、妃十一位、嬪八位、貴人十位、常在八位、答應十位,共四十八位嬪妃,及皇子(皇十八子胤衸)一位,均各劵。
裕陵:在河北省遵化市清東陵內。是清乾隆帝陵寢。始建於乾隆八年(1743年),歷時數十年。陵南為重簷九脊的聖德神功碑樓,樓四角各豎華表,高十餘米。石雕麒麟、獅子、馬、象、文臣武將等共八對翁仲,分列神道兩側,往北依次為牌樓、神道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等建築,與各帝陵相同。地宮進深54米,落空面積372平方米,全部石構拱券式。內有明券、穿券、金券,各為長方形,使地宮成“主”字形狀。金券有石制寶床,中央是乾隆帝的棺柩,旁為二皇后、三貴妃靈柩。明券頂浮雕“五方佛”,穿券兩壁雕“五供”。金券東西壁雕佛像和八寶圖案,經文用梵(古印度字)蕃(藏文)兩種文字陰刻,達3萬餘字。建築之壯美、工藝之精湛皆居清陵之冠。今開放供遊人參觀。
裕妃園寢: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裕陵西側。是高宗乾隆皇帝部分后妃的葬地。葬有皇后、皇貴妃等三十六人。被貶的皇后烏喇那拉氏和容妃(即香妃)均葬於此。
定陵:清文宗咸豐帝奕詝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中裕陵西三里。
定東陵: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定陵之東。是咸豐帝的孝貞慈安皇后鈕祜祿氏和孝欽慈禧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寢。其中,慈安皇后陵寢位於普祥峪,慈禧皇后陵寢位於普陀峪。慈禧陵的隆恩殿最為富麗豪華,是清代陵寢中絕無僅有的。1928年軍閥孫殿英炸陵開棺,將隨葬寶物洗劫一空。
定妃園寢: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定陵與定東陵之間的順水峪。是文宗咸豐帝妃嬪的葬地。
惠陵:清穆宗同治帝載淳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東陵中景陵東南雙山峪。
惠妃園寢:在今河北遵化市馬蘭峪西清東陵中惠陵之西。是穆宗同治帝四個貴妃的陵寢。
端憫固倫公主園寢:端憫固倫公主園寢位於清東陵陵區東南,風水牆外,許家峪村西,該園寢建於道光元年(1821年)。監修大臣為東陵內務府郎中慶玉,該園寢是清東陵唯一一座公主園寢。該園寢坐北朝南,其建築由南到北依次是:東西廂房、東西值班房、大門、享殿、園寢門、寶頂(四座),環以圍牆。四座寶頂由西往東依次為:二公主、端憫固倫公主、順和郡王奕納、慧質郡王奕繼。
清西陵
在今河北易縣西三十里永寧山下,是繼清東陵之後在京城附近修建的另一皇室陵墓群。雍正八年(1730年)選定易州(今易縣)永寧山下太平峪為陵址,翌年興建泰陵。乾隆朝詔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間在上述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墓遂有東西陵之分。西陵有泰陵(雍正)、昌陵(嘉慶)、慕陵(道光)、崇陵(光緒)四帝陵及后妃、王公、公主陵寢等。泰陵是西陵的中心,其餘諸陵分別在東西兩側,建築形制除慕陵、崇陵無聖德神功碑、石像生、石雕等外,大體相同,唯慕陵無明樓、寶城等建築,形制特殊。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陵:清世宗雍正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清西陵。
泰東陵:在今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清西陵之泰陵東北三里。是高宗生母孝聖皇后鈕祜祿氏的陵寢。
泰妃園寢:泰陵妃園寢建於1730—1737年,與泰陵同時興建。園寢內按地位尊卑,埋葬著雍正皇帝的21位妃嬪。泰陵妃園寢最南端為單孔石拱橋一座。單孔石拱橋北東西廂房,布瓦硬山頂,面闊三間,前出廊。東西廂房北為東西班房,面闊僅兩間。東西班房北為宮門。
昌陵:清仁宗嘉慶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清西陵內。
昌西陵:在今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清西陵中昌陵西五里。是嘉慶帝的孝和皇后鈕祜祿氏的陵寢。
昌皇貴妃園寢:位於昌陵西南,與昌西陵之間。葬有嘉慶帝之恭順皇貴妃、晉妃、華妃、恕妃、莊妃及其他嬪、貴人等十七人。有琉璃花門一座,廣一丈八尺、縱九尺,簷高一丈一尺三寸。前正中享殿一座,廣六丈、縱三丈四尺,簷高一丈三尺。東有燎爐一座,廣九尺六寸、縱六尺八寸、高七尺三寸。南有大門三,廣三丈八尺四寸、縱二丈,簷高一丈一尺五寸。門外設左右班房,東西廂各三間,廣三丈一尺、縱一丈七尺,簷高九尺。前有一洞石橋一座。圍牆周長一百四十五丈四尺、高一丈二尺。
慕陵:清宣宗道光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清西陵內。
慕東陵:在今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清西陵中慕陵的東北方。是道光帝的孝靜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和妃嬪等人的陵寢。
崇陵:清德宗光緒之陵。在今河北易縣西五十里永寧山下。
崇妃園寢:在今河北易縣西清西陵內崇陵東一里。是光緒帝的貴妃珍妃和瑾妃的園寢。崇陵和崇妃園寢在1938年均被盜掘。
懷王園寢:始建於雍正十三年底,於乾隆三年底建成。是清朝雍正帝第八子福惠墓。懷王園寢,坐北朝南,大門一座,單簷歇山頂,綠琉璃瓦蓋頂,面闊三間,一斗二升夾麻葉頭斗拱,門前連三四級踏跺。門前為月臺,月臺前為磚檣礤,兩側無抄手踏跺。享堂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綠琉璃瓦頂,三硒斗拱。殿前為月臺,月臺前為四級踏跺。享堂後有園寢門三座,中門有門樓、月臺,兩腳門為隨牆門。門前踏跺均為四級。院內無寶頂,也無隆起的土丘,但能看到夯土和條石。圍牆牆頂為綠琉璃瓦,園寢前後兩進院落,平面呈前方後圓。
慧安、慧愍公主園寢:嘉慶帝的第五女慧安和碩公主、第九女慧愍固倫公主,幼年早逝,死後埋葬在清西陵境內,墳墓叫做“公主園寢”。公主園寢於嘉慶八年(1803年)興建。它是清西陵境內惟一的公主園寢。
阿哥園寢:三阿哥弘時的陵墓即清西陵阿哥園寢,與端親王園寢相鄰,裡邊埋葬著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弘時及其兒子永坤。阿哥園寢原有石平橋,廂房,宮門,享殿,園寢門等建築。阿哥園寢灰瓦灰頂,其建制規格低於親王。原僅存一門,宮門和享殿為近年重修。宮門的南面是三孔石平橋。
端親王園寢:端親王園寢位於泰陵東6公里的張各莊村,園寢內葬世宗雍正皇帝的長子和碩端親王弘暉和他早夭的三個弟弟:第二子弘昀、第七子弘昐、第八子福宜。這裡雖然只埋葬著4個沒有長大成人的皇子,但它嚴格按照王爺園寢的規制修建,整座園寢佔地0.4公頃。
溥儀墓
末代皇帝溥儀於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寶山。於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距離光緒皇帝的崇陵後圍牆僅200米。當時,清西陵的工作人員找到溥儀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並說服她,於1995年將溥儀的墓葬遷到了清西陵。清西陵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溥儀墓葬遷入清西陵,一是因為溥儀登基之初,就確定此地為他的陵墓,此外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縣經濟條件差,這樣可以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