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你覺得世界上誰才是你最重要的人?
無數人會回答自己的親人,尤其是至親,毋庸置疑,無法更改的血緣關係與朝夕相處的每一天,都讓親人之間的聯絡更加強烈。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家庭是自己最後的避風港和後盾,能夠抵禦無數傷害,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一個幸福的避風港。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環境中,“棍棒教育”並不少見,而棍棒教育與家暴相似度過高,老一輩子人眼中打與罵是一種能夠讓子女成才的有效方式,簡單粗暴的棍棒帶來的身體傷害也確實會讓孩子記憶深刻。
成長於棍棒教育之下的父母,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子女,殊不知情緒失控之下的打與罵,存在著致命的風險。
一、棍棒教育引發的悲劇
2020年,山西晉中市榆次區的一名叫小亮的小學生,在上學期間多次臉上出現明顯的青紫症狀,有著明顯的毆打痕跡,在班主任的詢問下,小亮吱吱嗚嗚地說了是父親和奶奶打的。
出於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以及對小亮親人的信任,這兩方面的考慮,班主任並沒有把它當回事,也沒有向公安機關反饋。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2020年底,小亮被自己的親生父親與奶奶活活毆打致死,檢察機關依法逮捕了兩人,並於2021年提起公訴,判處小亮的父親立即執行死刑,奶奶則被判處死緩兩年。
成長於家暴環境中的小亮自然很難逃離黑暗的深淵,他唯一能尋求幫助的地方只有學校和老師,而老師與學校的忽視和無作為,無異於是殺死小亮的幫兇。
層出不窮的悲劇依舊沒能警醒一部分父母,或許到閉上眼的那一瞬間,小亮也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要遭到這種傷害。
在無數中國父母的眼中“棍棒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潛規則,2011年,廣東省婦聯釋出全國婦聯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開展的反對對兒童暴力國際合作專案2006-2010廣東結項報告中顯示:
一年內未遭受過任何家庭暴力的兒童的比例為25.8%,而遭受過一次以上及任何一種形式的暴力的兒童的比例為74.2%。
可見,棍棒教育與“家暴”在大部分父母眼中依舊是主流價值取向,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時候棍棒教育都是在情緒失控的情境下進行,因此,無異於家暴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在知曉小亮被親人毆打後,老師的忽視是對父親與奶奶毆打行為的預設,因此受到法律處罰也是理所應當。
二、責任分散會減少助人行為的發生
其實,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家庭教育中,父母進行棍棒教育,老師無從下手進行干涉,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大部分老師都會選擇視而不見。
1.情境的模糊性會增加人的忽視程度
在社會心理學中,影響人的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中,有一個因素是“責任擴散(Responsibility diffusion)”,與悲劇中老師和學校方面的無作為密切相關。
所謂的責任擴散就是指在公開場合,有他人在場時,人的助人行為的發生會大幅度縮減,而在人數較少的場合時,助人行為的機率則會發生。
1964年,責任擴散效應最初發現於國外的一樁惡性傷人案件(吉諾維斯事件)中,一位名叫吉諾維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遇歹徒持刀殺害,整個過程持續了30多分鐘,周圍的鄰居都聽到女孩的呼救聲,但是沒有一個人上前制止,女孩就在眾人的冷漠中失去了生命。
責任擴散效應也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人越多,每個人所分攤的行為結果的責任就均攤為1/n。
同樣也有一個實驗,當身處困境時,明確的向某個求助物件發出請求,那麼他幫助你的可能性更大,責任分散效應的存在本質是模糊情境對人心理的影響,沒有針對性的求助會較低被幫助的可能性,同樣的,人越多的時候,人就越“冷漠”。
也就是說,如果小亮能夠指名道姓地向老師求助,那麼老師幫助他的可能性會大幅度增加。而知曉小亮被打的人也並非只有老師與學校,於是這種情境下,每個人都在推卸責任,都不想惹事。
2.學生遭遇暴力教育時,學校不應視而不見
小亮的親生父親與奶奶是最直接的兇手,學校老師則是父親與奶奶的最大的幫兇,視而不見的學校是對他們惡劣行為的縱容,犯罪代價的下降會讓他們變本加厲的傷害小亮。
不管是出於好心在教育小亮還是完全把小亮當作出氣筒,這兩種行為都是對生命的摧殘,並且是身心上的雙重摧毀,棍棒教育的出發點是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總用身體傷害去加深孩童的印象,從而謹記於心,不敢再犯,這是中國特有的教育理念。
於是,這種普遍而又常見的行為,讓無數學校老師都對這種傷害持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甚至根本不去了解事情的詳細脈絡,而妄下定論,這只是家庭矛盾。
顯而易見的傷疤,是父親與奶奶犯罪的證據,也是孩子求助的證據,每一個遭受棍棒教育與家暴的孩子都是難以反抗的,當家庭成為了風雨的源頭,學校則是他們唯一能夠尋求生機的地方。
但凡,學校能進行一定程度的制止,小亮也不會以這種令人痛惜的方式離去,傷害面前不分親人,以愛之名做著傷害行為的親人,不是親人,是惡魔。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廿九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Rawlins, W. K. (1994). Being there and growing apart: Sustaining friendship during adulthood. In D. J. Canary & L. Stafford (Eds.),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maintenance (pp. 273-292). San Diego, CA: Praeger Publishers.